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宇宙是個渾沌體,這個渾沌體是由能量(有)和道(空)構成的,猶如人這個生命體由物質的肉體和精神的靈體構成一樣。

從龐大的宇宙天體到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塵,都是息息相關、相互貫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從宏觀的角度講,能量充滿宇宙的一切時空,道控制著宇宙萬事萬物的運行和發展變化。所以,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看似互不牽連的多個天體、多個現象、多個人卻是宇宙這個大有機體的有效組成部分——細胞。從微觀的角度講,一個原子、一個分子、一個人都是結構與能量的聯合體,與外界相互感應,共處於道和能量這個統一體中。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BBC的《細胞內在之旅》,為很多普通人打開了一扇了解我們自身「生命」的窗戶,也許佛陀在禪定中,他早就透徹了這些細胞內部的「戰爭與和平」,方才不斷的發出「我是誰」的疑問,幾千年來,這一聲疑問,震憒了宇宙的靈魂。

影片從細胞的內部世界揭示了人體細胞系統的精細機制:從狂熱的,扮演著針對進出細胞的每個物體的安全防禦系統的細胞膜,貫穿細胞的輸送物質顆粒的細胞架,以及保持整個細胞世界運轉的線粒體,到保存著DNA的細胞核和成千上萬種各自擁有不同的蛋白質的合成。而病毒正是旨在劫持這套系統以為其所用:製造更多的病毒。

正如科幻小說中描述的一樣,這是一個關於人類細胞與腺病毒爭奪我們DNA控制權並持續了數億年的戰爭故事。

這部影片為最前沿的生物學加入了史詩般的故事情節,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從未有人涉足的世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

站在穿衣鏡前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自己,但若把這個穿衣鏡分成兩片,我們就可以看到每片穿衣鏡中有一個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說,一個人化身成了三個人,假如把這個穿衣鏡分裂為三片,每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一個個完整的自己,一個人化身成了四個人……依此類推,假如把這個穿衣鏡粉碎成十萬片、十萬億片,每一微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自己,就可以化身萬億。



細胞是神奇的,每個細胞內時刻都發生著這樣壯觀的場景

1,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如同一個小宇宙。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2.細胞分裂:細胞分離後,每個細胞又是一樣的,又各自發展,這樣就出現了無數的平行空間。細胞的遺傳性和複製性就如同穿越時空的過去和未來。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3. 每個細胞含有23對染色體,這些染色體是由超過3000000000個鹼基對的,含有20000個基因。我們就此開始細胞內的「星際」旅行吧。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4.線粒體,看上去像細菌,是細胞內微小的細胞器,它是活細胞里微小的發電機,以ATP的形式生產我們幾乎所有的能量,它就如同星際探險的飛船一般。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5.RNA聚合酶:催化以DNA為模板、三磷酸核糖核苷為底物、通過磷酸二酯鍵而聚合的合成RNA的酶。其行為奇怪,在產生RNA轉錄本時停停頓頓,經常休息。


「空」和「有」(BBC經典視紀錄片「細胞內在之旅」),超精彩


從佛法角度來講,不論一個人愛幾個人,甚至是幾百個人、幾萬個人,幾十億個人,他(她)對任何一個人的愛都是完整的,是真心的,絕對不是殘缺不全的,就像看穿衣鏡一樣,一塊鏡片中只有一個自己,兩塊鏡片中有兩個自己,十億鏡片中有十億個自己,並且每一個自己都是完整的自己。

設想將任一物體逐步打碎到電子、質子的地步,它們好似不具物體的特性,其實不然。雖然當我們注視電子時,它的行為像一種極小的粒子,但是它們更多的時候就像是一團能量雲,以類似波的方式分散在空間中。這一點與全息圖像非常相似。當你觀察全息圖時,它才對你栩栩如生呈現在你面前,可是當你試用於摸它們時,你才發現手可以穿過它們。就好像我們在很遠地方看到海市蜃樓,但當我們走近時,卻能很隨意地穿過它——是個幻影。

在特定的條件下,如果我們把基本的粒子,如電子同時間向相反的方向發射,它們運動的時候能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多麼遙遠,不管它們是相隔10cm還是10億公里之遙,它們似乎總是知道相對一方的同伴運動方式,這體現了在當一方受到干擾而改變運動的方向時,其同伴也會同時改變方向。

這一現象如佛陀證悟的:舉心動念法界皆知,萬法同體牽一而動全身。它們之間的通訊聯繫幾乎不需要時間的間隔,這突破了愛因斯坦相對論關於光速問題的論述:沒有任何通訊速度能超越光速,因為一旦越過了光速,就等於是能夠打破時間的界線,也就是時空不存在了。


大乘佛教的「性宗」以絕對一心依緣起論解釋生死唯一真心現,宇宙全息具足於當下一念,將本體論,體用論發揮得淋漓盡致。

《楞嚴經》中的「於一毫端,現十方寶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是典型的古代全息理論。

「一一微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微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 《大方廣佛華嚴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佛法故事:存得多才能取得多
《百法略說》:什麼是遍行心所?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