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悟澹法師品讀《紅樓夢》,每個人都是制茶的一個角色

悟澹法師品讀《紅樓夢》,每個人都是制茶的一個角色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以家族的興衰榮辱、人情際遇為軸線,道出了一聲聲細膩、跌宕的哀嘆。

今天推薦的《解毒的禪文化》,標新地從禪學的視角打量紅樓文化,值得反覆翻閱。

此書由悟澹法師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悟澹,僧人青年作家,原名李彬。早年,他曾以筆名「通惠觀音」簽約各大媒體,其茶話美文深受讀者喜愛。代表作品包括《與師傅喝茶的時光》、《纏中禪——掙扎與解脫》等。

何為「解毒」?

為什麼是「解毒」?以前看《紅樓夢》不知所以,但還是跟著人云亦云。後來我才知道這也是病,不僅書中的人物需要「解毒」。是葯就有三分毒,文字是葯也是毒,就看把握的度。我於是恍然大悟,此毒亦是葯,是誤亦能悟

以包容、開放的心態為基調,本書將做人的道理與禪理智慧結合,再用平實的字句娓娓道來。

深入淺出,窺探禪機

悟澹的「解毒」,從人物、建築、茶、管理等多方面展開。

落實於每一章節時,他的品讀則像是品飲一杯茶水,細微如味蕾處,皆能道出幾分禪機。

「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卧怡紅院」。同樣是水,泡成茶和釀成酒後完全是兩種狀態,一種可以讓你醒,一種可以讓你醉,在亦醉亦醒之間,來領悟人生修行的真諦。

曹雪芹寫劉姥姥,不是在講三六九等,而是在向我們講「慈悲」和「相容」,如同茶葉與水一樣,只有互相融合,才能稱之為茶。

為了進一步闡述「雅俗衝突」,他還舉了自己在寮房時的經歷為例。

記得有一次在寮房喝茶,有一位信眾因為手沾灰塵沒有清洗就開始拜水墨觀音像,遭到了另一位居士的呵斥。我當時就對他說:「佛的智慧不是讓你注重形式,而是講究實質。你說他臟手拜佛,是對三寶的不尊敬,沒有恭敬心,那我告訴你,這幅水墨觀音圖是一位沒有手的殘疾畫家用腳畫的。」

悟澹的寫法平和而真實,把高深的禪學,巧妙地用簡明易懂的文字表達,讀者們很容易從其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人生之苦,慈悲來釋

紅樓夢中的愛恨交織、興衰迭代,令人唏噓不已。其中多個人物更是塑造得尤為立體,引起了讀者的強烈情感。

對此,悟澹仍難得地用慈悲與寬懷來看

《紅樓夢》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如果你恨,它會讓你恨個夠;如果你愛,它會讓你愛得醉生夢死。

在這個世上許多人都戴著愛的面具,干盡了人間醜事,又何必頂著自己的面具去批判別人呢?

應無所往,而生其心。對紅樓一夢的釋然與開悟,貫穿在整本書中。

插圖精美,裝幀雅緻

飽滿的紅色書皮,古典而富有韻味。

書中精美的水墨插圖,栩栩如生,將《紅樓夢》中的場景躍然紙上,令人閱讀起來津津有味。

紅塵一世,猶如空樓,大夢一場。

那些纏繞著的心結,在此書中,便都找到了答案。

空夢一場也豁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都說存新喝老,白茶就一定是老的好?
天天待辦公室,是時候給生活添點「料」了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