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1934年至1936年的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蹟,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於長征,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然而地,在這之後,還有一場與其路線有點相似的「文軍長征」就少有人知道了。

這一場「文軍長征」,雖然沒有紅軍長征那般驚心動魄,卻也是歷經磨難,同樣也是彰顯出中國人面對困難時的不屈服精神。更為難能可貴的,正如其名,這是一場知識分子們的長征,向來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在國難當頭所表現出來的無畏,實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講起「文軍長征」,首先要提到的是浙江大學,這所當時被稱作為民國時期五大名校之一的名字前面還冠以「國立」字樣的中國近現代史上中國人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中國著名頂級學府之一的新式高等學校。

浙江大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在杭州成立的求是書院。之後,求是書院經歷了多次改名、改制,求是大學堂(1901年)、浙江大學堂(1902年)、浙江高等學堂(1903年)、浙江高等學校(1912年)、國立第三中山大學(1927年),直到1928年7月1日正式定名為「國立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的真正崛起,是以1936年竺可楨的上任為起點。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出生於浙江紹興商人家庭的竺可楨,是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費生,曾經就讀於哈佛大學地學系,是地理、天文氣象方面的專家,於1918年回到國內。對於政治他並不感興趣,回國後先後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開大學等內地知名學校任過教,主要講授地理和天文氣象有關的課程。期間,他也擔任著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氣象學會會長等職務。

1936年,竺可楨受蔣介石任命,成為新一任的浙江大學校長。當時,國民政府表示,在他的任期內,財源不斷,用人不管,權力自主,絕不干涉,總之,給予他極大的自由權力,由他全面掌控。

剛一上任,在就職演講中,竺可楨就強調大學的教育,並不是「傳授現成的知識」 ,更為重要的是「開闢基本的途徑,提示獲得知識的方法」,並且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在當年的第一批新生入學典禮上,竺可楨還向學子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到浙大來幹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這也就是竺可楨所倡導的浙大「求是精神」最初的說法,深深影響到了後來來到浙大求學的學子們。

雖然有著極大的自主權,剛上任的竺可楨所要面對的是極為嚴峻的形勢,敵人來自於那個一衣帶水的近鄰。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日戰爭正式爆發。之後,北平、天津淪陷,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期間,杭州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浙大已經無法正常維持教學。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9月,竺可楨租借了西天目禪源寺寺院多餘房屋,作為一年級新生的教學和生活用房。雖然條件艱苦,21日遷入天目山的一年級新生,卻能夠與老師整天在一起,國內教育界首創的「導師制」因而得以實施。

11月5日,日軍向杭州逼近。11日,杭州的浙大本部師生從江干碼頭乘船分三批遷移到建德。下旬,天目山的師生也通過各種交通方式來到建德。

這是浙大的第一次搬遷,但這並不是浙大最後一次搬遷。

12月24日,杭州淪陷,竺可楨帶領下,浙大師生再次踏上遷移征程。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江西吉安。

這次遷移,井然有序,沿途各點還設有接待站。1938年1月20日,師生們在經蘭溪、金華、常山、玉山、南昌、樟樹等地,行程752公里後,順利到達吉安。期間,利用鄉村師範和吉安中學放寒假時間,借用校舍,教師們還不忘給學生們講課。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然而,只是休整一周後,浙大師生又再次南行40公里沿贛江水路和贛粵國道陸路遷入到泰和。這一期間,浙大的教學也沒停下來,並被認為是當時西遷大學中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堅持得最好的。

這已經是浙大的第二次搬遷,當然據於局勢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搬遷。

隨著戰火蔓延,浙大在泰和已經無法上學,竺可楨在與同事們商量後,決定將學校遷往廣西宜山。具體路線安排:圖書儀器沿贛粵間水路前往廣,師生沿贛湘公路、湘桂鐵路進入廣西。

這一次遷校,又是布置得井井有條,從8月13日開始直到10月下旬,師生們安然抵達宜山。

在宜山,浙大師生們不僅要面對日軍的轟炸,而且還要提防瘧疾的侵擾,條件極為艱苦。

浙大的第三次搬遷,顯然也不能是他們的最後一次搬遷。

廣西的形勢也極其不樂觀,1939年11月底日軍攻陷了廣西多地。12月13日,浙大開始第四次搬遷,也是最後一次搬遷,目的地選的是貴州遵義、湄潭。

由於道路崎嶇,交通不便,這一段行程,比起前三次更為艱難,直到1940年2月才全部順利到達貴州。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在貴州,浙大分別在遵義、湄潭、青岩設有學院與分校,繼續在戰火紛飛中的教學,這一堅持,一直持續了7年,直到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到杭州。

從1937年11月第一次搬遷到浙江建德,之後又經江西吉安和泰和、廣西宜山兩次遷移,直到1940年2月來到貴州,浙大這段西遷史,先後經浙、贛、湘、粵、桂、黔等六省,行程近2600多公里,行經的路線大致與紅軍長征的上段路線基本吻合,到達的終點又是中國革命史上極其重要的「遵義會議」召開的名城,故而浙大西遷的這段歷史,又被稱作為「文軍長征」。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聞名,你知道浙大有段傳奇的「文軍長征「嗎?

西遷辦學期間,浙大成果累累,培養出大批人才,被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譽為「東方的劍橋」。 可以說,「文軍長征」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歷史專欄:一個帝國的生與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11個最囧的姓,你是其中一員嗎?
活躍於晚清民國官場的「吉林三傑」,從才華到節操都值得點贊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