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朝滅亡和高句麗的關係,三十萬最精銳部隊覆滅,李世民吸取教訓

隋朝滅亡和高句麗的關係,三十萬最精銳部隊覆滅,李世民吸取教訓

提起隋朝的滅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隋煬帝的窮奢極欲,大興土木,應該說隋煬帝的橫徵暴斂確實是隋朝迅速滅亡的一項重要原因。

但是,歷史上有不少朝代也曾出現過類似隋煬帝的情況,比如漢武帝晚年由於多年征戰,漢朝內部已經民不聊生,百姓紛紛破產,可是漢朝並沒有就此瓦解。又比如嘉靖皇帝也是一位將國家財產變為私人財產的人物,他的晚年明朝經濟已經十分困頓,百姓生活很困苦,但明朝也沒有因為嘉靖的貪慾而滅亡。

那麼,隋煬帝究竟做了什麼,導致剛剛經歷「開皇之治」的隋帝國幾乎是一夜之間崩塌了呢?


隋朝滅亡和高句麗的關係,三十萬最精銳部隊覆滅,李世民吸取教訓


其實,古代任何一個王朝滅亡與否更多的是取決于軍事力量,確切地說是取決於這個王朝掌握的核心軍事力量的強弱。假如核心軍事力量最夠強大,那麼即便有一些外部勢力和內部起義也會被迅速鎮壓,這個王朝就有機會調整國策延續國運,相反,核心軍事力量的瓦解才是這個王朝滅亡的開始。

隋朝就是因為核心軍事力量的瓦解才導致了它迅速滅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隋朝滅亡和高句麗的關係,三十萬最精銳部隊覆滅,李世民吸取教訓


隋朝的軍事力量並不弱,很強,隋朝繼承的是自北魏傳承到北周的軍事精華。隋文帝和隋煬帝兩朝對外用兵都是勝多敗少,隋煬帝更是曾與突厥交戰,並迫使西域諸國臣服。

假如隋朝一直保持這個量級的軍隊,那麼無論是瓦崗軍還是李唐,亦或是別的任何反叛勢力都無法撼動這個王朝的統治,即便是在隋末烽煙四起的年代,只要隋軍能保持鼎盛的軍事力量,那些叛亂也註定要被一一消滅。

然而,事實卻是當時隋朝的軍事精華已經完全喪失了,這就是隋煬帝征伐高句麗的後果!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他前後動員了百萬大軍,數百萬農夫搞運輸,結果損兵折將。

當時高句麗是一個有著發達文明的王朝,其軍事實力足以抗衡隋朝,隋軍征伐高句麗,勞師遠征,百萬大軍竟然只有十幾萬人逃回,大批人口被劫掠,直到唐朝還有隋朝遺民在高句麗做奴隸。

高句麗的重騎兵和弓弩兵對隋軍造成了慘重損失,史書記載,隋煬帝徵集了十萬「虎紋具裝」精銳重騎兵,結果幾乎全滅。

最後一次征伐高句麗的戰爭,無數士兵和百姓逃亡,即便隋煬帝殺人全家也無法阻止逃亡浪潮,而此時國內已經起義軍遍地。

根據統計,隋朝最精銳的三十萬「府兵」全滅於遼東,直接導致隋朝的核心軍事力量喪失。


隋朝滅亡和高句麗的關係,三十萬最精銳部隊覆滅,李世民吸取教訓


有人會說:隋煬帝最精銳的部隊不是禁衛軍「驍果軍」嗎?

事實上,驍果軍只是在隋軍精銳被消耗完以後,為了充數用金錢僱傭的身材高大的關中人組成的軍隊,根本就是一隻沒有紀律的「傻大個」軍隊,後來這批人造反殺死隋煬帝,結果被瓦崗軍全滅於邙山。

他們和隋朝鼎盛時的精銳府兵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所以,隋朝滅亡並非單純的政治失敗,而是重大軍事失敗導致了政局失控,三征高句麗是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李世民後來吸取隋煬帝教訓,不再一次性大規模出征,而是採取小規模精銳不斷襲擾的方式消耗高句麗,這樣既消耗了敵人又避免了勞民傷財,最終,高句麗滅於李唐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真胡扯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最帥的將軍,全殲曾國藩王牌部隊,被凌遲三天割一千刀
隋朝末年決定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他們最後都去了哪裡?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