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心有靈犀——寫在2018年世界犀牛日

心有靈犀——寫在2018年世界犀牛日

犀牛是奇蹄目動物中體型最大的類群,屬於犀科,共有五種,分布於非洲和亞洲。由於亞洲一些國家對於犀角的需求,致使盜獵犀牛活動猖獗,致使五種犀牛全部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為了讓公眾關注犀牛的生存和保護現狀,201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倡議每年9月22日為「世界犀牛日」,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強化人們保護犀牛的意識。

提起犀牛,人們總認為它們生活在非洲。然而,世界五種犀牛中僅有兩種生活在非洲,而更多的種類生活在亞洲。並且,三種亞洲犀牛也都曾生存在中國,直至1922年才在中國滅絕。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亞洲篇

1、印度犀(大獨角犀)

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又稱大獨角犀,無亞種分化。印度犀曾遍布整個印度恆河平原,從巴基斯坦到印度-緬甸邊界、孟加拉、尼泊爾、不丹和中國。由於盜獵和農業開發導致的棲息地喪失使它們的活動範圍急劇縮小到尼泊爾南部、印度北部和東北部。1920年,印度犀這一美麗的動物在中國滅絕。印度犀體長335-346cm,尾長66cm,肩高175-200cm,體重可達2000kg,是現存第二大的犀牛,但卻是身高最高的犀牛。

印度犀 攝影/孫忻

印度犀屬於獨角犀屬,該屬有兩種,即印度犀和爪哇犀。印度犀是現存第二大的犀牛,也是體型最大的獨角犀牛,因而稱為大獨角犀。與爪哇犀不同,印度犀雌雄都長角,不似爪哇犀只有雄性才長有威武的角。與爪哇犀相同的是,它們都有著「鎧甲」般的皮膚。印度犀身上有明顯的皮膚褶皺在脖子、四肢和臀部,把一整張皮分割為幾個區域,好似古代武士披著的拼接鎧甲。印度犀的皮膚上還長有密集圓釘狀鼓包,肩部和臀部尤甚,這更加增強了「鎧甲」的厚重感。因此,印度犀看上去就像冷兵器時代的披甲將軍,威風八面。

印度犀 攝影/孫忻

印度犀是亞洲唯一一種在野外能夠見到的犀牛,在尼泊爾世界自然遺產地Chitwan國家公園和印度世界自然遺產地Kaziranga國家公園觀賞印度犀是一件非常容易和輕鬆的事情。印度犀也是亞洲犀牛中唯一種群數量增長的種類,2000年印度犀的種群數量約為2000隻,在2010年印度犀的種群數量上升為2700隻,而在2015年印度犀的種群數量上升到了3500隻以上。在尼泊爾,Chitwan國家公園、Bardia國家公園、Shuklaphanta野生生物保護區的印度犀數量達到了700隻以上;印度Kaziranga國家公園則保存了印度犀最大的種群數量,達到2000隻以上。近30年來,印度和尼泊爾政府致力於印度犀的棲息地保護和種群擴散,人為將印度犀引進到之前它們生存的地區,以「重引入」的方式擴大印度犀的棲息範圍,這些地區包括尼泊爾Bardia國家公園和Sukla Phanta野生動物保護區、印度Dudhwa國家公園、巴基斯坦Lal Suhanra國家公園等。印度犀的數量增長為生態旅遊帶來了生機,各國遊客前來觀賞印度犀給當地政府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入,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部分就業的機會。更加重要的是,當地民眾保護意識的增強、眾多的遊客眼線和印度犀生態旅遊知名度的提高大大減少了印度犀的被偷獵風險,這是最積極的一面。

2、爪哇犀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稱小獨角犀,體長305-344 cm,肩高150-170cm,體重1200-1500 kg,是世界第四大的犀牛。爪哇犀與印度犀同屬於獨角犀屬,兩種獨角犀都有著鎧甲狀的皮膚皺褶,像足了古代的武士。與其它犀牛不同的是,爪哇犀只有成年的雄性才有角,而雌性沒有角。

爪哇犀 圖片來源自Stephen Belcher

爪哇犀曾經是亞洲分布最廣的犀牛,曾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區域,包括中國南部。可惜的是,1922年,爪哇犀在中國滅絕。由於盜獵和棲息地的喪失,爪哇犀在歷史分布區快速消失,目前僅存於爪哇島西部。爪哇犀曾有三個亞種,南亞亞種(R. s. inermis)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和緬甸,但在1925年之前就已經滅絕了;印支亞種(R. s. anamiticus)分布於東南亞印支區,越南是其最後的棲息地。2010年4月,生活在越南的最後一隻爪哇犀被盜獵者獵殺並砍去犀角,至此印支亞種滅絕;指名亞種(R. s. sondaicus)曾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目前,爪哇島西部的Ujung Kulon國家公園成為了爪哇犀的最後生存地,種群數量僅存58-68隻,被IUCN評估為CR(極度瀕危)級。最後的爪哇犀僅生存在一個國家公園裡,面對人類對其僅有棲息地的佔用、遺傳多樣性的喪失、自然災害、疾病和偷獵的巨大壓力,它們距離滅絕真的只是一步之遙!

值得慶幸的是,爪哇犀目前的生存狀況相當穩定,自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的種群數量一直保持在50隻以上。印度尼西亞政府和WWF也對其展開了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和糞便檢測來研究爪哇犀的生存狀況,清除棕櫚科外來入侵物種——桄榔,以便恢復爪哇犀棲息地的自然植被分布,並開始尋找適宜爪哇犀生存的第二個棲息地,以便人為擴大爪哇犀的生存範圍。

爪哇犀 圖片來源自Stephen Belcher

3、蘇門答臘犀

蘇門答臘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又稱亞洲雙角犀,是最小的犀牛,是亞洲雙角犀屬的唯一成員。體長236-318 cm,肩高100-150cm,體重600-950 kg。與其它犀牛不同的是,蘇門答臘犀長有明顯的長毛,是最原始的犀牛,有證據顯示其與已經滅絕的披毛犀存在較近的親緣關係。蘇門答臘犀也是最愛發聲的犀牛,它們用多樣化的叫聲進行溝通,有些叫聲甚至可以和鯨類媲美。

蘇門答臘犀 圖片來源見水印

蘇門答臘犀曾分布於東南亞的大部分區域,中國也曾經有分布,據記載於1916年在中國滅絕。目前蘇門答臘犀僅分布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的狹小區域,有三個亞種分化。

北方亞種(D. s. lasiotis)曾分布於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泰國和中國,緬甸是北方亞種最後的生存地,但目前這個亞種已經被認為滅絕。

蘇門答臘犀 圖片來源見水印

婆羅洲亞種(D. s. harrisssoni)分布於婆羅洲。目前僅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和印度尼西亞東加里曼丹省有分布。在沙巴州,2隻圈養在Danum Valley Conservation Area的野外救助個體中的一隻在2017年死亡,僅存的最後一隻圈養個體也失去了繁殖能力。科研人員在沙巴州近年的野外調查中均未獲得蘇門答臘犀的任何蹤跡。2017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研人員確認生活在沙巴州的蘇門答臘犀野外滅絕,而在2009年沙巴州犀牛的數量估計為34隻。2013年,WWF在東加里曼丹省西庫台地區一處偏遠林地發現了蘇門答臘犀的殘存種群,數量約15隻。然而,婆羅洲犀牛保護聯盟(Borneo Rhino Alliance)主任John Payne認為,東加里曼丹省蘇門答臘犀的數量可能遠低於14隻(2016年一隻雌性死於盜獵者的鐵套),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僅存2隻。綜上所述,婆羅洲亞種目前僅殘存於東加里曼丹省西庫台地區,種群數量2-14隻。

蘇門答臘犀 圖片來源見水印

指名亞種(D. s. sumatrensis),也稱西部亞種分布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2016年,最後分布在Taman Negara國家公園的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犀滅絕。在蘇門答臘島,指名亞種主要分布於Bukit Barisan Selatan國家公園、Kerinci Seblat國家公園、Gunung Leuser國家公園和Way Kambas國家公園。關於Bukit Barisan Selatan國家公園蘇門答臘犀的種群數量爭議很大,最樂觀的數量為12-15隻,而最悲觀的情況則為滅絕,因為自2014年之後在這個國家公園就沒有發現任何犀牛的蹤跡;Kerinci Seblat國家公園的犀牛則在2004年被宣布滅絕,而1990年該地區的犀牛數量約為500隻;Gunung Leuser國家公園的種群數量較為樂觀,因為紅外相機拍攝到犀牛的次數居各國家公園之首,種群數量估計為15-30隻;Way Kambas國家公園的種群數量估計在12-30隻,且紅外相機多次拍攝到幼年蘇門答臘犀。因此,指名亞種的真實種群數量僅為27-75隻。

也許因為科研機構和當地政府沒有對蘇門答臘犀做過深入的調查工作,因此蘇門答臘犀的種群數量變動很大,這對於CR級極度瀕危的大型物種來說是 非常尷尬的事情。從1986年的800隻到2008年的300隻,再到目前的100隻,很多專家一直認為這些數量估計過高。最悲觀的估計,蘇門答臘犀的種群數量僅為30隻左右。

所有的爪哇犀都分布於Ujung Kulon國家公園,相對於棲息地分散的蘇門答臘犀牛來說,這是一種優勢。然而,唯一生存地對爪哇犀種群也是不利的,因為任何災難性的傳染性疾病和地質災害都可能帶來滅絕風險。與僅存於Ujung Kulon國家公園的爪哇犀相比,雖然蘇門答臘犀的現存分布區域更廣,但破碎化的棲息地使得每個區域的犀牛種群數量均處於滅絕的臨界值之下,加之偷獵、棲息地喪失、人類活動影響等因素使得蘇門答臘犀的滅絕風險更大!

非洲篇

4、白犀

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又稱寬吻犀,是寬吻犀屬的唯一成員,也是現存犀牛中種群數量最多的種類。雖然名為白犀,但其皮膚卻是灰褐色的。關於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最早發現白犀牛的荷蘭人看到這種犀牛長著一張又扁又寬的嘴,就給其起名「wijd」(荷蘭語中表示寬和平)。後來英國人到了非洲,聽到當地人用荷蘭語稱呼白犀牛時,誤把wijd聽成了「white」,加之英語的傳播速度和適用範圍都明顯超過了荷蘭語,因此「白」犀的名字也就為世人所熟知了。其實,白犀憑藉寬大且扁平的嘴,可以像除草機一樣輕鬆吃到地面的草,白犀也是現存犀牛中唯一以草為主食的種類。因此,寬吻犀才是正確的名字。然而,寬吻犀、方吻犀等更為形象的名字現在反倒讓人感到陌生了。

白犀 攝影/孫忻

白犀體長340-420 cm,尾長50-70cm,肩高150-180cm,平均體重2300kg(1350-3500 kg),是現存最大的犀牛。白犀是白犀屬的唯一物種,分為兩個亞種。北方亞種(C. s. cottoni),又稱北白犀,是備受世人關注的犀牛。北白犀曾經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地區,包括查德南部、中非共和國、蘇丹南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東北部、烏干達。在20世紀中葉,北白犀尚有幾千隻的數量,但是連年的戰亂和嚴重的盜獵讓北白犀數量銳減。1970年,北白犀僅存500隻,而時至1984年,北白犀僅存15隻,它們最後的棲息地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Garamba國家公園。在當地政府和國家組織的努力下,這個最後的種群在1992年恢復到了30隻。然而,在2005年8月,全副武裝的阿拉伯騎兵嚴重的盜獵使得野外北白犀的數量僅剩下4隻(2雄2雌),之後又發現了一具北白犀的屍體。自2007年開始,多次的地面搜索和直升機調查並未發現這幾隻北白犀的任何蹤跡。到2009年,這個最後的野外種群被宣布滅絕。至此,北白犀野外滅絕。

白犀 攝影/孫忻

北白犀野外滅絕後,其飼養種群自然受到關注。1989-1990年,兩頭雌性北白犀Nola和Nadi被送往美國的聖地亞哥動物園,和來自蘇丹的雄性北白犀Angalifu進行繁殖,但是繁殖失敗。Nadi在2007年死亡,Angalifu在2014年底死亡,Nola在2015年死亡。2009年,4隻白犀牛(2雌2雄)從捷克Dv?r Králové動物園被送到肯亞的Ol Pejeta保護區,希望這些北白犀能夠在原生地繁衍生息,它們的名字分別叫Sudan、Suni、Najin和Fatu。在送出4隻北白犀後,捷克動物園還剩下兩隻,名字叫Nesari和Nabire,它們分別於2011年和2015年死亡。四隻生存在肯亞的北白犀中,雄性Suni在2014年底死亡;2018年3月,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45歲的Sudan因疾病纏身被實施安樂死。如今,僅剩下Najin和Fatu,她們是Sudan的女兒和外孫女。最後的北白犀沒有繁殖成功,等待它們的只有疾病和死亡,它們唯一「享受」過的是40名荷槍實彈保衛者的晝夜守護。北白犀,這一亞種終將離我們而去!

北白犀sudan 攝影/孫忻

指名亞種,又稱南部亞種或南白犀(C. s. simum),分布於非洲南部,安哥拉東南部、納米比亞東北部、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南部、史瓦濟蘭和南非,可能以前也分布在尚比亞西南部。在北白犀數量驟減後,南白犀被引入到肯亞、烏干達、尚比亞等地,以彌補北白犀的缺失。截至2015年,據IUCN非洲犀牛專家組調查,目前大約有19,682–21,077隻南犀牛存活,是現存數量最多的犀牛。

被盜獵者鋸掉犀角並殘忍殺害的白犀 圖片來源:virgin.com

儘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Colin Groves等專家基於有限的基因數據和形態上的差別,提出白犀北部亞種應當按照獨立的物種來對待,即北白犀。但是這篇文章被其他從事犀牛遺傳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者所質疑,這些學者爭論說較小的差別還是應當按照亞種來對待。因此,將北白犀亞種提升為物種並未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無論北白犀是否成為一個獨立物種,這一大型動物的滅絕都將是人類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痛!

白犀 攝影/孫忻

5、黑犀

黑犀(Diceros bicornis),又稱尖吻犀,是黑犀屬的唯一物種。黑犀體長300-380cm,尾長25-35cm,肩高140-170cm,體重可達800-1300 kg,是現存第三大犀牛。黑犀的嘴類似於鸚鵡的嘴,形狀尖可適當彎曲,適宜取食灌叢中的樹葉,從這一點就可以把黑犀和白犀區輕鬆分開來。

圖片來源自網路

黑犀原產於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包括波札那、肯亞、馬拉維、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辛巴威等地,有7個亞種分化,其中南部亞種(D. b. bicornis)、東北部亞種(D. b. brucii)、西部亞種(D. b. longipes)三個亞種滅絕,而分布於納米比亞、波札那、安哥拉交界處的喬貝谷亞種(D. b. chobiensis)可能也已經滅絕。

黑犀 攝影/趙超

東部亞種(D.b.michaeli),曾分布於南蘇丹、烏干達、盧安達、衣索比亞,經過肯亞一直到坦尚尼亞中北部地區。目前,僅艱難生存於肯亞和坦尚尼亞。

中南部亞種(D.b.minor),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包括坦尚尼亞中部、尚比亞、辛巴威、馬拉維、波札那、莫三比克、南非中東部,是分布最廣泛的亞種。在馬拉維、波札那和尚比亞雖然滅絕,但又重新引入。

黑犀 攝影/趙超

西南部亞種(D.b.occidentalis),是適應於在沙漠和半沙漠條件下生存的體型較小的亞種。歷史分布於納米比亞西北部和安哥拉西南部,現今僅分布於納米比亞半沙漠地區。目前,部分學者認為西南部亞種應併入南部亞種(指名亞種)中,如果這種分類結果被接受,則意味著南部亞種並沒有滅絕。

黑犀 攝影/孫忻

黑犀曾是所有犀牛中數量最多的種類。大約在1900年,可能有幾十萬隻生活在非洲。在20世紀後半葉,他們的數量減少到70000隻。到了1981年,黑犀種群數量銳減到10000-15000隻。1990年,這一數字下降到2500隻以下。根據國際犀牛基金會的數據,到了2008年,黑犀數量恢復到了4240在只。目前,黑犀的數量已接近5000隻,被IUCN評估為CR(極度瀕危)級。

被盜獵者殘殺並割角的黑犀 圖片:Brent Stirton

現今,犀牛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包括棲息地的改變、非法偷獵、戰亂和相互競爭的物種。在非洲,有些時候大象也對白犀和黑犀的生存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威脅。不過,國際犀角貿易才是犀牛生存的最大威脅。犀角,這個不過是一種質密角蛋白組成的皮膚衍生物,被亞洲部分國家視為中藥材和藝術品原材料而產生了極大需求。儘管《瀕危物種國際動植物貿易公約》附錄一自1977年以來就禁止了犀牛角的國際商業貿易,但是偷獵行為從未停止過。對於犀牛的捕殺並不是現代社會所獨有的,亞洲國家自公元前1200年以來就有獵取、利用犀牛的事實,傳統中醫使用犀角用於治病、古代中國人經常獵取犀牛角來製作酒杯,也會獵取犀牛皮來製作士兵的鎧甲、中東國家也在歷史上使用犀牛角來製作匕首的雕刻把手。時至今日,人類對於犀角的需求仍在繼續,以致一些國家公園不得不將犀牛角割下,以確保這些犀牛能夠擺脫偷獵者的威脅,得以活命。

南非2006年至2016年被盜獵的犀牛數據表 圖片來源自WWF

全球約70%的現存犀牛生活在南非地區,南非因此也成為盜獵重災區。在過去的十年中非洲有7100多隻犀牛因犀牛角而喪命。自2008年以來,偷獵記錄每年都在驚人地增長。2014年,南非共有一千多隻犀牛遭到獵殺並被割角,還有近50名偷獵者在克魯格國家公園被擊斃。不過,對於僱傭他們的幕後集團來說,死去的這些人不過是炮灰。據統計,在2010至2017年6月期間,全球執法機構查獲了至少2,149件犀牛角,總重5噸以上,但這只是這些年喪命犀牛的犀角重量的13.5%。據官方報道,在2010至2016年間有6,661隻犀牛在非洲被獵殺,並且毫無疑問地進入了非法貿易市場。大部分犀牛角被被運往越南,其中只有約2-5%的數量被亞洲警方查獲。而越南,僅僅是犀角貿易的中轉站。

過去的半個世紀,世界失去了90%以上的犀牛,目前全球犀牛的總數不超過30000隻,連一個大型體育館都填不滿,這是一個巨大的諷刺,也是人類的悲哀!生態環境的惡化固然威脅著犀牛的生存,然而人類的貪婪才是讓這種龐然大物遭受滅頂之災的罪魁禍首。瘋狂的殺戮不過是為了獲取犀牛頭上那小小的角。為了犀角,平均每8個小時就有一頭犀牛倒在人類的槍口下。可能我們人類永遠都不能理解,這個世界上唯一需要犀牛角的只有犀牛!

2016年,肯亞在內羅畢國家公園內燒毀了1.3噸犀牛角和105噸象牙,這是該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犀牛角和象牙的焚燒活動,表達了肯亞堅決抵制偷獵行為的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野保資訊︱玉帶海雕驚現赤峰西拉沐淪大峽谷
影賽︱2018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最佳作品欣賞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