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以一敵四的經遠艦,沉沒124年後現身

曾以一敵四的經遠艦,沉沒124年後現身

經遠號,是晚清時期北洋水師的一艘裝甲巡洋艦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與「來遠」造價共計1739761兩銀,二艦為同級姊妹艦。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11月(中法戰爭剛剛結束),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駐德國公使許景澄向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訂造此二艦 ,派曾宗瀛、裘國安、黃戴監造。

這次訂購在英德兩國海軍部之間引起一場技術上的激烈爭論,這次論爭引起德國首相俾斯麥關注。他指示伏爾鏘船廠:「卓越地和準時地執行中國這一次訂貨具有重大的意義。」

該型艦原定用於台、澎防務,後因中法關係緩和,清政府為加快北洋海軍建軍考慮,改留用於北洋水師。

1887年1月3日,「經遠」下水,「來遠」於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2艦與「致遠」、「靖遠」、「左一」一起回國,加入北洋水師。

本級艦長270呎,寬39.3呎,吃水16.75呎;排水量2,900噸,穹面裝甲2至9.5吋厚;四座燃煤鍋爐4,400匹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5.5節。乘員202人,管帶為副將編階;裝備兩門210公釐Krupp主炮,兩門150公釐Krupp炮,兩門47公釐炮,五門37公釐旋轉式機炮;1支固定式與三支可轉向式18吋魚雷發射管。

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黃海海戰中"經遠"艦被擊沉,管帶林永升以下231人陣亡。"來遠"艦中彈225發,陣亡17人傷13人。

林永升(1853年—1894年),又名翼升,字鍾卿,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1876年為中國海軍第一批留學生赴英,入英國皇家海軍學校深造,學習海軍理論成績優異,並在英地中海艦隊實習。評語是「勤敏穎悟,歷練甚精」,「堪任管駕官之職」。

1887年同鄧世昌等接在英、德訂製的「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四艦回國。以功薦保游擊,賞「御勇巴圖魯」勇號,任「經遠」艦管帶。

1894年,中日海軍在黃海開戰,「經遠」中彈甚多,後遭日本「吉野」等四艦圍攻,激戰中林永生中彈身亡,「經遠」艦在烈焰中沉沒。清廷以「爭先猛進死事最烈」,照提督例從優議恤,追贈太子太保。

2018年9月22日,在甲午海戰爆發124年後,沉沒的「經遠艦」在水下考古中被發現。

國家文物局透露,「經遠艦」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床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考古隊員在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

調查團隊更發現,艦體前方保存了艏柱、錨鏈、舷板等遺迹,周邊有大量散落的艦體構件。並逐步清理出多類遺物500餘件,包括鍋爐、斜桁、舷窗、艙門、鐵甲堡襯木等艦體結構,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炮彈、47毫米炮彈等武器裝備。此外,還發現了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 毫米炮彈引信等武器,這都不是經遠艦出廠原裝,初步推測應為海戰前緊急添置的裝備。

英雄永遠不會被忘記,知恥而後勇,你我共勉!

刀墓手札工作室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刀叔連續三年每天吐血原創,支持刀叔,請關注與轉發

微信搜索:刀墓手札工作室 ID:daomushouzh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梁山好漢為何必須接受招安?這個特殊原因,應該是最好的解釋
歷史上瑞典究竟是什麼樣的民族?是時候了解一下這個國家了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