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家 A 股公司要花 23 億收購公號運營公司,但投資者服務中心呼籲股東否決交易

一家 A 股公司要花 23 億收購公號運營公司,但投資者服務中心呼籲股東否決交易

一家 A 股公司要花 23 億收購公號運營公司,但投資者服務中心呼籲股東否決交易

經過近年的發展,微信公眾號通過賣廣告、為商家導流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這樣的公眾號通常有著穩定的現金流,對於經營狀況不佳、想轉型或拓展業務的上市公司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收購目標。

近日,利歐股份打算以 23.4 億全現金收購微信號運營公司夢嘉傳媒 75%的股權。但這一收購計劃,迅速引發了具有官方背景的投資者服務中心的表態:「投服中心對跨界併購引發的經營不確定性深感憂慮,利歐股份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 15.21%,持股 5%以上大股東合計持股 36.17%,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中小股東約 14.83 萬,數量眾多。廣大中小股東應珍視自己的股東權利,充分行使表決權」。

相當於,投服中心認為夢嘉傳媒的經營有疑問,但中小股東持股更多,這讓他們維權、否決交易比較容易。

按照原本的交易方案,全現金收購是不需要證監會審核的,只要股東投票過關就行。拉芳家化在今年 5 月份就是用 3440 萬現金成功收購了公眾號運營公司蜜妝信息的部分股權;而同樣是收購微信號,瀚葉股份需要發行股份募資來收購量子云,就需要監管審核,自發布預案被問詢以來,至今沒有答覆。因此,利歐股份寧願用 23 億現金來收購,很可能就是想走快車道。但以現在官方輿論來看,有難度。

上市公司想收購公眾號,但引發很大爭議,跟公眾號行業非常分散,公眾號很難單獨上市,只能打包收購有直接關係。打包收購,估值自然高,而微信閱讀數據又常有造假疑問而且很難核實。

以利歐股份想收購的夢嘉傳媒為例,它承諾在 2018、2019、2020 年分別實現凈利潤 2.6 億元、3.6 億元、4.5 億元。以 75%股權估值 23.4 億計算,整體估值 31.2 億,按照 2018 年承諾 2.6 億元利潤,市盈率為 12 倍,這個估值水平放在 A 股並不高。

主要爭議就是,公眾號賣廣告是不是真能賺那麼多錢。其實是可以預估的,計算方式是:

  • 粉絲數*閱讀轉化率*廣告數*廣告收費標準*365 天

以夢嘉傳媒公布的情況,在粉絲數方面,旗下公眾號一共 2.8 億粉絲(不去重),一個號每天發 3-5 條推送,考慮到微信改版後非頭條的打開率下降,保守只計算每天的頭條。在轉化率方面,本次夢嘉沒有公布轉化率,只能按照之前量子云公布的 7.5%閱讀轉化率來計算。在廣告數量上,有時全是軟文,有時只在開頭、文末放一個廣告,先最保守按照每天有 1 個廣告來簡略計算。在收費標準上,以現在的微信廣告投放收費標準,北京、上海兩個核心城市是 150 元/千次曝光;廣州、深圳、杭州、武漢、重慶等 20 個重點城市是 100 元/千次曝光;其他普通城市是 50 元/千次曝光,也全按最保守的普通城市收費標準來計算。

這樣下來,都按最保守的標準來計算,夢嘉傳媒一年的收入:

  • 2.8 億粉絲* 7.5%閱讀轉化率*1 個廣告*50 元/千次曝光*365 天=3.83 億元。

再按照此前同樣是用廣告來變現的量子云所公布的 65%毛利率來預估,夢嘉的利潤就是:

  • 3.83 億*65%=2.49 億

以最保守標準計算的利潤,與承諾的 2.6 億其實非常接近。

當然,微信公眾號的經營風險也比較明顯,一方面,運營公眾號很依賴騰訊的臉色,排版變化、運營規範變化都可能對廣告投放造成重大影響,更不用說封號的風險。另一方面,微信的使用時長和公眾號閱讀量也都在下降。

但說到底,無論是變現能力,還是運營風險,本都應該是由投資者來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而不是官方輿論直接號召中小股東聯合起來抵制。

題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對於溫哥華的這座小島來說,為什麼「保守」並不是件壞事?
氣泡飲料打開後就很難保存?這個蓋子會幫到你|這個設計了不起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