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天津平行進口車產業為何能做到全國第一?

天津平行進口車產業為何能做到全國第一?

來源: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恆平行進口汽車是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並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由於市場壯大和政策鼓勵,中國的平行進口汽車產業已經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截至目前,經商務部、國務院等部門批複,全國平行進口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數量達26個,涉及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試點省區市和平行進口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範圍的不斷擴大,促進了平行汽車進口的快速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全年平行進口汽車達18.23萬輛,同比大幅增長37.25%。

在這些口岸中,天津市平行進口車到港量已經連續四年位於全國第一,佔全國平行進口車進口總量的75.4%。天津自貿區管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累計進口平行進口車10.3萬輛,進口額53億美元,均超過全國的75%。「天津市的平行進口車產業發展主要得益於長期積累,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東疆進口商品直營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米錦魁告訴經濟觀察報,天津市從2006年開始探索小批量的平行進口業務,目前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是天津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說,平行進口車的意義主要是打破原有進口車業態的壟斷,對原來的進口車的格局進行根本性的改變。產業由原來的年到岸量幾萬輛,發展為10多萬輛,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很多地區都有相關產業,但因為天津一直以來是中國最大的進口汽車口岸,具有先天優勢。因此成為中國平行進口車進口數量最多的地區。

從質疑到壯大

實際上,在產業起步階段,一度被認為平行進口車是水貨、走私車等,但隨著市場的成熟和國家政策的鼓勵,平行進口車已經得到認可。

被質疑的原因主要是,到岸汽車的生產標準是由汽車生產商按照非中國地區標準生產,該類汽車與按中國規格生產的汽車主要區別在於轉向燈顏色不同,配置不同,安全係數不同,操作系統語言不同,以及不符合中國4S店保修標準等等。此類汽車由汽車經銷商通過自由貿易方式從國外平行進口到國內然後進行自有銷售(不由4S店統一進行銷售)。

和所有探索性政策一樣,平行進口車產業發展也是試點先行,拉開這一序幕是上海自貿區。2015年1月,上海發布《關於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的通知》,明確允許「註冊在上海自貿區內的汽車經銷商,經商務部進口許可,從事進口國外汽車的經營活動」。

隨後,平行進口車產業正式獲得國家層面的政策遵循和制度保障。2015年12月,國家認監委於2015年12月發布了《關於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CCC認證改革試點措施的公告》,商務部等8部委於2016年3月發布了《關於促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的若干意見》,政策明確簡化汽車自動進口許可證申領管理制度,提出深化平行進口汽車強制性產品認證改革。自此,一直以來阻礙自貿試驗區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發展的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問題終於得以解決。

賈新光告訴記者,平行進口車由原來的灰色地帶變成國家支持認可的產業,這是政策最大的變化。

天津市的平行進口車業務主要集中在東疆片區,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量統計,全國1-6月份平行進口汽車5.95萬輛,東疆3萬輛,佔到全國的50%。

東疆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向經濟觀察報介紹,平行進口車產業已經是天津市第二大產業,主管部門對產業的重視可以從部門協作看出。天津市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工作協調小組建立的聯席會議機制中,協調小組成員也由最初的5家擴展到了商務、市場監管、工信、口岸、公安、財政、環保、金融、海關、法律、港口、濱海新區政府等16家。

今年4月,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出台全國首個平行進口汽車地方行政規範性文件——《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管理暫行辦法》,首創「試點平台+試點企業」的試點模式,建立試點企業考核退出及直接退出機制,明確試點企業動態調整和經營規範,另外,明確釐清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

賈新光說,天津市的優勢在於,該地的進口汽車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由於靠近北京,天津市的進口汽車80%左右可以銷往北京市場。而在進口汽車數量龐大的生態下,天津市本地較早產生了平行進口車交易市場,加之一系列政策鼓勵,產業呈向好趨勢發展。

政策與車源

截至今年9月份,天津市自貿區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企業已經進行到第三批,經記者統計,加上前兩批的試點數據,該市已經有55家企業和5家平台。

米錦魁告訴經濟觀察報,天津市在試點中發現,平行進口汽車受政策影響較為突出。結合試點工作情況,天津市先後出台了《天津市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工作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車木合檢、「合格保證+符合性評估」檢驗監管模式、倉單質押、擴大預審價範圍、報檢出證不超過5日、港口7天免堆存費等50餘項創新舉措和服務承諾集中「亮相」。

然而,受政策影響大的平行汽車行業最近遇到了麻煩。一位天津市平行汽車經營者提出了兩個擔憂:一是2020年即將實施的「國六」標準(環保部發布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這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小型車排放標準之一);二是最近美國對華出口加稅。

其中,國六標準制定比歐洲第六階段排放標準更為嚴苛,前述平行汽車經營者認為,這種影響幾乎是「致命的」;而天津市平行進口汽車協會在官方微信賬號上發文認為,美國的加稅清單對所有品類的平行進口美國產汽車均產生影響。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告訴經濟觀察報,這種情況下需要尋找更多的車源。中國的平行進口汽車大都來自美國和中東,政府應該出面和歐洲、日本等的汽車廠家談,允許直接拿貨。如果國外廠家放開壟斷,中國企業可以直接從生產廠家訂貨,就可以減少很多成本。在現有環保政策層面,企業能做的只有繞開國六標準,尋找符合中國環保要求的車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禾多科技入選中國產業創新榜「最具潛力50強」
股東利益受損 美國多家律所對拼多多展開售假調查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