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一提起產油國,大家都會想到的是沙特的那種畫風,最不缺的就是錢,還有就是迪拜那種豪奢的感覺,來上海請人吃飯,一頓就是40多萬的大手筆。當然,也不是什麼人都有那個被請的價值,畢竟一般人也沒啥輸送的資源。

不過,今天朱言要告訴大家一個現在窮得要死的產油國,紙幣貶值到草紙都不如的境地,國家經濟已經崩潰了,這個國家就是南美的委內瑞拉。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迪拜富豪的黃金賓士車

與很多美洲國家一樣,委內瑞拉原來也是歐洲人的殖民地。1498年,世界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委內瑞拉,當時還是印第安人的居留地。而後,西班牙人開始在委內瑞拉經營據點直到1567年,這個國家徹底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9世紀初,美洲大陸掀起廣泛的反殖民主義的獨立運動,委內瑞拉也在這個背景下贏得了獨立。南美很多新興獨立國家在擺脫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統治之後,都建立了強人獨裁政權。在委內瑞拉,這種政治稱之為「考迪羅」政治,意思就是軍事獨裁者的意思。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哥倫布

委內瑞拉的政治體制幾經變革,直到1958年,才實行民主政治,選舉出民選政府。根據1999年12月生效的憲法,國名改為「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但是,委內瑞拉的國民在骨子裡還是崇拜強人政治的。

獨立之後的委內瑞拉,在經濟上並未擺脫殖民地的依賴路徑,依然是歐洲國家廉價的農產品提供者。在經濟上,獨立之後的委內瑞拉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大地產制繼續保存下來,社會經濟發展處於極端落後的狀態。

19世紀的大部分時期,英美等主要西方列強控制了拉美許多國家的經濟命脈,他們憑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以提供貸款和貿易壟斷等形式,將這些國家變成其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

從本質上講,獨立之後的委內瑞拉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依然是歐美國家的經濟殖民地,仍然依附於國際壟斷資本,而且經濟發展水平也比較低。

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委內瑞拉石油資源的開發,國家經濟開始趨於好轉。從20世紀初開始,很多外國資本進入到委內瑞拉的石油開發中,這其中美、英石油公司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

進入委內瑞拉的第一家外國石油巨頭是英荷殼牌石油公司,該公司於1911年同委內瑞拉政府簽署了為期10年的開發合同,1919年委內瑞拉殼牌石油公司作為英荷殼牌在委內瑞拉的子公司,開始在委內瑞拉大規模攻城略地,主導了拉羅薩油田在內的多座大型油田的開發,這直接促成了石油逐漸成為委內瑞拉經濟的支柱。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英荷殼牌石油公司

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隨之而來,於1921年設立委內瑞拉克里奧爾石油子公司。該公司通過美國政府向委內瑞拉時任總統戈麥斯施壓,要求其將英國石油公司控制的租讓地轉租給給美孚石油公司。美國政府為加大美國資本在委內瑞拉的發展,還迫使委內瑞拉修改法律,為美國石油公司大規模進軍委石油產業提供便利。

到了1928年,委內瑞拉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但多數石油開採為美英兩國所壟斷,到次年,美國公司己占委內瑞拉所有石油公司的80%,英荷石油公司佔有剩餘的20% 。

委內瑞拉是個石油儲量很大的國家,這樣的資本控制格局肯定不利於委內瑞拉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所以,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委內瑞拉開始了石油工業的國有化運動。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美孚石油

在國有化的同時,委內瑞拉還進一步加強與中東產油國之間的合作。為聯合起來對付國際石油財團,維護本國石油權益,1960年,在委內瑞拉和沙烏地阿拉伯共同倡議下,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國決定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即「歐佩克」。

委內瑞拉於1960年開始組建國有石油公司,之後該公司產量連年提高,開始打破外國石油公司的壟斷局面,逐漸控制了委內瑞拉國內72%的燃氣市場、35%的汽油市場和22%的石油產品市場。

1975年,委內瑞拉總統佩雷斯頒布石油國有化法律,規定收回國內所有石油資源的開採、提煉以及深加工等權利,並壟斷石油及其附屬產品的國內國際貿易。到1976年,委內瑞拉已將國內包括19家外國石油公司在內的主要21家石油公司收歸國有。根據國有化法律,委內瑞拉政府將收回的石油公司合併組建國家石油總公司(PDVSA ),全面掌握國家石油產業及其貿易權。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歐佩克組織

到20世紀30年代末,委內瑞拉己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對外石油出口佔全國總對外貿易額的比重從1920年的1.9%猛增至1930年的91.2%。石油漸漸成為委內瑞拉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整個國家對石油產業也產生了病態的依賴。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委內瑞拉石油經濟的黃金時代,國際油價的高漲使委內瑞拉當政者對石油經濟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他們以石油收入向外國銀行大規模舉債,大幅提高公共投資,興建各類耗資巨大的公共工程。

但是,過分依賴石油產業的經濟結構是危險的。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暴跌,委內瑞拉的石油收入隨之急劇萎縮,並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通貨膨脹加劇,債務累積,經濟長期陷入停滯狀態。

到了1988年,委內瑞拉不得不把至少80%的收入用於支付債務利息。後來,委內瑞拉進行了全盤的市場化改革,經濟雖然恢復,但是貧富分化等社會問題。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委內瑞拉地圖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市場化改革,雖然穩定了經濟,但是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石油收入的最大受益者是大的石油巨頭,一般百姓難以惠及。委內瑞拉國內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而民眾與歐美石油壟斷資本之間的仇恨也日益加深。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著廣泛底層背景的查韋斯於1998年當選為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上台之後,大搞社會公平改革,委內瑞拉國內問題看似緩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確實有所提高。查韋斯最突出的經濟政策就是石油產業的國有化。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查韋斯

查韋斯通過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實現了國家對全國石油產業的控制。但是,委內瑞拉又再度陷入了對石油行業的過分依賴,石油業也已成為委國民經濟的絕對支柱,貢獻了委內瑞拉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一半以上的政府財政稅收和出口創匯的80% 。

這樣的經濟結構其實非常危險,委內瑞拉每年出口的90%都是石油,進口的90%為社會商品,可以說委內瑞拉的進出口經濟就是用國內的石油換取居民生活必需的社會商品。委內瑞拉的經濟政策甚至可以稱之為石油單一命脈主義,把國家命運單純地同石油經濟捆綁在一起,而其他石油強國實行的「資源型經濟」雖以石油為主,但並非把國家命運綁死在一棵樹上。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

在這種經濟發展思路指導下,委內瑞拉長期以來工業落後的狀態並未改變,雖然靠著賣石油賺了不少錢,但是一旦油價下跌,那就非常危險。國際油價若不斷下降,石油出口賺取的外匯收入急速下降,委內瑞拉GDP就會持續負增長。

2013年,政治強人查韋斯病逝,繼任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接盤的已經是個爛攤子。 查韋斯在位期間,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視為提款機,維持對石油公司的掌控,安插心腹。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馬杜羅

等馬杜羅接手時,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已經減少了25%,加上幾年間國際石油價格從100美元/桶被直接腰斬,隨之而來的2014年的經濟大崩盤,從此委內瑞拉經濟一蹶不振。在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暴跌的背景下,委內瑞拉陷入經濟崩盤的境地之中。

到了2018年,委內瑞拉年度通脹率已經超過82766%,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將達到1000000%。這將超越 1923 年的魏瑪共和國,逼近 10 年前辛巴威的通脹水平。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曾經富得流油,如今經濟就要崩潰

委內瑞拉大額紙幣


光有石油,但是沒有生產基本社會產品的能力,甚至衣食住行都解決不了的經濟結構,這就是委內瑞拉崩盤的重要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留學歐洲的學霸,中國第一個地質學博士,還是中國石油首任董事長
這個國家封鎖了波斯灣,一舉切斷英國石油生命線,英國反應很強悍

TAG:朱言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