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海絲潮馨 英歌盛世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在潮汕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存在著這樣一種民間舞蹈

它歷經歷史的變遷、時代的吹打,

演變成今天各種流派和樣式,

娓娓訴說著來自上古民眾的崇拜和信仰。

這種舞蹈的名字就叫「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英歌舞名字由來

英歌舞不僅僅是一種舞蹈,作為一種民俗,它同文物景點一樣,沉澱了一個地區的文化傳統,蘊涵著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民族心態。而人文和歷史正是英歌舞形成之源。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相傳明嘉靖年間,有一個潮陽人叫陳大器,他是由東道監察御史,他從山東帶來「英歌」,但未能查到歷史文獻的相關記載。

但據主修《潮州府志》的清順治潮州知府吳穎的《潮州風俗考》中載:「農者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秧歌的「秧」的潮州讀音與「英」字頗相近,由於在民間輾轉流傳,久而久之,便可能轉化為「英歌」。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英歌舞所唱內容是歌頌梁山泊好漢,歌唱他們的英雄事迹,即為「英雄之歌」簡化而成。而所說的「因歌」、「鶯歌」皆因與潮汕音相近或相同而得。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英歌舞歷史溯源

關於英歌舞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從祭孔的儀式中得到啟發:有人說是受戲曲舞台上所演的梁山泊好漢的故事影響,從舞台搬向廣場,從少數演員的舞台演出化成群體性的廣場表演;也有人認為是受農村游神賽會傳統節日擺花燈屏或紗燈屏和賽桌等的啟發而演變來的,甚至還有外江戲說、少林寺說。但相比較而言,「及時雨」說、秧歌說和儺舞說這三種說法較為合理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及時雨說

明清初紹興名士張岱《陶庵夢憶》書中「及時雨」一節,說:「壬申七月,村村禱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余中扮水滸……三十六人,個個呵話,臻臻至至,人馬稱女足而行。……」從中看出,這是一種包含舞蹈成份的化裝遊行活動。求雨為什麼要扮水滸,張岳說可能是因為水滸英雄的大哥宋江的綽號「及時雨」。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秧歌說

即指英歌舞由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的歷史「柳林秧歌」脫胎而來。因為潮汕英歌與上述兩類「秧歌」,從舞蹈語彙所體現的內容、舞蹈陣勢的表現形式及其舞蹈表演的程序,都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處。所以有人說英歌舞是由山東逐步經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經福建莆田一帶傳入潮陽的。莆田一帶建國後仍有唱英歌,這已被證實。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儺舞說

英歌由古代儺舞進化而來。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隗芾教授曾說:「英歌是英雄的讚歌之意,與內容正好相得益彰,但僅把英歌舞追潮為表演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是不夠的。其實這是流,而不是源。因為水滸故事至今不過五六百年,而從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徵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儺舞進化而來。」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隗教授認為,英歌舞崇拜田元帥,這是青蛙圖騰崇拜的遺存,與水滸英雄故事毫不相關;英歌舞中除幾位主角被賦子水滸英雄名字外,大部分無名,臉譜是鬼臉,多顯凶煞之氣,可見其主要為驅鬼逐疫之用;它主要在農村中表演,至今仍被邀入家中,各個角落跳一遍,直接目的是驅除惡疫病癧之鬼,祈求平安;引舞者現在的身份是時遷,手中舞蛇用以指揮,其實這蛇就是古儺禮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葦長鞭,用途是鳴鞭驅鬼。舞蛇開路,功用正與鳴鞭同;

現代英歌舞中的時遷,臉譜為黑白鬼面,並不按戲劇中的三花臉畫譜。英歌舞演員有的在衣背後畫交叉的雙劍,這也是古儺禮中用桃木劍驅鬼的遺存;英歌舞演員配合的動作發出各種聲音,有時是尖叫,這是仿鬼叫的遺存;英歌舞后棚隊中有一對戴面具的老人,稱「伯公伯媽」。這正是儺禮中儺公儺母的遺存。


潮汕英歌舞從何而來?潮汕人你知道嗎?


特別說明

本文摘自《潮汕文化報告》(胡興榮主編,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英歌舞——似錦繁華何日返》一文。作者:何愛君 黃嬡燕 何津梅 蘇萍 林秀彬 鄭海帆,均為汕大新聞學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既然「空腹不宜飲茶」為何還要「喝早茶」
茶與酒,中國人的兩種性格!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