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孫悟空說這些狂話時,我們清楚了他的「真實」身份
孫悟空是誰?
天產石猴,菩提祖師的得意弟子,花果山的大王,天庭的齊天大聖,佛教的斗戰勝佛。
這就是《西遊記》里的孫悟空,可我們不禁要問,吳承恩的小說不是簡單的神話故事,故事之外的孫悟空是誰?
這一點,我們從原著中的一段話找出了答案。
原著道:「我老孫實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僕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裡去告!」(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道昧放心猿)
很多朋友說大鬧天宮的時候,孫悟空最狂,可書生認為說出這番話的孫悟空最狂,整個仙界都被他藐視了,就差再說出要取代玉皇大帝的話了。
此刻的孫悟空是誰?在神話故事裡還是那個孫悟空,可在吳承恩的諷刺里,那他就不是孫悟空了,而是凡間的帝王。
哪位帝王呢?哪位都行,你可以認為吳承恩說了明朝的某位帝王,也可以說他說了所有封建時代的帝王。
我們知道,古代帝王講的是君權神授,他們是天之子,而玉皇大帝是三界大天尊,下界帝王就是玉帝的「孩子」。
確切的說,他們是玉皇大帝欽點之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為下界的帝王,替玉皇大帝管理下界一方土地,代行神權。
此刻的孫悟空代表了帝王,那他說出的那些話就不足為奇了。
「玉帝認得我」,玉帝讓誰成為帝王,誰就是帝王,當然認得了,不僅認得,還會給面子呢;
「天王隨得我」,天王各自鎮守一方,當然要維護皇權了,隨著皇帝也不奇怪;
「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這些仙人都怕皇帝,歸根結底怕的還是玉皇大帝的神權,他們的地位不如皇帝;
「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這些都是事實,城隍爺就在城外守護著百姓,皇帝到了,他們也要下跪;皇帝經常到某些山祭天,這是大事,東嶽天齊等的仙人當然要小心翼翼了,出錯就會受到玉帝的懲罰;
「十代閻君曾與我為僕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這點沒有半點吹牛的意思,唐王李世民到地府的時候,地府十王出在森羅寶殿,控背躬身迎接太宗,孫悟空所言不假;
「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裡去告」,皇帝是天之子,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仙佛肯定與他熟悉,告皇帝?那是做夢。
看看吧,孫悟空沒吹牛,那一刻的他就是凡間的帝王,吳承恩借孫悟空,說出了皇帝的權力,神仙都得給面子呀。
吳承恩筆下的故事,很多都是封建王朝皇室、朝堂上的事情,只是用神話的形式表現出來罷了。
比如那女兒國,重點不是那奇葩的過度,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上行下效」。
女兒國的臣民們與外來的男人苟合,這種事是違反女兒國的法律的,可官員們管了嗎?沒有,還真別說不知道,臣民們都在做,官員們不可能不知道,這就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女兒國國王要結婚,違反了女兒國的法律,她這樣做,臣民也會照做,久而久之也就不存在女兒國了。
吳承恩用女兒國映射的便是封建王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皇帝沒有起到表率的作用。
假如一個國度有了這樣的局面,離滅亡就不遠了。
史上任何一個王朝的滅亡,都與這「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有密切的關係,與「上行下效」的關係更加密切,皇帝、大臣都起不到表率的作用,下面的官員就會爛透,國將不國。
孫悟空的那番話,便是吳承恩的諷刺,諷刺凡間昏君視人命如草芥,大開殺戒還不認為自己錯。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相關影視劇等),如有侵權,煩請原作者聯繫本文作者刪除,謝謝!


※《西遊記》里的最強老師,菩提祖師也不如他
※文史世界盃:爸爸,他們落後,為啥不進攻?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