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斯福新政時,為何人們把過剩的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羅斯福新政時,為何人們把過剩的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本賬號文章內容全部為作者原創,禁止抄襲轉載!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

商業時代,我們無法各取所需,而是要遵循商業運行規則。那作為商家,他們之所以買棉花,買牛奶,肯定是為了售賣,而且是要高於採購價格售賣,這樣他才有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和意義嘛。

那如果他的商品賣不出去,就意味著他會虧本,虧多少呢?買牛奶和棉花的錢肯定是虧進去了,雖然換成了實物,但是如果無法銷售的話,牛奶和棉花根本沒用,存著還得花庫存的錢,所以,不如處理掉。

對於奶農來說,牛奶價格暴跌,已經無利可圖,甚至虧損,他怎麼可能再出錢補貼運費,將這些東西送給城市裡的窮人?而如果政府出面低價購買,再無償送給窮人,那麼就違背了基本的經濟規律,會讓奶農未來的處境越發惡化,讓整個產業崩潰。

1929年一場由金融危機的引發的經濟危機迅速的席捲了整個美國,而此時美國國內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企業生產過剩,特別是農產品。這種情況下,一旦企業決定將過剩的牛奶、棉花等農產品免費分發給窮人的話,會直接導致美國國內市場牛奶、棉花的供給增加,而根據供求關係決定價格來看。

一旦供給增加會直接導致市場相關產品的價格下跌,因為牛奶和棉花都屬於典型的缺乏彈性的商品,所以二者市場價格的下跌會直接導致企業虧損更大,產品更加難以賣出,從而加速企業的破產和經濟危機的深化。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滄桑 的精彩文章:

歷經六個帝王的蕭皇后,李世民為何要接她回家?死了還能與隋煬帝合葬?看完瞠目結舌!
只打下南京朱棣就能當皇帝,為什麼其他地方這麼容易臣服?原來我們都忽略了這一點!

TAG:歷史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