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良一生中最後一計,違背劉邦意願,改寫2000年歷史

張良一生中最後一計,違背劉邦意願,改寫2000年歷史

張良,秦末漢初時著名的謀士,幫助劉邦贏得了楚漢戰爭,被譽為「漢初三傑」之一。劉邦曾這樣評價張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

漢朝初立,劉邦就開始清理開國功臣,韓信先從齊王貶為淮陰侯,之後被設計害死;蕭何為了自保,不得不強佔百姓田宅,自污聲譽。而張良天性淡泊、不圖名利,早在劉邦入主關中後,就閉門不出,全身心修鍊黃老之道。(史記: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

韓信

數年來,張良沒有和達官貴人來往,也沒有再使用計謀,漸漸淡出人們視線,原本以為一生就這樣過了。沒想到不久之後,呂后找上門來,張良沒辦法逃避,使出了人生最後一條計謀。只是這條計策不僅違背了劉邦的意願,還改寫了2000年的歷史。(史記:呂后乃使建成後呂澤劫留侯。)

蕭何

原來,劉邦平定天下後,像許多皇帝一樣,更喜歡年輕漂亮的美女,對戚夫人寵幸萬分。呂雉雖然受到冷淡,卻還能壓抑內心的不平,畢竟兒子劉盈還是太子。然而,因為愛屋及烏的原因,而且劉盈的表現不讓劉邦滿意,所以劉邦就有更換太子的念頭。

呂后

劉邦數次在朝堂上提出來,都被大臣們勸阻了。可是,隨著劉邦的身體越來越差,他對更換太子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對於呂后來說,已經失去丈夫的寵幸,兒子的太子之位是絕不能再失去,可是她不知道怎麼辦,這時,有人建議請教張良。(史記:呂后恐,不知所為。)

劉邦

張良拗不過呂后,給出了一計,內容很簡單,請出「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為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他們隱居在商山,認為劉邦高傲、不尊重讀書人,因此拒絕過他的邀請,可是劉邦依然尊重他們。(史記:皆以為上慢侮人,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

太子劉盈

在一次酒宴上,劉邦發現劉盈身邊有四位老人,仔細一瞧,居然是商山四皓。於是對身邊的戚夫人說:我本打算更換太子,讓這四人輔佐劉如意,沒想到他們羽翼已成,太子難以更換了。因此,如果張良不幫呂后,就不會有以後的漢文帝和漢武帝,中國兩千年的歷史也會改變。

參考文獻:《史記·留侯世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有四個兒子,為什麼偏偏傳位給劉禪?實乃無奈之舉
清朝最後三位皇帝為什麼接連斷後?原因和慈禧太后有關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