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喜歡二戰德國部隊資料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二戰德國軍隊各部隊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關於波蘭戰役主流的資料,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大多數聚焦於閃電戰的成功,從而忽略了整場戰役之中,對交戰雙方在細節上的論述,進而給了人們一種德國軍隊金戈鐵馬,強大至極,而波蘭方面,則是裝備落後,不堪一擊的假象。但實際情況卻是,在波蘭戰役之中,雙方的實力差距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波蘭戰役爆發前,波蘭擁有實力強大的軍隊

1938年,德波雙方的國民生產總值總體相差大約6倍左右,而在武器裝備方面,雙方的實力則相差更小,波蘭實際上擁有位於世界第七位的裝甲車輛保有量,數量為700到800輛之間,遠超於第八位的美國和第九位的日本,而飛機數量,德國僅為波蘭方面的2.1倍左右。此外,作為當時主導世界局勢各強國遏制德國和蘇聯的工具,波蘭也更容易獲得其盟友的支持。因此,無論從綜合國力,還是外部整體環境,波蘭都擁有與德國一較高下的實力。然而歷史事實卻殘酷的表明,波蘭,一個二戰前強大的國家,迅速的敗亡了,甚至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波蘭騎兵的真正實力(戰馬停留在遠處)

人,是一種崇尚強者的社會動物。正是由於波蘭的迅速敗亡,導致了大多數人只看到了德國的強大,卻選擇性忽略對交戰雙方勝負更深層次的探討,由此更是演繹出來波蘭軍隊如何落伍和愚蠢的笑談。但經過大量的資料閱讀,我們卻很容易發現,波蘭軍隊在大多數的戰鬥之中,體現的都是一個軍人,為國盡忠,馬革裹屍的決然和勇氣。但是如果放大到戰略的層面,波蘭的速敗,則是落後的軍事思想被領先於時代的先進軍事理念所擊潰的體現,但這並不能成為波蘭軍隊愚昧落後的證明,因為當時世界上主流的戰略指導思想依然停留在「步兵是作戰的決定性力量,而裝甲部隊,則只能作為輔助作戰單元出現在戰爭之中」,甚至在德國軍隊內部,裝甲作戰的先驅實踐者,古德里安,都曾明確的表示,對軍隊裝甲化的最大敵人,不是外部環境的限制,而是來自於把控軍隊的守舊勢力對有限資源的爭奪和對裝甲部隊建設的限制。波蘭,不過是時運不濟,恰巧遇見了天才軍事家雲集的德國而已。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訓練中的德國裝甲部隊

素有軍國主義傳統,自古就以軍事立國的德意志,深知自己在整體實力上與各國的差距,加之一戰後,凡爾賽和約對德國軍事上的嚴格限制,使其只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軍隊的精英化建設和對軍事理論的研究,而正是精英化軍事建設的體制,為德國培養出來一大批戰略戰術大師,較之同時期的其他國家,此時的的德國可謂是將星雲集。而這些出類拔萃的優秀軍官們,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在當時世界的大情勢下,在德國對外擴張的戰爭之中,得到了實踐自己戰略戰術思想的難得機會。而波蘭,則不幸成為了德國軍事實驗的第一個試驗品。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德國的裝甲突擊作戰理論,在波蘭的土地上進行了實踐並進一步的晚上和改進

除了在戰術思想上的落後,波蘭的戰略部署上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為了保護自己重要的工業區,波蘭幾乎將70%的兵力部署於德波邊界附近,而漫長的戰線又存在著相當多的薄弱環節,給了集中優勢兵力的德國穿插包圍作戰的大好機會。在戰略動員上,波蘭依然比德國落後許多,甚至在戰役爆發的幾天之後,仍有大量部隊未完成集結和組建。一系列的綜合因素,在戰略上抵消了波蘭軍隊的戰鬥素質,進而導致了波蘭軍隊,還未準備好作戰,就已經被扼殺在睡夢之中。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波蘭戰場的德國裝甲部隊

波蘭戰役的交戰雙方,體現在戰場上的細節上面,德國人並沒有像大多數資料所描繪的那般神勇無敵,相反,我們可以查閱到相當多的指揮混亂,缺乏協調,驚慌失措,誤擊友軍的實例,而波蘭,也根本不像謠言那般愚昧和僵化,相反,在諸多的戰鬥之中,波蘭軍隊依然有許多夜襲、迂迴、包圍、依託有力地形和陣地死死的拖住絕對優勢敵軍的精彩戰例。此外波蘭對裝甲部隊的衝鋒,真實的狀況卻是,在莫卡拉之戰 之中,波蘭騎兵利用己方快速機動的優勢,對德國的步兵部隊進行了突襲,突襲取得了成功,但是由於沒有注意到林間隱蔽的裝甲車輛,導致了騎兵部隊被裝甲車輛攻擊,也由此造成了己方重大的傷亡,在撤退的過程中,騎兵由於與裝甲車輛距離過近,雙方相互的衝撞,造成了騎兵攻擊裝甲車輛的假象,進而在謠言的過程中,算做了波蘭騎兵冷兵器突擊裝甲部隊的案例。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戰場上被擊落的波蘭飛機

說個題外話,對於德國國防軍,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謠言,就是德國國防軍軍紀良好,充滿了騎士精神和情懷,可是實際情況卻是德國人在波蘭戰役中,一樣大量使用波蘭的平民作為人盾來為己方作戰進行掩護,一樣會為了逼迫頑強抗擊的波蘭軍隊投降,採用殘忍殺害戰俘的手段進行恐嚇,在遭遇失敗的時候,依然會對佔領區的居民點進行屠殺和焚燒來泄憤。雖不可否認德國的高級將領對部隊的軍紀有一定的約束,但是在戰爭中崩潰的人類秩序之中,這種約束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波蘭戰役,德國軍隊遠沒有那麼強大,而波蘭軍隊也遠沒有那麼弱小

德國人美化自己優待戰俘的宣傳照片

回到正題,先進的戰術思想體現在戰略大勢上面,就形成了波蘭戰役史料極為矛盾的外在體現,戰略部署的失敗,導致了整場戰役的迅速潰敗,進而形成了德國極為強大,而波蘭極為弱小的表象。但細化到具體的戰鬥之中,由於雙方在單兵素質上面,幾乎差距不大,由此,人們看到的則是另一番光景,優勢的德國軍隊對某一點的進攻久攻不克,而波蘭方面往往是堅持到最後一刻,在波蘭迅速潰敗的大局勢之中,這些記載又顯得格外扎眼,讓人產生巨大的懷疑,認為是波蘭方面歷史學家的誇張。而實際上,正是這種矛盾的體現,才是最真實的波蘭戰役的體現。



以上僅為小編個人對波蘭戰役的思考,歡迎大家持續關注雜七麻八的頭條號,更多德國各部隊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七麻八 的精彩文章:

1942年初,東線北段的慘烈包圍——德米楊斯克包圍戰
明斯克攻勢的前哨戰:維帖布斯克—奧爾沙攻勢(奧爾沙方向)

TAG:雜七麻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