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如懿傳》中的十大酷刑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從《甄嬛》到《延禧攻略》,再到正在熱播的《如懿傳》,咱們吃瓜群眾也大體摸清了在後宮生存的關鍵:在後宮混,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什麼是規則,什麼是體統!

搞不清規則體統,一臉囂張跋扈,到處懟人樹敵的主兒,基本都是活不過一集、急著領盒飯的小龍套,比如被我們華妃娘娘輕描淡寫賞了「一丈紅」的夏常在,還有被我魏姐手撕杖斃的各路宮女。說起來,在影視劇里出鏡的酷刑,真算是後宮裡爽快的死法,畢竟比這更折磨人的法子多了去了,比如在《如懿傳》原著中阿箬的死法:貓刑。

貓刑:阿箬真正的死因

阿箬,繼爾晴後又一網友「新恨」,如懿的陪嫁侍女,此女心高氣傲,自持比其他宮女高人一等。前期仗著乾小四對如懿的寵愛作威作福,樹敵無數;後來背叛如懿,搖身一變成了皇上的妃嬪。表面上得皇上恩寵,風光無限,其實背地裡被乾小四厭惡冷落,所以脾氣日漸暴躁,於是乎,開啟了懟天懟地的模式。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在劇中,如懿從冷宮復出後,第一個就收拾了阿箬,將其處以鞭刑並打入冷宮。但其實原著中阿箬是因貓刑而死,大概是貓刑過於殘酷血腥,所以在影視劇中改編成了鞭刑。

貓刑最早是妓院的老鴇懲罰妓女的法子,後來也成了慎刑司處罰宮人的一種刑罰。將人放在麻袋中,再捉來幾隻爪牙鋒利、性情暴躁的流浪貓,裝入袋中,然後紮緊麻袋口。在外面鞭打麻袋中的野貓,野貓發狂時,也將麻袋中的人抓的鮮血淋淋、體無完膚。這種酷刑,對於後宮中視外貌如命的女子來說,才是真的生不如死。

阿箬似是意識到什麼,滿眼驚恐地看著那幾隻形態醜陋的灰貓,不肯鑽進麻袋裡去。三寶哪裡由得她,兜頭拿麻袋一套,收攏了口子,留下只夠塞進一隻貓的小口子,然後把那些露著鋒銳齒爪的灰貓一隻只塞進去,拿麻繩紮緊了口袋,回道:「小主,這些是從燒灰場找來的貓,性子野得很,夠阿箬姑娘受的了。」

如懿在廊下坐下,細賞著小指上三寸來長的銀質嵌碎玉護甲:「那還等什麼,讓她好好受著吧。」

三寶用力啐了一口,舉起鞭子朝著胡亂撲騰的麻袋便是狠狠幾鞭。那麻袋裡如洶湧的巨浪一般起伏跳躍,只能聽見凄厲的貓叫聲和女人含糊不清的嗚咽嘶鳴。

——引述《如懿傳》原著

貼加官:凌雲徹最終因它而死

一貼加你九品官,五貼就能取人命。

據《如懿傳》原著記載,所謂「貼加官」,是將一張桑皮紙蓋在受刑人的臉上,然後向受刑者臉上噴水,使桑皮紙受潮發軟貼服在臉上,從而隔絕空氣,難以呼吸,緊接著又蓋第二張,如法炮製,直到受刑者活活窒息而死。這種看似「文質彬彬」的酷刑,實則殺人不見血,受刑者生不如死。

據史料記載,這種刑罰的始作俑者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可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嗜殺成性的皇帝,貼加官這種酷刑殺人於無形,不會在受傷者身上留下任何施暴的痕迹,給皇家和官員留足了顏面,所以經常被用來逼供或刑訊。

在《如懿傳》中,有兩人最終因此刑罰而死,一人罪有應得,另一人卻令人扼腕。

其一是乾小四的貼身太監王欽。此人雖已閹割,但色膽包天,私下服用各種偏方意欲恢復男性雄風,且一直垂涎富察皇后侍女蓮心,多番虐待蓮心,被蓮心記恨在心。後來蓮心在如懿的幫助下暗中使計,將吃過阿肌蘇丸(即春藥)的王欽引出宮,致使其對高貴妃動手動腳,乾小四龍顏大怒,賜其貼加官之刑。

其二乃是乾小四的御前侍衛凌雲徹。凌雲徹此人一生悲情,從冷宮侍衛到御前侍衛、從與魏嬿婉青梅竹馬到傾慕如懿,隱忍堅毅,一直默默守護著如懿。據《如懿傳》原著所述,凌雲徹最終因如懿冷宮中送他的靴子而被陷害兩人有私情,乾小四震怒嫉妒之下,將其閹割,最終他為保全如懿從容就死。凌雲徹這一死,不僅為海蘭小天使扳倒魏嬿婉留下了至關重要的線索,而且還徹底讓如懿對乾小四心灰意冷,直接促使兩人走上了陌路。

蘆花局:二皇子永璉之死可沒有那麼簡單

富察皇后此人一生最悲情之處,莫過於沒有子女福氣。據歷史記載,富察皇后先後生過4個孩子,但3個夭折。在這4個孩子中,二皇子永璉尤為受寵,所以永璉的去世,對富察皇后和乾小四來說,打擊甚是沉重。

劇中二皇子永璉最終因氣喘去世,但真實死因實則是一場設計精巧、多人參與、環環相扣的蘆花殺人局。在二皇子永璉之死這一情節上,《如懿傳》原著著墨頗多,情節也更扣人心弦。據《如懿傳》原著,可將這場蘆花殺人局復原如下:

蘆花殺人局的參與者有4人:嘉嬪、海蘭、純嬪、蓮心。

先說嘉嬪,永璉患有嚴重的哮喘,對蘆花甚是敏感,太醫曾叮囑嚴防蘆花,但嘉嬪卻刻意在海蘭和蓮心面前狀若無心的提及道:「這一帶蘆花多,又臨近阿哥所,秋來風大,防不勝防呢。」嘉嬪這一招借刀殺人,玩得實在是高明。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再說海蘭小天使和純嬪,海蘭因如懿被誣陷的事,早已對皇后懷恨在心,爭鬥之心已起;而三阿哥的額娘純嬪,本身地位不夠顯赫,兒子也沒有大阿哥和二阿哥聰慧機靈,心中甚是焦慮,有這樣的機會自然不會錯過,兩人一合計,既然二阿哥的吃穿用度被把控的密不通風,無從下手,就從三阿哥著手,把三阿哥娃娃中的棉絮換成蘆花,正如海蘭說的那樣: 「這是給三阿哥的,又不是給二阿哥。如果沒事,是上蒼保佑二阿哥。如果二阿哥沾著了……」

到此,萬事具備,只等最關鍵的人蓮心動手,蓮心之前因為太監王欽的事情恨透皇后,心灰意冷,這點被海蘭看在眼裡,故其暗示蓮心三阿哥的布娃娃里有蘆花。關鍵時刻,蓮心拆開了針腳鬆散的布娃娃,蘆花飄絮飛起,二阿哥因此喪命。

整場蘆花殺人局,摻雜了各方利益糾葛,環環相扣,同時海蘭小天使的黑化也慢慢浮現出來。

步步生蓮:跟主角作對,就是作死

在《延禧攻略》中,魏瓔珞也曾一招「步步生蓮」讓烏雅小主剛出鏡就領盒飯,此處的步步生蓮指代的還是女子步態輕盈,但到了《如懿傳》里,步步生蓮卻是慎刑司七十二酷刑之一,意思大不一樣。

據《如懿傳》原著描述,所謂步步紅蓮,乃是取尺把長的鐵蒺藜(一種鐵質尖刺的軍用品)抽打腳心,一頓抽打後,腳心腳背筋骨盡現,受刑人一雙腳自此便廢了。受刑者被扶起行走時,骨頭觸地,踩下血紅痕迹,宛若紅蓮綻放,乃是慎刑司七十二酷刑之一。

在如懿傳中,甄嬛身邊的大太監成翰就曾嘗試過這種酷刑的滋味。看過這麼多宮斗大戲的我們都知道,宮中燒紙錢是大忌。如懿在冷宮時,阿瑪因公殉職,如懿傷心欲絕,皇后趁機使計,買通了太后身邊的成翰,送了一些紙錢進冷宮並在如懿燒紙錢的時候立刻通知太后,帶太后去冷宮捉先行。

沒想到,如懿早已識破了皇后計謀,將計就計,將紙錢換成了為太后祈福的六字箴言,在逢凶化吉的同時又獲得了太后的青睞。站錯隊的成翰公公最終只能自食其果,慘遭步步生蓮之酷刑。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絞刑:吉太嬪究竟是怎麼死?

如懿因被誣陷謀害皇嗣,而被貶為庶民、打入冷宮。在冷宮中巧遇先皇妃子吉太嬪。吉太嬪形容枯槁,滿頭華髮,看似七十多歲的老太婆,但實際卻只有三十多歲。

吉太嬪因太后(甄嬛)被打入冷宮,因此對其懷恨在心。太后來冷宮懲罰如懿時,吉太嬪藉機刺殺太后,幸好如懿出手相救,才相安無事。由於在冷宮與吉太嬪有過數面之緣,所以如懿想為其求情,但卻遭到了太后的訓誡,隨後太后便狠心處置了吉太嬪。對於吉太嬪的死,劇里沒再詳細描寫,那麼吉太嬪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據《如懿傳》原著小說,可知是絞刑。

如懿忙拉住福珈道:「福姑姑,吉太嬪是發了瘋了,才會冒犯太后。她只是發瘋,不是有意的。」

福珈拍了拍她的手道:「小主,別怪奴婢多嘴。太后的性子便是如此,饒了她一次不死,再敢有第二次,就必死無疑。只怕現在太后心裡,正後悔當年留了她一條生路呢。您哪,好好看著,就當太后親身指點您了。」

她說完,再不發一言,走到偏殿里,看著太后的近身侍衛將吉太嬪用一根粗粗的麻繩吊在了樑上,由著她雙腳狂亂地掙扎,喉中發出嗚咽的獸般的嘶叫,很快便沒有了任何聲息。

盤點《如懿傳》中未播的那些酷刑

來源《如懿傳》,博集天卷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幽默一刻|有家店叫「容嬤嬤」
烏丙安:終生難忘的《故事會》座談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