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國人終於承認蘇聯T-34坦克厲害,生產簡單修復更快實在是打不過

德國人終於承認蘇聯T-34坦克厲害,生產簡單修復更快實在是打不過

原標題:德國人終於承認蘇聯T-34坦克厲害,生產簡單修復更快實在是打不過



回顧波瀾壯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地面戰場的戰鬥,軍迷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德軍虎式坦克與蘇軍T-34坦克之間的對決。作為兩款載入史冊的經典戰車,孰強孰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那麼,很多人一定很好奇,作為昔日的死對頭,德國人是如何評價T-34坦克的綜合性能的呢?


近日,德國著名軍事刊物《Stern》(斯特恩)發布專刊,從德國人的角度對蘇軍裝備使用過的T-34坦克做出了自嘲加肯定的評價,認為這種看似簡單粗糙的戰車,給當時的德軍一個「致命的驚喜」。



雜誌指出,戰爭初期,T-34坦克超越所有德國坦克。雜誌稱,與T-34坦克相比,德國Pz I型、 II型、III型坦克都「只是玩具」。

而且,在歐洲戰場發揮出色,裝備數量龐大的37毫米PAK-37型反坦克炮,在東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500米之外對T-34的正面和側面裝甲毫無辦法。德軍反坦克炮兵不得不冒死推進到300米以內的距離,才能面前從側面予以擊穿,但不能保證將其擊毀。只能用更大的,50毫米口徑PAK-38和75毫米口徑PAK-40反坦克炮,以及88毫米高射炮才能解決戰鬥。



這種情況一度造成東線德軍部隊的「T-34恐懼症」的蔓延。直到換裝50毫米和75毫米口徑長管主炮的III型和IV型坦克的出現,才稍有遏止。即便是1942年8月,虎式坦克氣勢洶洶的首次參戰,也沒有馬上扭轉局勢,而且洋相百出,令德軍一頭黑線。


斯特恩雜誌在文章中這樣寫道:雖然德國軍隊為了對付T-34造了很多種新坦克,但始終沒有得到機動性和通行能力能與T-34坦克一較高下的坦克。的確,雖然虎式坦克在防護水平和火炮威力,炮瞄裝置上技高一籌。但其龐大沉重的身軀,令不堪重負的行動裝置和動力裝置故障不斷。


反觀T-34中型坦克,依靠一台革命性的B-2柴油發動機和簡單可靠的設計,在廣袤的東歐大平原上肆意飛馳,甚至很多時候蘇軍坦克炮手都來不及瞄準開火,駕駛員已經開足馬力將德軍反坦克炮陣地碾壓的七零八落。T-34坦克的撞擊戰術也令德軍頗為頭疼。


相對於薄皮大陷的裝甲運兵車,蘇軍步兵似乎更喜歡「外掛」在T-34坦克兩側和後部。其發動機後置,炮塔靠前的設計,成為天然的運兵平台。據說曾有一輛T-34坦克在兩側和發動機頂蓋上搭載了超過20名蘇軍步兵。德軍曾禁止坦克搭載步兵投入戰鬥,看到蘇軍這樣高效的作戰方式,也改為默許,而這種運兵方式也很快擴散帶其他參戰國家。



由於戰前的大清洗運動,蘇軍中高級指揮人員嚴重缺失,很多缺乏經驗的年輕指揮官,甚至是缺乏文化的士兵都被火箭式速度提拔上來,導致德軍「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蘇軍經常被整軍團的包圍,儘管作戰勇敢,但人員和裝備極速流失,不少T-34被德軍完好無損的繳獲。


德軍將這些T-34和KV-1/2型坦克刷上鐵十字,又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中去,取得了一些戰果,也彌補德軍自身裝備的損失。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開戰初期T-34坦克的損失主要是人的因素,與其自身性能沒多大關係。當時間進入1943年,蘇軍坦克乘員的戰鬥素質得到提升,戰局得到初步穩定之後,T-34坦克的數量優勢開始爆發出來。


此時德軍很難再繳獲到完好的T-34,而且為了阻擋T-34坦克,從資源,製造和技術層面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蘇聯製造三到四輛T-34坦克,德國卻只能造出一輛虎式或豹式坦克。由於蘇軍是進攻態勢,戰損車輛可以得到回收並修復,而後再次投入戰鬥,甚至修復的比造的還多。而德軍虎式,豹式和虎王坦克,卻在節節敗退中打一輛少一輛,最終被坦克海吞沒。


斯特恩雜誌最後也承認,當時德軍各級將領在彙報中也多次提到,蘇聯的T-34坦克是參戰國中最優秀的坦克之一。

不得不說,當數量優勢達到一定程度,是完全可以抹平技術優勢的。如果德國能早一點領悟到這種戰爭智慧,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地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閱無疆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收服土耳其獲意外大禮包,昔日死對頭今成忠實鷹犬衝鋒陷陣
殲15有巨大缺陷將被新型艦載機取代?俄專家急了:五年之內不可能

TAG:大閱無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