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大肚長鼻,這猴子為什麼這麼「油膩」?

大肚長鼻,這猴子為什麼這麼「油膩」?


我第一次見到

長鼻猴

Nasalis larvatus),是在新加坡的動物園。那裡佔盡熱帶地區特色植被的優勢,模擬自然環境的靈長類展區設計精巧,近40種靈長類讓我看得不亦樂乎。其中一隻坐在枝頭的長鼻猴,成為了這趟行程里抹不去的記憶。


它太怪了,

長長大大的鼻子像一個掛在臉上的番薯擋住了嘴巴

,還蓋過了小平頭的風頭,讓人目不轉睛,成功成為面部甚至全身最耀眼的特徵。


帶著點怪,帶著點難以言喻的不和諧,它低垂雙目的樣子,有點憂傷。


有點憂傷的邂逅。圖片:李彬彬


長鼻猴的最後一片樂土


第一次在野外見到長鼻猴是在馬來西亞。趁著在婆羅洲開熱帶生物多樣性和保護大會,我想到野外去看看它們的樣子。


樹上騎個猴。圖片:Benjamint444 / wikimedia


婆羅洲

(Borneo)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野外發現它們的地方。這個世界第三大島,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汶萊共有,是

東南亞甚至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之一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紅毛猩猩,看到婆羅洲矮象,看到婆羅洲角

……很多物種,就如長鼻猴一樣,是

婆羅洲特有的


長鼻猴的分布區域。圖片:IUCN


長鼻猴只生活在沿海及河流附近的森林中,例如紅樹林、龍腦香林。在山打根的京那巴丹河沖積平原,有著馬來西亞最大的一個長鼻猴種群。


京那巴丹河(Kinabatangan River)是馬來西亞第二長的河流,沙巴當地為了保護依賴於此生態系統的野生動植物,在下游

沿河兩岸形成了狹長的保護區

,使得野生動物可以沿河上下自由遷徙。然而在保護區之外,大面積的植被遭到砍伐,被油棕林或農田取代。保護區因此成為

野生動物的最後一片樂土


京那巴丹河兩岸漸漸成為當地野生動物最後的樂土。圖片:李彬彬


因為野生動物被擠壓在這狹長的範圍內,物種豐富度和遇見率極高,這裡卻也成為

近距離觀察長鼻猴的最佳地點之一

。人們可以坐在小船上,慢慢在主河道兩邊的小河道內找尋,

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會有

長尾獼猴、豚尾獼猴、銀葉猴、栗紅葉猴,以及各種犀鳥,直到看到掛滿一樹的長鼻猴在慢慢取食樹葉。這或許是悲哀中的一點小確幸吧。


樹上的母子。圖片:李彬彬


鼻子大,才迷人


不論公母,長鼻猴的

鼻子都是長的

,只不過大公猴的鼻子會格外大。剛生下的

小猴鼻子則是向上翹的

,隨著年齡增長,鼻子慢慢變大,臉的顏色也會從藍黑色變為成年的黃棕色。


成年雌性和小猴子。圖片:Charles J Sharp / wikimedia


或許你會納悶,這大鼻子到底有什麼用處?其實它和公孔雀的羽毛、雄獅的鬃毛一樣,都是雄性

為了吸引雌性

的「處心積慮」。2018年初的一個研究,正式印證了這個觀點。


研究團隊對野外長鼻猴的行為、形態、聲音交流等進行分析,發現雄性長鼻猴的鼻子越大,其體重越大、睾丸越大,自己所在的家庭中老婆也越多。


有大鼻子的雄性在雌性眼中不光是

看起來更有魅力

,而且

聲音也更迷人

——鼻腔的增大會改變發聲和共鳴特性,雄猴借聲音炫耀個體優勢,更好地吸引雌性。同性競爭和異性選擇,讓長鼻猴在鼻子變大這條路上走得義無反顧。


「我最迷人!」圖片:李彬彬


才不是「油膩」的大肚猴


河岸兩邊高大的龍腦香科樹木給長鼻猴提供了絕佳的生存環境。龍腦香科是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它們高大挺拔,是各種動物躲避捕食者的重要庇護場所。夜間,長鼻猴通常會選擇在這上面休憩。


長鼻猴不僅是

樹上遊盪的高手

,也是

水裡暢遊的強將

,由於生活在沿海及河流周邊,游泳成了它們生活中的常事。在樹上,它們要躲避雲貓、蟒蛇、猛禽的攻擊,而到了水裡,它們要躲避鱷魚的捕食。長鼻猴趾間有部分的蹼,可以幫助它們快速游泳,險中求勝,也有觀察發現它們可以在水下一口氣游20米,以躲避空中的捕食者。



長鼻猴會不停在樹間跳躍,儘可能尋找嫩葉吃,來減少攝入植物中的毒性物質。視頻約1分鐘,請靜靜欣賞。視頻:BBC earth



長鼻猴主要以嫩葉和未成熟的果實為食。長鼻猴的

胃格外大

,裡面有很多可以發酵食物、分解纖維素的細菌,以幫助長鼻猴更有效地消化吸收。


大胃使得長鼻猴有了

水壺般的大肚子

。和其他一些纖細的靈長類相比,長鼻猴

顯得有些「油膩」


「你才油膩!」圖片:李彬彬


看到它們挺著大肚子坐在樹上的模樣,與我同行的人不禁低聲驚呼:「快看那個母猴,懷孕了!」事實上肚子大並不代表它是母的。因為這大肚子和大鼻子,當地人曾戲稱它們為「荷蘭猴」,長鼻猴就像是漫畫版的荷蘭殖民者。


今年果殼年會,日曆娘同事就在婆羅洲沙巴買了一件有長鼻猴圖案的T恤。圖片:vb


雖然長鼻猴不屬於反芻亞目(通常意義上的反芻動物,比如牛),但是它們卻

可以反芻

。反覆咀嚼消化加上強大的消化道,使得長鼻猴可以充分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排出的糞便都要比其他食性相似的靈長類少一些。


雨林中的「宮斗戲」


長鼻猴常集小群生活,通常由

一隻雄性、若干雌性以及後代

組成。如果你去到沙巴雨林,或許會見到雄猴退休老幹部般坐在枝頭,不慌不忙吃著葉子,享受著妻妾兒女成群的快樂。


然而,這樣美好的日子並不常有。和其他很多一夫多妻的物種一樣,雄性長鼻猴隨時都可能受到挑戰。

單身漢組成的全雄群

虎視眈眈

,趁機取而代之。隨著「王位」取代,猴群內可能會出現殺嬰現象,新王絕不養別人的孩子,把妻子佔為己有後,會讓母猴儘快進入和自己生養的狀態。


霸氣「微」漏。圖片:Charles J Sharp / wikimedia


有家不易,守家更難,就算有妻妾的猴群,成員也不是很穩定。研究發現,

母猴會在不同猴群間發生轉移

,原因尚不清楚。一雄多雌的猴群中,大多數爭鬥發生在雌性之間,這有點

類似古裝宮斗劇

——想得到雄猴恩寵,雌猴還得對著「歌唱」,好不容易可以洞房花燭,有時還會被未成年猴打攪。


最容易的,是不以為意


在婆羅洲的兩天里,幾乎每次出去都可以看到長鼻猴,我也從最開始的興奮不已,到後來的不以為意。我差點忘記,在很多地方,已經很難見到它們的身影了。


我們越來越容易對一件事物感到習以為常。圖片:李彬彬


在過去四五十年間,由於大量森林被油棕和農田取代,長鼻猴的棲息地變得破碎化並逐漸喪失。為了食用或利用可入中藥的腸胃石(類似牛黃),也有人對長鼻猴進行捕獵。長鼻猴數量因此減少了50%以上,IUCN紅色名錄將其評估為

瀕危(EN)


目前,長鼻猴分布區內建立了16個保護區,這為它們劃定了野外生存的重要保障線。而保護區外,是

社會發展與物種生存的拉鋸戰


小舟載著遊客尋找雨林中的「居民」。圖片:李彬彬


在京那巴丹河上,我們看到了一條又一條載著遊客的小舟,靜靜尋找岸邊樹林里的生靈。隱秘在林子里的木屋是不一般的休假安歇處。夜晚,人們在河邊燭光下吃飯交流時,滿滿都是對一天種種奇遇的回味,不管他/她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一直抱著手機的孩子。


我想,或許會有更多人漸漸意識到,這種自然特有的恩惠,會成為他人無法爭奪和替代的財富。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63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李彬彬


喜歡她還可以關注


 Young 


 Conservationist 


id: libinbin52


分享全球保護前沿的苦樂與感觸


日曆娘の廣告時間


關注日曆娘這麼久


你還不知道《物種日曆》有實體版?


快,戳這裡


今年,我們更推出了超大超萌超好玩的


《物種日曆2019》兒童版


專為

3~10歲

小朋友打造的


超大

自然知識啟蒙

日曆



365天,

365個物種

,每天都有新朋友


53周,

53張插畫

,每周都是新顏色!


物種名字附有中文

拼音


卡片背面還有53個

驚喜遊戲


迷宮、找茬、連線……讓孩子們邊玩邊學



禮盒版

還包含在線暢聽版兌換卡


讓365個物種,變身365個

有聲睡前故事


每天5分鐘,帶孩子認識自然


來試聽40秒吧!



還有塗鴉彩筆套裝~


彩鉛、蠟筆、水彩筆一應俱全


禮盒還有便攜提手,結實好用


送人

也超合適~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猴科 川金絲猴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戳原文,更多日曆款式等你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99%的人都想不到,雪豹的家庭是這樣的
這一切也會過去,就像生命、宇宙以及一切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