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清朝的皇子皇孫等級怎麼分辨?

清朝的皇子皇孫等級怎麼分辨?


我們都知道,清朝時皇子皇孫有宗室爵位之分,像皇子叫阿哥,王子叫貝勒,宗室之女也有公主和格格之分。阿哥,比較好理解,就是未受封的皇子,就是個稱呼,但也象徵了尊貴的身份。隨著皇子們長大,皇帝會給予他們封號和爵位。



皇子們受封后也有了等級之分,依次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親王在清朝時可以世襲的,也可以繼承爵位,但每承襲一次,都要降一級。在未受封之前親王之子稱為王子、小王爺或者殿下。


親王之子中,除了大兒子,他兒子受封后可稱為郡王,而貝勒就是郡王的兒子。貝勒的全稱多羅貝勒,貝勒之子則叫貝子,全稱是固山貝子,「固山」在滿語中意為天生貴族。




清初的「貝子」大部分指的是諸王、大臣,制度調整後,貝勒的兒子可以被封為貝子。宗室之子除了本身爵位高低等級不同之外,封號有時也是榮耀的一種象徵,也可以世襲


和碩親王,是清朝皇子中的最高等級,也是後繼之君。雖然當不成皇帝,但除了皇帝和碩親王最大,比如雍正在繼位前就曾被封為和碩雍親王,乾隆曾被封為和碩寶親王。



最近熱播《延禧攻略》里的永琪,被封為榮親王,「榮」這個字本身寓意尊貴非常。清史中另一位榮親王,是順治皇帝的庶子,若不是孝庄皇后阻攔,可能就要被追封為皇太子。所以乾隆皇帝封永琪為榮親王,光從稱呼上就詮釋了他對永琪的喜愛、給予的期望


皇帝的女兒,我們都知道應叫公主。而滿語中格格是小姐,一般指的都是貴族女子,清朝為了籠絡漢人,效仿漢文化,才將格格改稱為公主。但是公主也因母親的位份,和受寵程度而有了區別,基本分為兩種,固倫公主和和碩公主。



滿語里的固倫意指「天下」,和碩意指「地方」,所以一般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被封為固倫公主,妃嬪所生的女兒,或者在宮中長大的宗室女子被封為和碩公主。這兩種封號也強調了嫡庶之分




親王之女既是郡主,也稱和碩格格;郡王之女既是縣主,稱多羅格格(貝勒全稱「多羅貝勒」);貝勒之女既是縣君,稱固山格格;鎮國公、輔國公之女既是鄉君,稱格格,「公」以下的女子都叫宗女,沒有前面的封號了。




清朝的公主可以叫格格,但格格則不一定是公主,親王以下貴族的女兒或者低階妾侍都可以叫格格。清初時期有漢人被封王,那時也有漢人格格。宗室子女除了本身的嫡庶之分外,更重要的是皇帝的厚愛,即使是庶出一樣可以得到尊貴封號和榮耀,反過來從他們的爵位稱呼中也能看出來皇帝的「偏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發現未解之迷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女朋友真可怕
外國超級腦洞學會:我們被騙了!地球是個巨大的盤子!

TAG:探索發現未解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