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甜蜜隱憂:白糖國家標準放寬,它會更安全么?

甜蜜隱憂:白糖國家標準放寬,它會更安全么?

圖/圖蟲創意

「甜蜜的」隱憂:白糖新國標二氧化硫指標放寬背後

本刊記者/楊智傑

白砂糖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了充當烹飪調料,它還常常出現在蛋糕、零食、牛奶、碳酸飲料等眾多食物的配方表中。然而最近,白砂糖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場普遍的擔憂。

9月1日,白砂糖的新推薦性國標GB/T 317-2018(以下簡稱新推薦國標)正式實施,將代替舊的GB/T 317-2006(以下簡稱舊推薦國標)。9月12日,某自媒體營銷號在網上發布了題為《白砂糖,從此以後我們將無從選擇》的文章。

文中指出,舊推薦國標中對二氧化硫指標的要求在新版中消失了。根據新推薦國標,白砂糖的等級劃分指標不再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劃歸在食品添加劑類別里。而在食品添加劑的國標里,二氧化硫的限量標準比舊推薦國標里的最低級別含量還高出3倍多。

文章一出,即引發了公眾的關注與討論:白砂糖的國標為何放寬?人們的健康是否會受到影響?

標準放寬後是否安全?

二氧化硫,這個常常以一種主要大氣污染物的面目出現的化學物質,為什麼會出現在白糖里呢?這樣要從白糖的生產工藝說起。

白糖以甘蔗或者甜菜為原料提取糖汁,在製糖過程中,會使用硫磺作為加工助劑,硫磺氧化產生的二氧化硫可用于澄清和脫色。此外,製糖原料或其他加工助劑也可能含硫。二氧化硫並非人體所需物質,因此在質量控制環節,各種糖產品的質量標準會對二氧化硫的殘留規定限量。

國標分為強制性標準(字母代號為「GB」)與推薦性標準(字母代號「GB/T」)。前者是國家要求各行業必須執行的,後者則是鼓勵各行業採用。此次頒布的與廢止的新、舊國標都是GB/T打頭的推薦性國標。很多人以為,既然白糖的推薦性國標不是強制執行的標準,修改的意義也就沒有那麼大。但實際上,現在頒布的新推薦國標,是唯一的白糖產品國標。

2017年3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文稱,「根據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結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將《水泥包裝袋》等1077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轉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其中,白砂糖的產品國標由GB317-2006改為GB/T 317-2006,自公布之日起,該標準不再強制執行。今年2月,新版推薦國標,也就是最近受到關注的GB/T 317-2018發布。

根據國標劃分,白糖分為四個質量等級——精製、優級、一級和二級。舊推薦國標里明確規定:在精製、優級、一級、二級這4個白砂糖級別中,二氧化硫指標應該分別小於等於6、15、30、30mg/kg。

但在新國標中,這一規定不見了!與此相關的替代內容則是「食品安全要求應符合GB13104的要求」。

GB 13104是由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糖》,目前使用的是2014年頒布的版本。該國標並未直接規定二氧化硫的限定含量,而是在其最後一欄提到,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規定。

根據這個食品添加劑標準的規定,白糖及白糖製品(如白砂糖、綿白糖、冰糖、方糖等)二氧化硫的最大使用量(以其殘留量計)是100mg/kg。

也就是說,在9月1日實行的新推薦國標中,白砂糖二氧化硫指標的參考數據是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00mg/kg,而舊推薦國標中,二氧化硫最大的使用量只有30mg/kg。

那麼,問題來了:白砂糖是人們的日常攝取物,國標中二氧化硫指標的改變會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發文解釋說,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體內後會生成硫酸鹽,可通過正常解毒後由尿液排出體外,不會產生毒性。但是如果攝入過量,容易產生過敏,可能引發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癥狀,對腦及其他組織也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從1992年起,二氧化硫被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為3類致癌物。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人們不用過分緊張,3類致癌物對人類的致癌性可疑,目前還沒有充分的人體或者動物醫學臨床數據能證明其致癌性。

他還解釋說,國家制定標準的依據是ADI(日容許攝入量),即人類終生每日攝入某化學物質,在現有科學水平下不能察知任何已知危害的劑量。由此可見,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指標為何放寬?

在這次白糖新推薦國標中對食品安全相關指標進行修改,實際上是源於國內整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根本性變動。

2008年前後,國內毒大米、瘦肉精、「蘇丹紅」鴨蛋、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使得政府決心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於是,2009年2月,《食品安全法》正式發布,並於當年6月1日實施。

2009年因此成了國內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改革的分水嶺。根據原衛生部等部門的統計數據,在此之前,中國有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與食品相關的產品國家標準2000餘項、行業標準2900餘項、地方標準1200餘項。國家農業部、衛生部、商業部、發改委與環保部等多部委都分別制定了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強制性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食品標準缺失、重複與衝突等問題。

過去,國家允許在分類的產品標準中,根據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消費傾向、或參考國際標準、上下游的要求等,將食品安全這項指標調得更嚴。但為統一管理,《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強制性標準。」

參與了白砂糖國標制定的業內人士秦曉明(化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解釋說,此前,和白砂糖相關的國標有3個,分別是產品的舊國標GB 317-2006《白砂糖》(2017年以後改為GB/T 317-2006)、GB 13104-2005《食糖衛生標準》以及GB 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按照過去的規定,舊推薦國標就在前言中特別指出,二氧化硫按等級分別制定等同、或者嚴於食品衛生標準里的指標。GB 13104-2005是食糖的衛生標準,其中規定,二氧化硫指標應小於等於30mg/kg。

然而,根據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二氧化硫屬於食品添加劑,而「有關產品的國家標準涉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內容的,應當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相一致」。因此,製糖行業默認,在白糖產品的新推薦國標中,有關二氧化硫的要求應與食品安全標準也就是GB 2760一致。2011年與2014年,國家先後發布了新舊兩個版本的GB 2760,但其中關於食糖里二氧化硫使用量始終沒有變化,都是100mg/kg。而這造成的客觀結果就是,白糖的產品推薦國標中,有關二氧化硫指標要求變寬鬆了。

「GB 2760與其舊版本相比,在食糖二氧化硫上的標準上一直沒有變過。但是,以前白糖的產品標準可以更嚴格,而現在的產品標準不能違背食品安全標準,這就造成了自媒體公號里說的問題。」秦曉明解釋說。

秦曉明說,大家只是注意到新近實施的白糖新國標,但其實自從新版GB 2760於2015年5月24日起實施時,製糖行業就已經按照這個標準執行了。而且,不僅僅是白砂糖,其他糖比如糖漿、澱粉糖、調味糖漿的二氧化硫指標,也都在當時統一調整為100mg/kg。

秦曉明說,「國家實行食品安全標準,原本是好意,可以增強標準的權威性。但是,食品領域很大,總有一些東西銜接不了,所以食糖領域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實際上,二氧化硫的殘留量與製糖工藝密切相關,殘留量越少,質量越高,就意味著投入成本越高。企業有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本性,二氧化硫標準的放寬,是否會導致製糖企業在具體生產中放低標準?

對此,秦曉明表示,按照之前的工藝路線,一個企業生產出級別越高的白糖,二氧化硫的殘留量也越少。在近兩年,工廠也不至於為了迎合這一新指標,將之前投入的設備全都作廢。不過,他也擔憂未來製糖工藝會在二氧化硫指標上放鬆。他強調說,白砂糖主要是給相關食品做原料,所以糖的問題不能簡單理解為糖本身,還會關聯到很多食品。

秦曉明說,「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人站出來解讀,應該由制定標準體系的官方人士出來解釋,到底怎麼做才是合情、合理、合規、合法。」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長期關注食品安全與食品科學。對此,他認為,國家標準是最基本的標準,標準不是太高,但要求必須滿足。行業可以比國家標準高,企業標準甚至可以比行業的更高,這是一般規律。政府把一些行業性強制性標準改為推薦性標準,可以減少權力尋租,不要讓行業充當「二政府」。

他不認為推薦性指標中對二氧化硫使用量的放寬會導致白砂糖的整體質量下降。「國務院的意思是,除了最基本的安全標準,讓市場發揮更多的作用。有些消費者需要標準更高的白砂糖,企業為了有競爭優勢,會宣布自己的產品比安全標準高,這會給市場更大地激勵。市場上高端和低端的產品都需要,可能有些企業會按低標準去做,但也有些企業會做得更好,慢慢地就滿足了不同的細分市場。」

值班編輯:張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選出一輛適合自己的車?
4.85億美元!涉新中國最大銀行貪污案,紅通夫妻從美國強制遣返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