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明知不敵美國,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主席僅用4個字揭開謎底

日本明知不敵美國,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主席僅用4個字揭開謎底

原標題:日本明知不敵美國,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主席僅用4個字揭開謎底


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文明出現後所發生的規模最廣,破壞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世界性的大戰。二戰給全世界人民所帶來的苦難與傷痛,至今都無法被抹平。所以說,和平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圖片源於百度正版圖庫


要說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留下的「謎團」那可是非常多的,例如,納粹寶藏至今藏在何處;希特勒是否真的自殺;墨索里尼的屍首至今何在;納粹到中國西藏找什麼等等。以上這些謎團,咱們先不談,以後小編再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今天,咱們先談一下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這個話題。熟知歷史的大家,肯定都知道,美國在二戰時期非常強大,以日本的綜合國力來說,和美國比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難道日本人是被他們的「武士道精神」與「軍國主義思想」整的「膨脹」了?還是腦子裡哪根弦給接錯了,非得去招惹美國。並且,在事後,他的盟友納粹德國知道後,都對此無語至極,要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非常強大,都不敢輕易去招惹美國,這倒好,德國被拉下水了,不得不向美國宣戰。



二戰德軍

雖然說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一直處於中立狀態,看似人畜無害,其實是伺機待發,看看如何能獲取最大利益,美國地處「世外桃源」,在美洲就是扛把子,美洲其他各國都是美國的「後花園」,資源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想其實力不是一般的「強悍」。美國自建國後,就一直處於平穩而且高速發展的狀態,因為本土沒有大戰的影響,使得美國在各個方面都發展的非常均衡,其綜合國力已然有超越歐洲的勢頭(雖然當時美國國內正處於「大蕭條」時期)。



圖片源於網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人還有很強的經濟能力給戰敗國德國貸款,而且放貸數額非常大,這就從側面可以看到美國的綜合國力在一戰時期就非常強大。客觀來說,日本人確實非常聰明,從日本明治維新後,使得日本發生了天翻地覆,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國,一躍成為世界級的「列強」,這點不得不服,日本人從西方國家「取的經」,可能不知道美國的剽悍嗎?答案是肯定的,於是,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發生,就不禁讓世人感到好奇,日本人明知不敵,卻為何敢去摸老虎屁股呢?這不是自取滅亡嗎。


珍珠港事件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的野心很大,不滿於現狀,更何況自古以來日本就盤踞於「小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島國,他們一直都想對外擴張,但是,他們的野心被非常現實的客觀因素所制約,沒資源,四周環海,土地面積小,除了魚多別的都少。日本人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沉淪,於是「邪念」就控制了他們主觀意識,必須對外擴張,必須使自己國家的土地更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身為軸心國陣營的日本,主要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打仗,美其名曰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二戰初期,小日本可不得了,可謂「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在亞洲幾乎是橫著走。大半個中國的淪陷,菲律賓被佔領,促使小日本們非常膨脹,因為在那個時候菲律賓是隸屬於美國的。也許是錯覺,也許是自大,日本人自認為美國也「不堪一擊」。於是,日本軍方高層策划了偷襲美國珍珠港,有句老話叫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珍珠港事件


還有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日本海軍也非常強悍,畢竟是個島國嗎,日本人知道太平洋海域的戰略意義,控制權必須在自己的手中,否則會非常被動的。也許是日本人對自己的海軍過於自信,就去「挑釁」美國。可是,事後自大的日本人卻被現實狠狠給了一個大嘴巴子。主席曾經說過4個字,簡潔明了,意義深刻直接點破了該事件真相,那就是:「以戰養戰」。日本之所以會偷襲美國珍珠港,是因為要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獲得暫時的太平洋的主動權。其實這種「殺雞取卵」的方式,和德國人突襲蘇聯是一樣的(本質相同)。


珍珠港事件


不得不說,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在戰略方面,確實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與眼光,對世界的格局看的也非常透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雯的小奶狗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時期日本與俄國打仗,竟將戰場放在中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人生贏家!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不僅綠了皇帝,還當上了皇帝!

TAG:雅雯的小奶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