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界無車日,現代都市的步行體驗有多少種可能?

世界無車日,現代都市的步行體驗有多少種可能?

忙碌的現代都市如果沒有了汽車會是怎樣一番場景?沒有鳴笛,沒有引擎加速的雜訊,沒有摩托車的轟鳴。除了我們可以預想到的那些情況,還有哪些可能?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英國《衛報》此前發起了「城市漫步周」,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藉此分享了他們綠色出行、漫步於大都市,感受世事變遷的心得體會。

比利時「無車日」民眾騎單車出行環保節能

紐約:特朗普把步行也變成了一件煩心事

美國作家弗蘭·利波維茲(Fran Lebowitz)直言自己喜歡走路,因為這首先意味著自己在掌控著一切,她已經駕輕就熟到可以輕易說出從紐約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所需的時間。但是弗蘭直言不喜歡騎著自行車的人,尤其是遊客。然而,在步行這件事上,最困擾她的是特朗普。

因為特朗普住在第五大道,那是市中心的一部分,幾乎已經寫上了特朗普的名字。如果特朗普或者梅拉妮婭在那裡,人們就不能踏上那個街區。弗蘭甚至因為這件事情和警察起過爭執。

倫敦:每日漫步體驗生命周期的循環

在20世紀早期, 10千米左右的旅程倫敦人多靠步行完成。英國小說家威爾(Will Self)認為,有了網路和公共交通之後,我們常常會意識不到自己究竟在哪。但若是步行,我們能感受到自己腳踩的每一步。他經常在倫敦散步,從家到工作的地方,再到倫敦市中心。經過許多地標性建築的同時,也能發現一些被忽視的角落。

威爾將此總結為「漫遊者」的樂趣:盲目追求一些偶然或無意遇見的景色,還有那些不可重複的戲劇性的生活插曲。塞繆爾?約翰遜曾說,如果你在查令十字街口站得夠久,你就會看到整個世界從你身邊走過。而威爾認為,每日漫步更像是生命周期的循環。

洛杉磯:在塞車之都尋找可以步行的地方

《衛報》駐美國西海岸記者羅里·卡羅爾(Rory Carroll)在洛杉磯生活的一大樂趣就是可以把車停在家裡,步行去咖啡館、超市、圖書館和海灘。在世界汽車之都,這似乎是一種「違法行為」。在偌大的洛杉磯,人行道常常不存在,每個人都在為堵車而煩惱——將故事背景設置在洛杉磯的《愛樂之城》在電影第一幕便講述了這個事實。

儘管如此,卡羅爾還是找到了一個可以步行的地方——聖塔莫妮卡(Santa Monica),他每天早上都會帶著他蹣跚學步的孩子從家裡到日托所,步行近2千米,耗時15分鐘。溫暖的陽光、寬闊的人行道、行人友好的十字路口,都是他眼中的幸福。唯一有一個抱怨,在漫長而炎熱的夏天和秋天裡,棕櫚樹真的沒法遮陽。

德里:行為端正的女性不會走在夜幕中

在德里,女性行人是稀有動物。一是因為印度常年高溫,二是因為街上有太多男性忙於典型的男性活動。一旦黃昏降臨,只有賣香煙的男人會在街上,女性則都在家裡做晚餐。

作家兼律師普利亞(Priya Alika Elias)喜歡在德里散步,並且按自己的意願穿衣服,儘管行人會投以驚訝的目光。很多人認為晚上在這裡散步並不安全,但普利亞認為,若常散步便會知道其中樂趣,而這種樂趣不應該被剝奪。

iWeekly+ 全球第一座「無車城」現在怎麼樣了?

西班牙的蓬特韋德拉(Pontevedra)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市區內沒有汽車通行的城市,這個無車區面積大約為30萬平方米。這一切的改變要從洛雷斯(Miguel Anxo Fernandez Lores)當上市長說起,他的觀點很直接——擁有一輛車並不意味著你有權佔用公共空間。於是,他們叫停了橫穿城市的汽車,並取消了街頭泊車——因為人們尋找停車位是造成擁堵最嚴重的原因。此外,他們還關閉了市中心所有的地面停車場,開放了地下停車場和其他外圍的停車場。連紅綠燈也被取消了,轉而採用環形路。無車區從舊城區慢慢擴大,現在的城郊地帶即使可以開車,但從2010年開始就已限速30碼。

現在,居民們的手機中有一個「地鐵」線路APP,不過它指的並不是真正的地鐵,而是一份市區步行時間計算圖,居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後查找用時最短的線路,這些線路從2分鐘到20多分鐘不等。

這樣做了之後有什麼好處?在同一條街上,1996年至2006年期間有30人死於交通事故,隨後的10年里只有3人死於交通事故,自2009年以來還未有交通事故致死事件。與此同時,城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0%,而當該地區的其他城鎮正在萎縮時,市中心的居民反而增加了12000名。當地建築師Rogelio Carballo Soler認為,蓬特韋德拉是一個非常適合步行的城市,「對我來說,這裡就是天堂」 。

圖片:Concello de Pontevedra、視覺中國、東方IC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圖集:全美爆發反特朗普大遊行,抗議「零容忍」移民政策
瑪麗蓮·敏特:她的作品裡全是敏感詞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