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700對夫妻婚姻實錄曝光,終於明白是什麼謀殺了愛情

700對夫妻婚姻實錄曝光,終於明白是什麼謀殺了愛情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在電影《花樣年華》里,張曼玉扮演的蘇麗珍在得知丈夫出軌後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婚姻可以這麼複雜,還以為一個人做好就行了。




可是兩個人在一起,單是自己做得好是不夠的。」




婚姻如圍城,想要固守城池,攜一人白頭,擇一城終老,一磚一瓦都需要用心「搭建」。



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博士,在他的愛情實驗室里進行了一項長達40年的婚姻關係研究,近700對夫妻參與其中。




這位「婚姻教皇」,能夠在觀察和聆聽一對夫妻5分鐘的談話後,預測他們是否會離婚,預測準確率高達91%。



是什麼毀壞了一段婚姻?幸福的婚姻有什麼共性?如何解決一些常見婚姻中的問題?




隨著研究結果公布,

Gottman

都給出了答案。


 


1




毀掉婚姻的


是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納



有人總結過婚姻幸福的秘訣:




「因為了解,所以理解;因為理解,所以接納;因為接納,所以幸福。」



大多婚姻的毀滅,便源於「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納。」




Gottman

實驗室中有一對夫妻,丈夫

羅里

視工作如命,妻子莉莎則看重家庭。




羅里

習慣了「我賺錢你照顧家」的模式,他不知道家裡狗狗的名字,不知道孩子的好朋友叫什麼,是一個完全的「生活白痴」。




身為妻子的莉莎時刻都渴望著丈夫對家庭多一點關心,但當她想要和丈夫交流時,總被他敷衍。



長此以往,她覺得丈夫根本不在意自己。




羅里

不愛莉莎嗎?




事實上,他拚命工作,也是為了妻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顯然,他既不了解妻子的心愿,也給不了莉莎「想要的生活」。




在Gottman看來,這段婚姻一開始就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人這一生,遇見愛,遇見性,都不難,難得的,是遇見了解。」




這種了解、理解、接納不是要求對方一定要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與愛人保持「步調一致」。




而是彼此之間,理解和接納對方的需求。




最怕的是,你只喜歡平平淡淡返璞歸真,我只要追求驚濤駭浪轟轟烈烈;




我想要的生活是吃完晚飯和愛的人牽手散步的悠閑,你迷戀著華燈初上觥籌交錯的快意;




你滿心歡喜的都是銀行存款又多了,卻忘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坐在一起說說話。




最終兩個人只能分道揚鑣,很有可能還會埋怨對方「不知足」。




除此之外,

Gottman在研究中點出了婚姻的「末日四騎士」:批評、鄙視、辯護與冷戰。




幾乎所有的夫妻吵架都會包含這四點,這些,究其根本,也是雙方之間的不理解、不接納。




實驗室中有一對夫妻,因為「丈夫忘記給車加油」爭吵起來。




最初妻子只是批評丈夫為什麼不去加油,在爭論中問題擴大,上升到人品和性格方面的鄙視:「你總是在家無所事事」。




然後是雙方的辯護,一方想要稍微休息一下再去,一方覺得你休息再久也不會去的。




隨後就是長久的爭吵、冷戰。




從來不肯靜下心來溝通、體諒,一點小事加上長久的不滿累積,變成了婚姻破裂的「導火索」。




更糟糕的是,面對婚姻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很多人寧願冷戰、逃避,也不願「拉下臉」去主動緩和、解決問題。




王朔在《過把癮就死》里有這樣一段描述:「就像童話中兩個貪心人挖地下的財寶,結果挖出一個人的骸骨,雖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種了樹,栽了花,但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麼。




看見樹,看見花,想的卻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掩飾只是徒勞,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加速「腐爛」。




在電影《前任3》里,孟雲和林佳相愛了五年,吵架到最嚴重的時候,林佳氣得搬家。




儘管心裡還有彼此,也不願意了解對方的想法,去解決感情中的一些危機,而是等著對方「低頭認錯」。





來源:《前任3》劇照




最後,只能在互相傷害中,越走越遠。




2




幸福婚姻的共性


是妥協、尊重和交流




兩個不同人生軌跡的人,要在未來的幾十年共度餘生。





在此過程中,要經歷磨合期的陣痛,克服滋長的佔有慾,面對日益消耗的荷爾蒙,以及柴米油鹽的消磨。




婚姻,怎麼看都是個複雜龐大的課題。




在Gottman看來,婚姻是兩個人價值觀、個性怪癖和個人思想的結合。




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興趣愛好和三觀一致是青年人擇偶最看重的因素之一。




極光大數據的調查同樣顯示,擇偶方面「85後」們最注重趣味相投。





來源:極光數據




知乎上有個問題,「情侶間三觀特符合是種怎樣的體驗。」




下面的回答大多是「聊不完的感應」「心電感應」「靈魂共鳴」般的美妙體驗。




作為鏡像問題,「情侶三觀不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卻儘是吐槽和心酸。




「煎熬、沮喪」、「連吵架都吵不到一起去」……




你要上進要獨立,他讓你當全職主婦;你想全家去自駕游,她覺得費油費錢費時間;對方只會煞風景,以及成為你的絆腳石……




但這並非無解,Gottman提到,

所有的婚姻衝突,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解決的,一種是永遠存在的。




三觀屬於前者,因為三觀帶來的大多數問題是可以妥協讓步的:




「在『聰明的夫妻』身上,往往能看到大量的『感情修復』。」




一段好的婚姻,不是僅僅要靠「愛」來支撐,還依賴於日復一日的經營和修補。



我們很難找到三觀完全相符的人,但可以求同存異,找出適用兩人的準則。





摸索的過程,就需要一定的妥協和尊重。




40年的研究發現:從長遠來看,最幸福穩固的婚姻來自於那些丈夫尊重妻子,與妻子共同做決定的家庭。




蔡少芬和張晉一直被稱為娛樂圈的模範夫妻。




在一次採訪中,蔡少芬透露,他們之間分工很明確:小事我決定,大事老公決定。




而張晉表示,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聽自己的,很多時候是兩個人一起決定,誰有理就聽誰的。




此外,讓愛情保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還包括學會交流。




「無聲婚姻」有多可怕,大概正如林憶蓮在《詞不達意》中描繪的那樣:




「我們就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卻觸不及,雖然我離你幾毫米,你不會知道我有多著急......




我無法傳達我自己,從何說起,要如何翻譯我愛你,寂寞不已,我也想能與你搭起橋樑,建立默契,卻詞不達意。」




所有的問題,最終也都需要交流、溝通,才能解決。




最後,

Gottman還提出了婚姻的「自我修復力」。

自我修復的能量,源於日常的細節。




好的婚姻,往往都會注重細節上的「儀式感」。




劉嘉玲在《女人有話說》中提出,「情人節你可以不送珠寶給我,但是要送花。」




她柜子里還保留著一大疊老公送的卡片,還會經常拿出來翻看。




她覺得,「很多的回憶是靠自己製造出來的。」





來源:《女人有話說》




地久天長的陪伴,一定少不了三觀上的妥協,意見相反時的尊重、交流,以及點點滴滴的用心經營。




那些妥帖的安全感和長久的甜蜜,會讓人相信,婚姻自有其動人之處。




3




怎樣解決一些常見問題




「婚姻是一種生活方式,並非結局。愛情同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理想。」




生活方式的不同,幸福感也就不盡相同。




在一些細碎的問題上,Gottman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是婆媳問題。




在許多中國家庭里,這種兩代人之間的隔膜,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大麻煩」。




在一檔綜藝里,主持人陶晶瑩談到婆媳關係時,就強調了丈夫的關鍵性:如果丈夫在中間不扮演一個溝通的橋樑的話,相處就會很難。





來源:《妻子的浪漫旅行》




男嘉賓的郭曉冬的解決方法是:聽妻子的意見,在遇到矛盾的時候,不要把事情擴大到雙方父母那裡,自己內部解決就好。




當然方法不止一種,婆媳問題本就是老生常談,解決之道也是不勝枚舉,無論什麼方法,關鍵就在於丈夫如何處理。




處理好了就是海闊天空,處理不好就是雞飛狗跳。




Gottman給出了一種解決辦法:丈夫必須站在妻子的一邊,而不是時時刻刻保持中立或偏向母親。




丈夫應該幫助妻子,得到自己父母的尊重。




其次,是在育兒上的分工:




「每一樁婚姻都面臨著一定的情感任務是需要丈夫和妻子共同完成的,這中間就包含了養育子女。」




很多時候,家庭中,生孩子帶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總是以工作忙要養家為由做一個甩手掌柜。




但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更少與父親相處的孩子聰明。




Gottman也在書中建議丈夫們應該多承擔起爸爸這個角色,將女人從媽媽這個角色中解放出來,同樣能促進兩人婚姻的和諧。




最後,還需要創造屬於夫妻的專屬時間和「專屬文化」。




《妻子的浪漫旅行》開篇讓四位女嘉賓的老公為自己的老婆準備一次在老地方的約會。




張傑為謝娜準備了浪漫的旅行前約會,正中謝娜下懷。




「老地方」、「老時間」,這都是只屬於兩個人的「秘密文化」。







有網友說,在圍著孩子、家庭忙的團團轉的時候,終於有了專屬於兩人獨處的時間。




彷彿一下子回到了談戀愛的時候,整個人都很開心。





來源:微博截圖




每段感情都是在磕磕絆絆中成長起來的。




天下沒有兩個百分百契合的人,共同努力,相互扶持,才能修成正果。




愛情沒有基本法,世間也不存在必然能推演出幸福的婚姻公式。




感情到最後,都是冷暖自知。




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關注槽值尋找共鳴。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殘障孩子的父母,到底有多難
歐陽娜娜暫別娛樂圈:世上最快的捷徑,是慢慢來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