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倦勤禪雕彌勒造像賞析(三)

倦勤禪雕彌勒造像賞析(三)

1503年,義大利畫家達芬·奇畫了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畫。500年來,畫中那位婦人永恆的微笑始終像一個詭秘的迷引來了全世界猜測的目光。可是在大部分中國人眼裡,除了善意,從中也讀不出別的什麼意味。這原因在於東西方文化和信仰的差異,也在於中國人的心中早有自己的微笑使者彌勒佛之緣故。

倦勤禪雕彌勒造像賞析(三)

彌勒出生於古印度南天竺的一個大婆羅門家族,是當時印度最為高貴的血統。為了尋求人生最高智慧而出家,皈依了佛陀,並盡得真旨。(來源於《彌勒上生經》)彌勒佛像的原型是頭戴五佛冠,身披瓔珞的美男子。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以「布袋和尚」為原型的大肚彌勒。從此,項帶佛珠,手揣布袋,笑態町掬,大肚能容的中國彌勒佛形象就定格在三千世界和人們的八識田中。

倦勤禪雕彌勒造像賞析(三)

肩寬腰圓充滿動感

中國歷史上以唐朝為代表的強盛時期,以豐腴為美,隱喻豐衣足食,祥和喜樂,這種隱喻的文化傳承,決定了中國彌勒佛造像更偏向於圓潤豐滿。在中國文明史上,也經歷過無數的短缺經濟時期,中國人民受盡了缺吃少穿的折磨,於是人們便將自己渴望富足安樂的精神嚮往寄託於中國彌勒佛身軀肥胖充滿動感的造像中,由此可見,其藝術造詣也是十分深厚的。

倦勤禪雕彌勒造像賞析(三)

開懷大笑樂觀向上

笑口常開好運來,這是中國彌勒佛形像塑造最成功之處。中國彌勒佛的大笑,達到了臉笑、眼笑、心笑的統一。一張笑臉,可以表現出天真的笑、欣慰的笑、慈愛的笑、鼓勵的笑,也有嘲笑和譏笑等等,蘊涵著一種美好的境界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它的笑,適意自然,不含虛飾造作。因此,人們皆稱中國彌勒佛的笑是去憤除恚無憂無慮的本源,是處世待人的良方,是覺悟人生,推動社會和諧、讓眾生皆大歡喜的至寶。

倦勤禪雕彌勒造像賞析(三)

袒胸露腹大度無量

彌勒佛袒胸露腹,腆著圓圓大肚,這是人類藝術世界中最為獨特的形象之一。順應了「腸肚寬肥容世界」的民間俗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善於吸納理解外來文化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寬宏雅量和博大胸懷。

中國彌勒佛已成為中國佛教的標誌和形象代言人,是中華民族性格的化身,是中國人民最喜歡的和樂大佛。人生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就是包容和愛心,它可以滋養人心,幫助人們走出接踵而來的人生困境,給人們帶來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文中作品及圖片,均為倦勤軒原創禪雕作品&拍攝供圖。

文字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權益影響,請及時告知酌改,感謝!


堅持品質 價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禪雕

+

什麼樣的作品能取悅你

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義你自己

+

匠人精神 手工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倦勤軒禪意雕刻 的精彩文章:

人文空間|精神棲所
千年匠心傳續——繪畫與雕刻

TAG:倦勤軒禪意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