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脫離劑量談毒性,純屬耍流氓?

脫離劑量談毒性,純屬耍流氓?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是毒理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指的就是劑量和毒性的關係。這個原則不僅僅用於藥物,而且用在所有的化學成分上,甚至水和氧氣,如果喝得過多、吃得過多或者呼吸過多的話,都會讓人中毒。

舉維生素C為例。人體不能儲存維生素C,因此要經常補充,每日維生素C需要量為75毫克到90毫克,維生素C的中毒量為2000毫克,會引起噁心嘔吐、燒心、腹部不適和頭痛等癥狀。從食物中不可能攝取到中毒劑量的維生素C,因此對於靠飲食補充維生素C的人來說,維生素C是一種很安全的膳食成分。但是,有一種理論認為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和癌症,需要每天5到10克,只能靠維生素C補充劑來實現。這種理論並沒有臨床證據反而因為超過了中毒量而引起諸多副作用。不要說如此大量的維生素C攝入毫無根據,即便有一定效果,採取大大超過中毒劑量的劑量來實現預防和治療的目的,本身就弊大於利。

維生素C是一種營養成分,在某些情況下也是藥物,在正常情況下,維生素C的營養劑量和治療劑量離其中毒劑量相處很遠,不會有什麼問題,因此也不會因為罕見的副作用而避免使用維生素C。

在藥物毒性上有一個錯誤認識,是有人中毒並不代表某種藥物有問題,在很多人腦海里非要只要吃了就出現毒性的情況才算藥物有毒性,否則都是因人而異。這種不正確的認識是中國藥物市場上有眾多藥物有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中成藥。

由於存在個體差異,除非用巨大的劑量,沒有一種東西能讓所有人或者所有試驗動物中毒。1927年,半數致死劑量(LD50)的概念出現後,一直作為急性毒性的指標。LD50是在進行大規模動物實驗時,造成半數參試動物死亡的劑量。這個劑量是按公斤體重的,用於人體也是按體重計算的。大多數LD50是在大鼠身上得出的,少數來自小鼠等其他動物,也有直接來自人的,因為人比動物敏感。比如斑蝥素如果吃進去的話對人的LD50是0.5毫克/公斤,動物中最敏感的是馬,LD50為1毫克/公斤。此外用體重乘以LD50的量不一定是致死劑量,還是以斑蝥素為例,20公斤的LD50也就是10毫克被已經達到可能的致死劑量。

每種藥物有其平均治療劑量,大多數藥物的平均治療劑量和LD50相差很遠,因此很安全,但有少數藥物兩者很接近,比如地高辛,這類葯在使用過程中要嚴格觀察。現代製藥業研發新葯,實驗室中研製出的成千上萬種新葯最終只有一種能夠上市,原因在於其有效劑量超過其LD50,臨床試驗的前兩期就是在檢測藥物的安全性,其後才檢測其有效性。

每種藥物的LD50不一樣,彼此可能相差很遠,所以不存在藥物劑量越小,毒性就越小之說。而是要具體到每一個藥物。有些藥物服用很大劑量都沒問題,有些藥物很小劑量就會產生毒性。

服用藥物一定要遵醫囑,不能因為劑量小而自己加量,因為也許這種藥物平均治療劑量與LD50之間的空間不大,在接近LD50之前,還有可能出現各種副作用。除非某些特定情況,安全性要永遠是放在藥物治療的首位。

作者寫於2014-07-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喝酒斷片、魚刺卡喉,中秋撞國慶,遇到這些緊急情況該怎麼辦?
近視手術,你該選擇哪一種?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