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Facebook拿69萬人做了啥實驗?

Facebook拿69萬人做了啥實驗?

你的情緒會受社交網路影響么?

為了弄清楚這事,Facebook 6月28日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一群數據科學家在2012年年初花一周時間調整68.9萬用戶每天看到的社交網路更新,通過調整用戶每天看到的內容,觀察社交網路上的信息是否會影響情緒。

雖然作者在這篇論文中宣稱,這項實驗符合Facebook數據使用條例(Facebook』s Data Use Policy),即任何選擇註冊Facebook的用戶都應該為部分研究提供內容支持。但許多Facebook用戶在知曉了這項兩年前的實驗之後的第一反應還是覺得自己被耍了。

實驗結果被寫成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內刊》(PNAS)上。先將那些隱私啊,倫理的撇開在一邊,我們不妨就先從研究本身來看看這項實驗到底做了什麼,得出了什麼,然後這又是圖啥?

Facebook拿69萬人做了啥實驗?

這一周的測試,涉及到了超過300萬條狀態,以及其中1億多個辭彙(3.6%的正向辭彙和1.6%的負向辭彙)。

在名為《複雜社會關係中的那些真實的情緒傳染》(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scale emotio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的論文之前,情緒傳染(emotional contagion)這個理論就存在,而且研究者也在實驗室的理想狀態中證明了人與人之間會相互影響情緒的。

Emotional contagion,這個理論在1993年被美國社會心理學家Elaine Hatfield提出。她認為,一個個體是存在自發模仿身邊人言行、並將它同步為自身行為的習慣的。而如果將它指向情緒方面,這就構成了情感傳染。

不過,這個發展了20年的理論中也慢慢的展現出了一些缺陷。

舉例來說,理想狀態和真實狀態下的人際關係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人心一定程度上是很難靠機械推算出來的。

第二,那時候可沒有線上社交網路,所以他們也沒能證明,那些僅僅在虛擬空間實現的言語宣洩是不是足夠強大到傳染情緒?

第三,有些研究者認為,在線社交網路容易產生這麼一種「離-合」(alone together)情緒,說白了就是你看到友鄰在發歡快的信息會默默覺得很不爽。

基於以上三個問題,Facebook的這個在信息流上的實驗就開始了!

通過這個實驗他們想要證明:

1.計算機輸出的文本能夠傳染情緒。

2.個體的身體、心理狀況都有可能受社交網路相關信息的影響。

3.個體在Facebook上的情緒表達將能夠用來預測他Facebook好友接下來幾天的情緒變化。(也就是兩者成正相關關係)

在Facebook這一邊,動態信息是靠一套特殊的演算法實現的。這套演算法最希望能夠做到的就是讓你滿意(也就是猜你的興奮點),什麼樣的友鄰信息是你最想看到的呢,你會最對什麼類型的資訊感興趣呢之類的。

在分別設立控制組(control group)作為參照物之後,實驗被拆分為兩個小組。第一組用戶的那些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友鄰信息被刪減,第二組用戶的那些負面情緒(negative emotion)友鄰信息被刪減。當然,這種手動刪除只限於信息流平台,如果你直接點擊那個友鄰的主頁(wall)或者時間軸信息表(timeline)還是能夠看到那些碎碎念,但這各隨意改動自己隱私的行為已經足夠讓Facebook用戶怒了。

而在思考如何過濾所謂的正、負面情緒詞語的時候?研究選擇了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software片語系統。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它只能機械的篩選一些詞語,比如"not""unhappy""bad"來判定詞語的正負極。

Facebook拿69萬人做了啥實驗?

最終,這項研究得出一個結論:情緒是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人際網路蔓延的。那些在信息流中被剔除了正面信息的用戶會變得消沉,而且越來越消沉;而那些在信息流中被剔除了負面信息的用戶會變得積極,而且越來越積極。是不是有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即視感。

而除了這個理論,這項研究還重新提煉了幾個情緒傳染(emotional contagion)的特點:

1. 由於信息流的內容並非直接推送給某個人,而是發布在整個社交網路,因此這個情感傳染也就不是針對某個行為的「結果」,而只是一種「影響」。

2. 情緒的傳染並不只有面對面才能實現。從實驗數據上看,虛擬空間里的情緒也能夠相互傳染。

3. 對於那些積極的狀態更新,人們都樂於回應而不僅只是隨便看看。

當這項研究成功出爐之後,Facebook用戶除了第一反應「怒」之後,第二反應可能就是說它不夠嚴謹了。比如:

數據太少

雖然它調動了689003名用戶的數據,但對於巨大的Facebook來說,這個容量真是太少了。

軟體系統其實很搞定那些短頻快的狀態數據

心理學網站Psych Central的創始人John Grohol就抱怨了它的研究方法。軟體在識別小說和論文方面更擅長,而非這些社交平台上的簡訊息。言下之意就是後者缺乏語境。於是,這項基於Facebook的研究所證明的其實是工具巨大的局限性。

不管這個理論到底有嚴謹與否,它所研究的課題其實確實意義深遠。用現在的話說大概就是,「那種總爆負能量的小夥伴咱是不是應該離得遠一點啊?」「如果朋友圈裡都是那些心靈雞湯大軟文的話,我還能好么?」「一個人的民族情緒真的會點燃整個社交網路么?」之類的課題。

而跳開這個基於Facebook信息流所做的研究,對於線上虛擬空間中人際關係的研究一直是社會科學家近幾年所熱衷研究的課題。但它真的太難了,所以鮮有能站的住的理論。要說它難在哪兒?這幅著名的漫畫倒是能解釋一些。

Facebook拿69萬人做了啥實驗?

(作者:馬寧憶)

作者寫於2014-07-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城市升級路徑:未來20年賭哪裡?
西漢海量黃金後來哪去了?從「黃金到白銀」帝國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