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過一個明明白白的中秋節

過一個明明白白的中秋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過一個明明白白的中秋節

中秋,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自古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作為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

中秋節為什麼是八月十五?

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

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鄉親們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擺上嫦娥平日愛吃的食品,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後,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其實,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這一天,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

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月餅出現於唐朝李世民年間。

據傳,唐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到了八月十五勝利歸來那一天,為了慶賀部隊凱旋,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

李世民大喜,接過包裝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當時的月餅叫「胡餅」。後來有一年中秋夜,皇帝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

現在的月餅品種越來越多,口味越來越豐富。但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月餅想吃卻又不敢吃,因為,怕膩。月餅怎麼吃不膩?

月餅+清茶

一口月餅一口茶,有助於消化,又增添雅興。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里的油,減少「積食」。綠茶和薄荷能促進人體葡萄糖代謝,烏龍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還能吸附油脂排出體外,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而吃什麼餡兒的月餅配什麼樣的茶,也有講究。例如,棗泥、豆沙、蓮蓉餡的月餅適合喝薄荷茶或者綠茶;蛋黃酥、五仁餡的月餅則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為相宜;豆沙、冰沙餡的月餅和烏龍茶則是絕配。

月餅+水果

其實月餅和水果也是不錯的搭配,月餅味甜,容易發膩。如果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異果、山楂等,不僅可以緩解油膩的感覺,也可以起到促進消化、解油膩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

月餅+果醋飲料

從蘋果醋開始,近幾年來果醋飲料因打著「健康」的旗號受到了人們,尤其是年輕女性的青睞。醋中的醋酸可以調解血液的酸鹼平衡,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它能調節胃液的酸度,不但健脾胃,還有助於消化,因此用來搭配月餅也不失為一種健康選擇。

月餅+紅酒

「月餅+紅酒」是這幾年很流行的時尚搭配,從養生學的角度來說,紅酒中蘊藏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可去除月餅的油膩,兩者可謂相益得彰。像火腿、滷肉等咸月餅,可以配輕澀的紅酒來化油膩。如果咸月餅味帶辛辣,配啤酒也不錯。中秋之夜,吃月餅,品紅酒,賞明月,中西合璧,倒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月餅+雜錦粥

在中秋期間,如果食用了過多高熱量及高糖分的月餅,會導致胃部感覺不適,這時,說不定以五穀雜糧為主要成分的雜錦粥可以幫到你,因為給身體補充營養膳食纖維,可以起到一定的養胃作用。因此,若想消除胃中的油膩感,不妨在吃完一份甜膩的月餅後,來一碗熱騰騰的雜錦粥。

「團圓節」的悲歡離合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中秋佳節,能守候在親人的身邊。

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鄉愁,相思,離散,是中秋佳節亘古不變的話題。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當年中秋節夜,獨自徘徊在杏園池邊。今年中秋,依然客寄他鄉。

走完這條西去的路,就可回到家鄉,但身在江湖,卻又身不由己。回首望月,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月圓了。

月光如故,人已非。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茫茫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相隔天涯,目不能及,情不能訴,言不能達。唯有枝頭的滿月,我們都能看見。

滿屋月光,夜難眠,你,是否與我一樣,也正在遙望那月,尋找彼此的目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千百年來,諸多中秋詩詞之中,最著名的非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莫屬。宋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蘇軾很開心地喝了一個通宵,大醉,醉酒之後寫了這首詩詞。同時懷念、思念自己的弟弟蘇轍。

中秋佳節,蘇軾酩酊大醉。是借酒慶祝還是借酒消愁?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看來,縱然洒脫豪放如蘇子,也難逃這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蟹逅」中秋

俗話有「西風響蟹腳癢」,說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時,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嘗時機。

但每年中秋和國慶假期後,各大醫院都會接診到許多因為貪吃螃蟹,導致急性腸胃炎、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這其中,輕則消化不良,產生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癥狀,重則引發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正確吃螃蟹的方法非常重要。

孕婦不能吃螃蟹?

螃蟹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和微量元素,而含汞量不高,對孕婦健康好處多多。所以只要完全煮熟,螃蟹既有營養又安全,孕婦就可以吃。不過在吃螃蟹時,可以搭配一些熱性食物,來抵消螃蟹的寒涼。要注意的是,如果懷孕前吃螃蟹就容易肚子疼、拉肚子,很可能是過敏,那就不吃為好。

每天能吃幾隻螃蟹?

每天最多吃一隻螃蟹為宜。每隻螃蟹的蟹肉約佔整隻螃蟹重量的40%,一隻250克螃蟹的可食部分為100克,而每100克中的膽固醇含量一般為235毫克。由此看來,每天吃一隻中等大小的螃蟹,膽固醇攝入量就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每日推薦攝入量,再多吃則無益。

螃蟹怎麼吃健康?

吃螃蟹要搭配一些熱性食物,以抵消螃蟹的寒涼。傳統習俗是搭配姜,不僅能提鮮、去腥,最主要的是能驅寒。很多人吃螃蟹喜歡喝酒,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別配啤酒,因為啤酒性質為寒涼,容易誘發痛風。市民可以搭配黃酒,因為黃酒屬熱性。

哪些部位不能吃?

1、蟹腮:俗稱蟹眉毛,是螃蟹的呼吸器官,在蟹的前部兩側

2、蟹腸:位於蟹臍中間,呈條狀,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

3、蟹胃:在蟹蓋上,三角形的一小塊

4、蟹心:俗稱六角板,位於蟹黃中間,緊連蟹胃

________

編輯:天心君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耐得住清寂,才能得真智慧
拷問靈魂的「哲學三問」,是對慎終追遠最好的詮釋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