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十句警世之言,古人智慧,通達古今!
《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1.蝮蛇蟄手,壯士解其腕。
出自《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壯士的手被毒蛇咬傷以後,就立即砍斷手腕,以免毒性蔓延到全身。
2.建大業者,不拘小節。
出自《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創造宏偉事業的人不拘泥於小節。
3.一日縱敵,患在數世。
出自《三國志·魏書·張既傳》。放縱敵人一天,而禍患在於幾代。
4.每有患急,先人後己。
出自《三國志·蜀書》。每當有禍患或危難的事情發生,應當首先關心的是別人,其次才是自己。
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出自《三國志·魏書》。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6.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是最為難。
出自《三國志·魏書》。要做到發怒之時面不改色,高興之時不失去常態,這是最難做到的。
7.爵高者憂深,祿厚者責重。
出自《三國志·蜀書·許靖傳》。爵位高的人其憂患也深,俸祿重的人其責任也重。
8.苟得其人,雖仇必舉;苟其非人,雖親不授。
出自《三國志·蜀書·許靖傳》。如果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舉他;如果他不是人才,即使是親人也不任用。
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
出自《三國志·蜀書》。人心就像他們的面孔一樣總是千差萬別的,這當然沒有什麼奇怪的;古人最警惕的是,當面服從,而背後又反對。
10.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與人們一起分享自己歡樂的,人們一定會為他的憂愁而憂愁;與人們一起分享自己安逸的,當他陷於危難時,人們一定會幫助他。


※《小窗幽記》最精華十句,教你做個明白人
※《格言聯璧》八句至理名言,句句都是奇言妙語,讀後唇齒留香!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