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作者:陳二虎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楊貴妃

一、霓裳羽衣曲

自古以來,秋之節序,莫過於中秋與重陽。

中秋的月亮寄意了無限的美好與詩情,皎潔清徹,桂影婆娑,良宵團圓,浪漫溫馨著遐想,詩人留下大量吟詠中秋明月的詩篇,那麼,中秋賞月的習俗是源於何時?大約漢朝民間就有中秋賞月的,到了唐代形成了一種習俗。

這中秋成了節日,據說與唐玄宗和楊貴妃有關,民間傳說:有一年八月十五晚上,一輪皎月當空,唐玄宗請來道士作法祭月,道士念念有詞,把手中的拐杖化為一座直通月宮的虹橋,唐玄宗飄飄欲仙地騰雲駕霧似的到了月宮,但見宮殿巍峨,高大的門樓上匾額上題了一行字:廣寒清虛之府。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走近門口,高不可攀的天桂樹,桂花飄香,樹下一隻可愛的成精小白兔正在搗葯。緩步進入九重宮闈,但聞絲竹管弦聲聲,一隊仙女裊娜起舞,領舞的便是那月中嫦娥,讓唐玄宗如痴如醉。

戀戀不捨地從月宮回來,餘興未盡,耳畔還迴響著月宮裡的音樂,就編成了「霓裳羽衣曲」,令宮廷樂師演奏,讓心愛的妃子楊玉環起舞。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二、中秋拜月與玩月

中秋八月十五與上元節(正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都是民間婦女的節日,古樸的民俗認為萬物有靈,男女,陰陽,太陽屬剛,也就喻為男人;月亮屬陰,也就喻為女人,自然月宮上住的是女神,來與「太陽神」相呼應,也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於是,嫦娥成了月亮的化身,女性的福音,八月十五女性拜月,嫦娥會賜予女性美貌、智慧、愛情與家庭以及得子的幸福。

到了五代宋初,中秋節又融入喜慶團圓的內容。

不僅拜月更開始瀟洒詩意地玩月,而且這首先從皇宮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據說皇家後宮每年八月十五都舉辦盛大的「中秋晚會」,按管調弦,新聲巧笑,「絲篁鼎沸」,住在皇宮周邊的老百姓都能聽到自皇家後宮傳出的音樂聲「宛如雲外」。

而平民之家,也要拜月供果,孩子們「連宵嬉戲」,商號徹夜張燈營業,「至於通曉」,可見宋代中秋節已經達到極致。


三、中秋吃月餅

據傳說也是源於唐初,有說是唐高祖李淵時,有說唐太宗李世民年間,大唐戰神李靖統兵征伐突厥得勝回師,恰逢這天是八月十五。

在京城長安有一個經商的吐蕃人為了討好李淵(或李世民),晉獻了大量的餅類食品祝賀唐軍大捷凱旋。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李淵(或李世民)龍顏大悅,舉頭望月,隨口說出:「應將胡餅邀明月(或邀蟾蜍)」。說完把這餅分賜給重臣及將士們,也就有了中秋節吃餅食,到了唐玄宗年間,楊貴妃把「胡餅」改稱「月餅」,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月餅。

到了明代,月餅成了中秋節家家必備的節令食品。因為民間認為,八月十五乘月圓走親訪友,饋贈月餅以及水果,寄意美滿與幸福,月滿人圓,諸事如意,慰藉著人們純美的願望,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交融。

今日,物慾橫流的時代,追溯民俗,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普及古樸的民俗,喚起人們心靈的火花,也是一種精神的洗禮。

中秋吃月餅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月餅為何開初叫「胡餅」?

【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乎 的精彩文章:

傾國傾城的李夫人的兒子劉賀後來怎麼樣了?
上官婉兒:一生行走在政治鬥爭的刀鋒上的女人

TAG: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