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人秦人都是從這塊土地上走出來的,這裡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之一

周人秦人都是從這塊土地上走出來的,這裡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之一

在上世紀初,發現中國新石器時期彩陶文化的瑞典人安特生提出了「中華文明西來」說,他通過對比分析在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彩陶上的紋飾,認為中國的彩陶文化是來源於西方。隨後的幾十年,中國的考古人不斷的梳理華夏大地上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終於弄清楚了中國自己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中華文明西來」說被打破。中華文明不是來源於西方(歐洲),但的確與「西」有關,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西部的甘隴地區,她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之一,這裡有這距今七到八千年的大地灣文化,包括後來的周人、秦人都是從這塊土地上走出來的,這裡無愧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


「滿天星斗」時代的西部豪強

中華文明自三皇五帝起,甘肅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故里,這裡一直流傳著三皇的傳說。據史書記載,伏羲氏是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子,燧人氏是來自東方的部族,華胥氏是來自西部的部族,兩族聯姻生伏羲氏與女媧氏,成就了中華文明的濫觴。史書記載太過久遠,我們已經看不清當時的情況了,然而近些年來的考古發掘,卻觀察到了與這段歷史相關的景象。

大地灣文化遭遇仰韶文化

在考古學觀察到的夏朝到來之前的漫漫長夜之中,曾經有一段「滿天星斗」的邦國爭鳴時期,華夏大地邦國林立,文明相映成輝。而拉開這「滿天星斗」時代大幕的正是位於甘肅的大地灣文化和中原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仰韶文化跨過華山南麓持續向西擴張,在關中一帶遭遇正向東擴張的大地灣文化,兩股強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激烈碰撞之後,產生了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而中原的仰韶文化則轉變為了廟底溝類型,廟底溝類型一般被認為是黃帝時代的文明,中原文明的蛻變,與甘肅東進的大地灣文化密不可分,此時的大地灣文化,已經存在1000餘年了。兩股文化一東一西,碰撞之後,迎來了面貌一新的龍山時代,也揭開了這滿天星斗的邦國時代。西邊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一股新鮮的血液,注入了中原文化的軀體,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明。而這段時期,正好對應中國歷史上的三皇時代,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流傳在甘肅大地上三皇伏羲氏文明濫觴的傳說是真的。

大地灣文化文物


周人秦人定鼎中原的策源地

當三皇伏羲氏的傳說在甘隴大地上流傳幾千年後,夏王朝結束了「滿天星斗」的萬邦時代,迎來了「明月星稀」王國時代。歷史記載,此時的周朝先祖後禝正在中原做官,掌握農桑之事,而到了後禝的兒子不笜時,夏後氏政衰,不笜就帶著族人西遷到了「戎狄之間」的甘肅慶陽,在那裡生活了幾百年,一直到周族發展壯大了才東遷到陝西西岐,進而滅商重新入主中原。就在周人滅商之後不久,周公平叛三監叛亂後,繼續橫掃東方不臣服的部族,原本生活山東奄國一帶的秦人首領飛廉被殺,秦人被迫遷徙到甘肅秦谷一帶,從此秦人在甘肅開始了漫長的「拓荒」旅程,征伐周邊戎蠻部落,不斷壯大,在周孝王時代被封於秦地,到周平王時因有功於平叛犬戎之亂,被封於昔日周朝王畿的宗周之地。

周人從中原遷到甘肅慶陽

周、秦兩族的發展壯大最初的過程,都是在甘肅開始,並以陝西為跳板,最終完成定鼎中原的終極目標的。從七八千年前的大地灣,再到2000-3000年前的周人、秦人,甘隴地區無異於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吸納包容了一波又一波處於低潮的文明載體,賦予它更大的能量後,再將薪火傳承到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裡去。

秦人在甘隴地區得到了充分的錘鍊

相關歷史記載:

《史記-周本紀》:」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

《清華筒-系年》「飛廉東逃於商盍(奄)氏。成王伐商盍,殺飛廉,西遷商盍之民於邾虎(下去幾加壬)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柱下史 的精彩文章:

看看3000年前的文物,發現人才是食物鏈的頂端
走下神壇的三星堆:三星堆文化的起始時間不早於商朝的建立

TAG:柱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