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洪澤湖大闡蟹死因緣何成謎

洪澤湖大闡蟹死因緣何成謎

近日,洪澤湖近4萬畝魚蟹死亡原因,引發媒體關注。洪澤湖西岸,被譽為「螃蟹之鄉」,每年的九十月份,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時節。然而,從8月25日開始,又黑又刺鼻的污水經新汴河、新濉河流入洪澤湖,導致當地大量魚蟹死亡。據泗洪縣水產局統計,截至9月1日,受損養殖面積已近4萬畝。

那麼,這些魚蟹的死亡原因是什麼呢?江蘇省環保廳通報稱,江蘇省、安徽省意見一致,初步判斷本次事件原因是由於上游泄洪夾帶污水造成,下泄的污水和已進入湖區的污水,將持續影響洪澤湖生態環境。這個通報讓我們看到,這些魚蟹是由於環境污染導致的死亡。

然而,不久後,安徽省環保廳又提出,萬畝大閘蟹絕收,初步分析是在颱風影響下,暴雨區域發生大面積嚴重內澇積水現象,地表、農田、溝渠內生活垃圾及部分秸稈浸泡產生面源污染等集聚,經洪水沖刷,隨支流匯入湖體,導致洪澤湖水體溶解氧過低。這份通報的意思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一時之間,兩份通報讓洪澤湖4萬畝魚蟹死亡成謎,輿論猜疑不斷。好在經過媒體的努力,事件初露端倪。新華社記者深入上游調查發現,在安徽淮北市烈山區陳路口閘,流經的雷河污染嚴重。沿著這條河溝可以看到,附近工業園一些工廠埋在地下的管道通向河溝。當地村民說,這裡的污水排放到雷河裡,裡面連泥鰍都養不活。在河南境內,則可看到馬家河污染嚴重,乳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的物質交替出現。

顯然,洪澤湖魚蟹死亡原因是水體被污染,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這麼簡單的問題,連記者都能調查清楚,為什麼環保部門反倒要出來打馬虎眼呢?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認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頻度之密前所未有;監管執法尺度之嚴前所未有;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而所有成就的取得,與環保部門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從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到今年開始的環保督察回頭看,再到國務院機構改革成立生態環境部,從中央到地方,環保部門的職權不斷加強,職能不斷擴充。正是因為環保部門「硬」起來了,我國的生態環境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進。

然而,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在一些問題上仍然改不了「軟」的思維,遇事就替污染企業找借口,不敢負責,不願盡責,失去了監管部門應有的態度與作為,也與中央的精神背道而馳。

各級各地環保部門應該成為污染企業的剋星,而不是「保護神」,不能為污染企業遮掩。從洪澤湖近4萬畝魚蟹死亡事件來看,正因為一些環保部門的立場模糊,才讓原本很明顯的問題成了一個猜不透的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處罰霸座事件 力度有待加強
研究提出多環芳烴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復新策略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