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版《靜夜思》最初並不出名,有人改動了兩字,方成千古經典!

李白版《靜夜思》最初並不出名,有人改動了兩字,方成千古經典!

李白版《靜夜思》最初並不出名,有人改動了兩字,方成千古經典!

自古以來,中國就對皎潔的月亮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它的內部不僅盛放著一棵相思桂樹,它的渾圓外殼更是承載了無數漂泊異鄉人的歸心。當這一方思念瓢潑到古詩詞中去,那月亮的身份便更加撲朔迷離,該稱它是鄉音奏鳴家還是傷心製造者呢?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滿腔的月圓慌張,與滿身的月色搖晃,26歲的李太白寄宿於揚州旅社,一壺清酒下肚,一腸愁思上頭。太白貼著小心翼翼的井欄,灑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明月,低頭、故鄉,由於這首詩流傳太廣,其中的每一個字都成為中國人心中最強烈的思鄉意象。然而你是否知道,其實這個中國人人熟知的版本並不是李白最初的原作,這是有人改良過後的產品!

此版本最早出現在明朝學者編纂的《唐詩三百首》,而在宋朝人的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中《靜夜思》是這樣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可見兩種版本有兩個不同之處:首句「明」為「看」,第三句「明」為「山」。唐之後為宋,所以按照推理宋版所載應該更為接近原作,而且在宋人的其他古籍例如《李太白文集》、《萬首唐人絕句》甚至是明朝人編纂的《唐詩品彙》中,都與《李太白文集》相吻合。

種種跡象表明,李白寫的《靜夜思》就是「看月光」和「望山月」!不消多說一經對比,我們就可品味出看與望是稍顯突兀的,不如當今流行版本順暢和細膩。那麼為什麼敢有人篡改李太白的詩句呢?

更改用字這件事可以確定發生在明代,小解認為有兩大原因。其一,這與當朝的國號不無關係,大明寓意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當然令有骨氣的明人十分喜歡,此天之明月與人之明節互為輝映,豈不壯哉?

其二,不可置否明代改良的版本比原作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朗朗上口,這是不爭的事實。仔細品味「床前看月光」,中間夾雜一個動詞儼然一種滯重之感,而「明月光」則是月光靜靜灑在地面,顯得流暢許多。

況且如果詩人刻意去「看」,又如何會錯當為「霜」呢?

還有,「望山月」將讀者的思維困在固定的地理範圍內,就是山間明月。山月和海月都是特別書面化的表述方式,是古代文人的專利。而「望明月」則將意象放大,人人可投身其中,變成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的東西。

所以說,今天我們熟背的《靜夜思》可能並不是李白的原作,已經被後人修改,但李白的這份鄉愁是任何字眼都無法更改的,它流轉了千餘年,直到今夕秋夜,都能在那輪圓月中輕易滲透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韓國歷史書上寫,他們曾經統一了半個亞洲,網友:過分了啊!
清朝的這三大歷史貢獻,漢唐都比不上,看完就別再黑清朝了!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