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華:發揮「多緣」優勢 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靜華
本網記者 蔡毅強/攝
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是中國與東盟各國智庫專家學者思想交流與智慧交互的重要平台。2008年以來,論壇秉承服務中國—東盟合作大局,聚焦泛北部灣合作、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國際產能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重點熱點議題,眾家對話、百家爭鳴,海納百川、兼容並包,已成為以智庫共識增進政府共識、以智庫合作促進國家合作的品牌盛會。
十年奠定的堅實基礎,讓我們對論壇的美好明天更加充滿期待。因此,本屆的論壇主題為:攜手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與互利共贏。這是時代賦予論壇的使命。2018年是中國與東盟極其特殊而重要的一年。雙邊無論是合作機制創新、合作領域拓展,還是合作項目推進、合作需求更新,都亟需各國智庫的廣泛交流與深度研討。
今年,恰逢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5周年、東博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創辦15周年、中國—東盟創新合作年,雙邊各領域合作進入既緊密互利又共推升級的新節點,創新區域合作機制與模式成為共同訴求。
今年,我們喜迎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東盟第二個50年的起步之年,雙邊各自進入了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與區域一體化的新階段,分享相互開放紅利、培育創新經濟藍海、加速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進程成為雙方共同取向。
今年,我們喜逢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樂見廣西進入「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的全方位開放新時期。多年來,廣西在「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指導下,發揮與東盟陸緣海緣、人緣親緣、語緣文緣、產緣業緣的「多緣」疊加優勢,積極與東盟各國廣泛開展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生態等多領域合作,全力織造「南向」港口網、高速公路網、鐵路網、航空網、信息網等「五張網」,並與中國西部10省就進一步合作共建「南向通道」達成共識,構建起了連接東盟、面向全球、服務周邊的國際大通道與重要門戶。2018年,中歐班列從廣西欽州港火車東站出發,首次將「南向通道」延伸至波蘭、德國,自然形成南接東盟、北聯歐洲的「一帶一路」的南北大通道,做大了沿線東盟國家的進出口蛋糕。其中,廣西對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的進出口分別同比劇增17.1%、69.8%和47.8%。2018年1-7月,廣西對外進出口2132.3億元,其中與東盟貿易額達1138.2億美元,是2004全年的13.73倍。
新節點伴生新機遇,新時代呼喚新智慧。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為標誌的新經濟正在重塑全球產業版圖,並深刻影響著區域合作。站在中國與東盟「擁抱創新、鏈接全球」的新起點上,廣西將主動融入創新合作浪潮,攜手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力創共同發展與互利共贏的新局面。為此,我建議與會嘉賓就以下議題深度探討:
一是共建共享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探討加強海陸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接,構建以北部灣港為接點的陸海經濟合作大走廊。共商新加坡—廣西—重慶—歐洲多式聯運「南北通道」建設,覓尋智慧口岸與智慧通關體系、智慧物流樣板工程建設之策,共同推動「南向通道」機制化、常態化、信息化、便利化。
二是共建中國—東盟創新合作新機制。探討新常態下區域性國際合作新機制,探索適合雙(多)邊轉型與普惠訴求的數字經濟合作模式、中國—東盟信息港共建模式。創新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國際工匠培育、國際重大科技計劃等合作機制,縮小或消彌數字鴻溝,打造新經濟共享版圖。
三是共建人文交流新支柱。共議雙邊旅遊、科技、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合作向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推進,探索中國—東盟網路文化合作新模式,打造「南寧渠道升級版」,共享「美麗、健康、科教、魅力」新福祉。
四是共建智庫交流新機制。擴展智庫交流陣容,推動中國—東盟智庫交流由「10+3」向「10+N」擴容。積極推動新型智庫夥伴建設,建立中國—東盟「網上智庫」,多維度回顧和展望15周年夥伴關係。啟動廣西「一帶一路」智庫聯盟建設,研究構建「一帶一路」的基礎性、前瞻性、全局性等重點問題聯合研究與成果聯合發布機制。
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國—東盟共同發展與互利共贏永遠在途中,亟需各國智庫工作者心系、情牽、智聯合作與對話。期待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各國智庫代表,緊緊圍繞本屆論壇主議題,集思增慧、匯智獻策、常話常新,碰撞出更多的金點火花、創造出更多的智力精品。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本文根據其在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整理。中國社會科學網蔡毅強整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浙江社科院:建設新型高端智庫 努力發揮智庫功能
※我的父親與聞一多的往事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