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萬物簡史」假如希特勒死於1938

「萬物簡史」假如希特勒死於1938

「萬物簡史」假如希特勒死於1938

假如希特勒死於 1938,他會不會作為一個成功的德國領導人名留史冊?問題的提出,暗含兩個意涵,其一是希特勒在執政後的幾年間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二是如果不是他後來發了瘋悍然發動戰爭並喪心病狂地開展屠猶運動,德國和世界的歷史都會改寫。

如果歷史按照希特勒猝死的版本演進,他真的會擺脫身敗名裂被視為人類惡魔的命運嗎?在德國歷史學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納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但與那些刻意貶低希特勒執政前六年的成就,以論證希特勒即使暴斃也不會名垂青史的學者相比,哈夫納坦承希特勒的成就是真實的,按照他的話說就是「不要試圖去矮化一個魔鬼」,希特勒在走向深淵的路上曾有過高高的頂峰,沒有他那完全可以說不同尋常的能力,他帶來的災難也不會那麼巨大。

而希特勒之所以死於 1938 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歷史地位(當然給世界造成的損失會小很多),原因就在於這些成就背後隱含著當時還不太為人所知的災難性代價:因為這些成就意味著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被犧牲了,而希特勒的猝死必然會導致一場大混亂。

談到希特勒的成就,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充分就業。1933 年 1 月,希特勒上任帝國總理的時候,德國有六百萬失業人員。短短的三年以後,德國實現了充分就業。原先不堪入目的苦難與大眾貧困,變成了普遍的小康狀態,而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從蕭條到經濟繁榮的過渡不是通過通貨膨脹實現的,工資與價格完全穩定。此前把魏瑪共和國掀下馬來的惡性通脹居然被希特勒馴服了。

當然,不少人會說當時德國經濟奇蹟的真正創造者是帝國央行行長和經濟部長亞爾馬·沙赫特,但畢竟是希特勒把沙赫特招致麾下並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許可權,而且是希特勒把那些以前已經存在但因各種原因擱淺的經濟啟動計劃從抽屜里拿出來付諸實踐的。

人們很長一段時間傾向於認為希特勒是靠軍國主義建設拉動的需求實現了充分就業。塞巴斯蒂安指出,事實並非如此。雖然普遍兵役制減少了幾十萬失業人員,而坦克、大炮與飛機的大批生產,給了幾十萬冶金工人工資與麵包,但六百萬失業人員的大多數,是在完全正常的民用工業再就業的。換言之,第三帝國既製造了大炮,也製造了黃油和其他東西。

然而,在希特勒經濟奇蹟的輝煌之下有著一個難以忽視的陰暗面。這一經濟奇蹟是在一個持續的國際範圍的經濟蕭條中出現的,因此要把德國變成一個富裕島嶼,就必須將德國經濟與外界隔離。此外,他的財政計劃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通貨膨脹,因此必須由國家規定控制工資與價格,並對猶太工商階層進行掠奪以支付成本。

對於一個以集中營為背景的獨裁政權來說,一切都是可能的。猶太人自不必說。希特勒既不顧忌企業家協會,也不顧忌工會的反應,他能將雙方強制納入「德意志勞動陣線」並由此癱瘓它們。他可以將任何一個擅自做對外貿易的企業家和一個要求增加工資並以罷工要挾的工人關進集中營。很顯然,這種集中營式的經濟不可能維繫很久,要麼內爆,要麼對外擴張不斷尋找廉價的資源和資本。

哈夫納辛辣地指出,當德國人在 1938 年秋得知希特勒突然死去的消息的時候,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首先會有失去了最偉大的一位國家巨匠的感受。然而這種感覺只會持續幾個星期,因為他們隨後會驚恐地發現,他們已經不再擁有一套正常運轉的國家制度了,希特勒已經於 1938 年悄悄地把它摧毀了。

為了個人的極權與不可替代性,希勒特已經有意識地摧毀了國家的功能。一個國家的功能建立在其憲法基礎上,憲法可以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而第三帝國最遲自 1934 年秋起既沒有一部成文的憲法,也沒有一部不成文的憲法。它既不認可與尊重限制國家權力的國民基本權利,也沒有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的基本法,即一套劃分各個國家機關許可權,並保證它們的工作有意義地融為一體的國家事務程序。

相反,希特勒故意製造出一種狀態,即各個獨立的權力載體之間許可權範圍模糊、相互競爭,勢力範圍相互跨越,只有他自己站在所有人之上。只有這樣,他才能保障自己所想得到的、向所有方向都完全不受限制的行動自由。

任何一個符合憲法的秩序,都會限制權力最高的憲法機構:一個憲法國家最有權力的人,至少也會受責任範圍的限制,他不可能向所有人命令所有事情;至少做好了沒有他也能繼續運轉的準備。這兩點希特勒都不想要,所以他毫無替代地取消了所有憲法。

在哈夫納看來,希特勒不願意當國家的第一公僕,而是要當唯一的領袖,當一個絕對的統治。希特勒敏銳地認識到,在一個正常的國家制度中,不可能有一個絕對的統治地位,而只能在一個受控制的混亂狀態之中。因此,他一開始就以混亂代替了國家。

希特勒並沒有安排接班人事宜,因為他並不是把其生命融入到德國的命運中,而是讓德國的命運來適應自己的生命長度。在 1938 年,希特勒沒有接班人,德國沒有一部選舉接班人的憲法,也沒有一個機構擁有不受質疑的權利與權力來推舉一位接班人。可能的幾個接班候選人都有各自的權力後盾:戈林依仗著空軍,希姆萊依仗著「黨衛隊」,赫斯依靠納粹黨。另外還有陸軍,其最高將領們在 1938 年 9 月差點準備發動一場政變。

總而言之,如果希特勒死於 1938,他將留下一個混亂的國家,它由希特勒個人的「能力」聚合與掩蓋著,在他離去以後,這一切將會全面暴露出來。而這種混亂是希特勒刻意造就的,也可以說是他的成就;一項摧毀性成就。

為了說明希特勒的「荒誕與虛無」,哈夫納將他與拿破崙進行了一番比較。表面上與希特勒一樣,拿破崙作為征服者也失敗了,但他作為法國國家巨匠的許多成就卻遺留下來了:他的偉大立法,他的教育制度,甚至他所建立的集權式的國家體制今天還存在,儘管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而希特勒沒有建立一個國家體制,他那讓德國人傾倒、讓全世界震撼長達十年之久的成就,只是曇花一現,已經無影無蹤了,不僅因為它們最終導致了一場大災難,而且因為它們從來就沒有被賦予確定性。

題圖:《帝國的毀滅》劇照 來自豆瓣

一個物品如何成為一個全球化商品,一個物品如何促進全球化,一個物品又是如何實現全球化製造?「萬物簡史」這個欄目將從「物品」出發,去看這些「物品」如何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它關注的內容包括,集裝箱,香料,茶,迪士尼,氣候,折扣,T恤,航海圖,武夫,茶,香料,鴉片,咖啡,木材,舊衣服,貿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黃金,疾病,白銀,皮毛,石油,天然氣,西方文明,鐵路股票大戰,汽車,奢侈品,貧困,抗生素,瑞士旅遊業,通用電氣,有線電視,廣告,探索頻道,商人,車型,人民幣,傳教士,鳥糞,安利,冒險家,蒸汽機,癮,航線,棉花,茄子,湖廣填四川,尼加拉瓜運河,一汽大眾,洗浴,紐約,農業,聯盟,滙豐銀行,登山,港口,棉布,歐元,亞馬遜「優先配送」,除草,盜茶,廢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瑪竇的地圖,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鱈魚,人類基因,下南洋,紅衣大炮,經濟中的野蠻人,福利國家,西醫的草藥,機關槍,鐵皮坦克,天花,ISIS,冷戰,體育運動,海外華人,滑鐵盧戰役,朱可夫,民國政黨,東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創新,太平洋戰爭,鴉片戰爭,「西方震撼」,中餐,歐洲,普魯士,阿拉伯民族主義,中東戰爭,雷曼倒閉,金融危機,中國青年游日團,空氣污染,英特納雄耐爾,大眾,江青服,滿人,團隊運作,日本產業政策,綏靖政策,納粹,煤炭,一戰,蘇聯倒塌,官司營銷,「收藏中國」,選票,印度獨立,茶葉殺菌,薩利機長,民粹主義,葡萄牙探險隊,布熱津斯基,土耳其帝國,阿富汗戰爭,911,中日關係,法幣改革,紅色貨幣,超級版圖,國貨反擊戰,8·19 事件,街頭抗爭,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層社會,國共命運,「懲越」外交戰,太平天國,秦漢帝國,西藏問題,大英帝國,斯大林,忽必烈的「首都圈」,倭寇、戰爭中的民主,麥克阿瑟的遺產,白蘭地、朗姆酒與現代美洲,蘇聯電影,奧斯曼帝國,青年斯大林,洋海關,宋氏家族,1916,亞洲的素食主義,歐美分歧,晚清報人,阿富汗,清朝新疆財政,成吉思汗大交換,德國民族主義,大清帝國,皇家狩獵,美國 1927,電力之戰,鏽蝕、睡眠,越南戰爭,里根,廢墟,五卅運動、以巴分治、以色列、橋水基金,後工業城市、國富論、一戰、1950 年代的美國、美軍海戰、微軟、雲計算、民族主義、自動化、英國革命、伊斯坦布爾、一戰、種族清洗、袁世凱、黑奴、基督徒、張伯倫、槍文化、基辛格、毛皮貿易、廣州貿易、貿易預期、戰後日本、1940 體制、辦公室、足球、內戰、鐵路文化、蓋特納、宗教改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街頭長椅也是城市風景,用好了心情愉悅|這個設計了不起
創造 101 拍麥當勞新品廣告,快餐品牌為什麼愛她們?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