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人必看的歷史】屍骸上的舞者:一戰華工100年(2)

【國人必看的歷史】屍骸上的舞者:一戰華工100年(2)

了解腐國資訊,從置頂開始




文末有福利




本文授權轉載於:人間犬吠


(ID:yudongyudong1988)





 



早在晚清時代,自古屬於中國的山東膠州灣,便已為德國侵略者以船堅炮利強行霸佔,而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後,東亞的日本帝國主義,又趁德軍無暇東顧之機,以「征服者」的姿態突入山東,並聲稱其為「德國在華利益的天然繼承者」。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百年多年前,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生存於帝國主義夾縫之間的近代中國,卻不得不被迫投身戰火,加入到當時由英法俄所主導的「協約國」陣營中去,並期待日後以戰勝國的身份,換取一個與世界各國公平對話的權利。


但由於歐洲列強的各自盤算以及日本政府的阻撓,中國軍隊,並未能被允許派往歐洲戰場。幾經研究,當時的中國政府最終一致決定,派遣一批非武裝人員,以私企勞工的身份取而代之,並供協約國成員調遣,為其服務。


這批小夥子不畏犧牲、吃苦耐勞,為英法美俄等國的軍隊鋪設公路、挖掘戰壕,常常手無寸鐵地出現在戰場上最危險的地方,極大地改善了協約國軍隊人力不足的困境,為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無以複製的貢獻。


在歷史上,他們被稱作「一戰華工。」






                                       

             4.




1915

5

25

日,經過了一番博弈,袁世凱最終接受了「二十一條」中的前四號條款。有人認為,之所以向日方作出如此重大的妥協,只因那時的他,急不可耐地想要封建復辟、想要自己來做一個「中華帝國」的皇帝,要做到這一點,他又不得不首先討好虎視眈眈的日本人。對於這一觀點,後來的歷史學家頗有一番爭論——但不論怎樣,即便此時此刻,這位熱衷於投機的政治家果真懷私攜詐,面對眼下的危局,他也不得不想出一個化被動為主動的辦法。




因此,有關參戰的議論,便又一次被提上了議程。




可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弱小的國家,又什麼時候,擁有過決定自身命運的權力?為達到目的,北洋政府做了周密的部署。就在歐洲戰場上的大規模傷亡一日更甚一日的節點上,

11

6

日,他們照會英國政府,明確表示中國將正式對德宣戰的計劃。而為避免日本人從中作梗,中方還同時請求英、法、俄三國,以協約國的身份,邀請中國參與到戰爭中去。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投其所好、趁列強有所求時,將中國的因素,投至其中。




很快,為增加參戰的籌碼,北洋政府通過梁士詒,經香港,以秘密的形式,向英軍支援了至少三萬支槍。這對戰火紛飛、減員嚴重的歐洲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對此,協約國紛紛表示歡迎。而在那使帝國主義列強不得不低頭妥協的危機中,對於中國參戰的可能性,作為協約國集團的一方,似乎也一定程度上開始鬆動。




然而,這一切,都被身居遠東的日本人看在眼裡。遠在明朝的時候,這座島國的領導者豐臣秀吉,便已對她垂涎欲滴。征服中國,那是他們穿越幾百年的夢。時空輪轉、朝代更迭,但這夢,卻始終不曾褪色。近代以來,他們憑藉著「全盤西化」的「明治維新」運動,利用發展近代工業、教育、軍事,從而躋身列強之林。

1895

年,他們打敗了清朝號稱「遠東第一水師」的北洋水師,逼迫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尊嚴盡失的《馬關條約》——而這新興崛起的東亞帝國主義列強,卻又將昔日的野心重新拾起。



中國人想要參與到「協約國」一方去,尚未將其分而食之的日本,又豈能同意?




他們向協約國提及了一個看似有些荒謬的觀點:他們聲稱,東亞人的體質,不適合在寒冷的歐洲山林作戰,故而既不會允許本國軍隊前往歐洲,亦不贊同中國軍隊挺進戰場。日方所需要的結果很好理解。他們既要保證自己在亞洲的軍事力量,又堅決反對未來重組的國際秩序中,把任何平等對話的席位,交給中國人。




為此,他們甚至還曾向協約國暗示,聲稱一旦中國派兵參戰,日方將很可能將採取一些「非常的措施」。


 


不過,精於算計的日本人,這一次,卻並沒能把問題算得周全。




對於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擔憂,中國人早已有所準備。身居北洋政府高位的梁士詒,除去武裝參戰之外,早已為中國參與戰爭一事,部署了另一個方案。




早在

6

月間,他就開始嘗試帶著自己的構想,私下與英、法兩國溝通和洽談。當由「武裝人員」參戰的提議遭到拒絕後,被逼到絕路的梁士詒,突然斬釘截鐵地決定,將「武裝」二字去掉,直接派遣一批工人前往戰場,以輔助其作戰後方的生產與勞作。




而這些工人,就是後來的「華工」。




傲慢的英國,再次拒絕了中方的提議。




但身為主要戰場、傷亡慘重的法國,則很快就表明了其支持的態度。


1916

1

17

日,項目啟動了。經過研究,他們決定派遣一位「農學技師」,前往中國負責招募華工。此人名叫陶履德,本是一名退役上校。在這裡,他所代表的,正是法國政府。




只不過,當時的中國,並不能夠完全自主地決定自己的命運。在北京和天津的部分地界上,德國與奧匈帝國依然駐紮著自己的軍隊。介於此,中國不得不依然在名義上堅守中立,避免其敵對力量借題發揮,從而愈加擴大對中國的傷害——這便是代表官方的陶履德上校為何要以私營企業「農學技師」的身份,而非其軍方身份前來的主要原因。




經過北洋政府方面的配合,一家叫做「惠民」商業公司的「私營」公司在北京開業了。這家公司的身影,很快就在天津、江蘇浦口、香港、山東青島等地遍布開來。




而它,就是法國人用以招募華工的平台。




於是——

1916

年,就在絞肉機般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帶著它特有的血腥味,進入到它冷酷無情的第三個年頭時;就在總人口只有

4000

萬、卻身為主戰場的法國,其

15-49

歲的男子和

13-30

歲的男子,死亡率分別呈現出驚人的

13.3%

33.3%

時;就在互不相讓、血肉橫飛的戰爭,造成了法軍尉級以下軍官,甚至無法在戰場上存活三個月的慘狀時——黃皮膚黑眼睛的他們,終於來了。







5.





也許沒有那場慘烈的索姆河會戰,傲慢的老牌帝國主義——英國,就不會主動地放下身段,向那些它所認為的弱者,發出求援的信號。




始於

1916

7

月的索姆河會戰,爆發於法國北部的索姆河地區。這場會戰總共持續了半年,戰爭的慘烈程度超乎人們的想像。只是在第一個月,英國遠征的傷亡和失蹤人數,便已達到驚人的

187000

人。第二個月,這一數據竟飆升至

220000

,甚至更多。可戰爭依然還在持續,傷亡、失蹤,依然還在增加。更糟糕的是,從始至終,德國人的防線都依然未曾被撕開,而英軍的損失,卻依然還在繼續上升著。




經受了嚴重減員的英國士兵,不得不一面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一面在休息時,回到後方,從事諸多非軍事性工作。四面的血腥味使人絕望,絕望的氣氛中,有人開始抱怨,有人變得渙散。這場被嚴重低估的戰爭,看上去遙遙無期,似乎是要將所有那些鮮活的生命,全都吞入腹中。




殘酷的現實,擊碎了帝國主義的傲慢。此時此刻,他們或許也曾反思、或許只是突然的靈光一現。預料之外的窘境困擾著他們,威脅著他們——使他們不得不終於放下了身段,將那高人一等的態度暫且擱置一旁,而後將目光投向遠方、投向東邊、投向了那個古老的國度。




他們想起了中國。


 



一戰索姆河戰役




招募華工的決定,是英國方面在

1916

8

月告知法國的。本質上來說,這一決定的背後,是世界最早的工業大國,向一個人民食不果腹、生產力極度落後的衰老國度,一次屈尊的求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尋求援助、獲得援助,對於那些願意向其伸出援手的人,不論是什麼樣的帝國主義列強,不論它來頭多大、名頭多響、實力多強,身在這所謂的「文明世界」,它們都理應懂得感恩——因為這是身為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與良知。




然而,在近代文明的急先鋒——大英帝國的眼裡,對於那些弱小的國度,什麼樣的道德、什麼樣的良知,都似乎變成了一種荒謬。




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如何使損失最小化——資本主義的頭腦里,似乎永遠都只在進行這樣的盤算。即便他們所面對的並非是物品,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即便這些目不識丁的小夥子們,擁有著善良淳樸的內心,擁有著吃苦耐勞的本性——且這所有優良的品質,都將最終服務於大英帝國損失慘重的軍隊。




而英國人首先想到的,卻是如何在招募時繞開北洋政府,以避免其談判過程中的一切「討價還價」。




就這樣,帶著這種生怕「吃虧」的思想,他們想起了一個地方。




1895

年,日本人通過「甲午戰爭」的勝利,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中除去要求中國向其割地賠款的要求外,還規定日軍在其海上防禦重地——山東威海衛,享有駐軍的權力。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一步的瓜分——包括德國方面對膠州灣的侵佔,沙皇俄國對旅順、大連的入犯——作為老牌帝國主義、且是第一個用大炮轟開中國國門的國家英國而言,他們自然不會甘於人後。他們伺機而動,試圖在這新一輪的瓜分狂潮中,分得屬於自己的一杯羹。




而地理位置極佳的威海衛,則是他們一眼便相中的「盤中物」。




1898

年,通過多方的協商,甚至付出了情願為中國向日方墊付賠款的代價——英國人終於如願以償。思忖再三的日本人,被英國給出的條件打動了。他們接受了對方的請求,將軍隊正式從威海衛撤出。




7

1

日,在英國人的威逼下,清政府的代表,在一份《訂租威海衛專條》的條約上,又一次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近代以來,清政府所簽訂的條約內容,總是五花八門,可所有那些條約的本質,卻又是千篇一律。每一個落款都代表著一份恥辱,每一份恥辱的背後,都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弱國無外交」。談判桌上,不會再有人去回味這個國度曾經數千年的輝煌,而至於她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在工業革命的船堅炮利下,彷彿已被炸成了灰燼。究竟是文明在物質進化中發展,還是野蠻在文明的旗幟下膨脹?沒有人知道。




中國人只是通過一個看似「文明」的形式,在那毫無商量餘地的賣國條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自古屬於中國的「威海衛」,就這樣,從一個侵略者的手中,被轉移到了另一個侵略者的手中。




——

1916

年,當戰場上的慘烈傷亡,迫使英國人不得不將目光投向這弱小的中國時,他們首先想到的地方,正是這片被其竊取的土地。


為避免當時的北洋政府在招募華工的談判中「討價還價」,英國人打算繞過官方渠道,直接在由其控制的山東威海衛進行招工。




這一舉動、和構成這一舉動的動機——這一切,對於中國人而言,本身就是恥辱。




而至於合同怎樣制定、怎樣使用工人——這些問題,則更是完全由英方自己來決定。按照英方的設想,他們既要一方面獲取長期使用勞工的權力,也要能夠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將這批勞工辭退,既要讓這批華工投身於殘酷的戰場,又要用最為廉價、最為羞辱的方式去對待對方、奴役對方。




這一年,按照計劃,他們在威海衛設立了「大英威海政府招工局」——在這裡,招募者將以英、法兩國共同制定的

20

多項體檢標準,剔除掉那些患有沙眼、肺結核、性病、瘧疾、痔瘡,甚至壞牙等疾病的應募者,並為正式定招的勞工們,每人分發一個不同的號碼,繼而,要求他們手持一塊寫有此號碼的小石板,像個疑犯那樣,將其端在胸前,留下一張屬於自己的照片,然後將這照片,黏貼在一隻屬於自己的薪水本上。




做完這些,招募者還會請來一位中國文人,要求他幫助這些勞工,將他們的年齡、身高、應徵日期、本人地址、在中國領取薪水和分配個人物資者的資料、以及失蹤或死亡後,軍方應該通知的對象等信息,填寫在一份由英方頒發的身份證上,再然後,還要由勞工本人在身份證和合同上同時按下自己的手印。




除此之外,華工們還必須在一個叫做「待發所」的地方,聽從僱主的命令,將一支鑲嵌有自己號碼的銅箍,緊緊地鉚在自己左手的手腕上。僱主告訴他們,當輪船抵達歐洲的時候,當他們置身於另一個世界的時候——這手腕上的號碼,將是他們唯一的身份證明。在未來的日子裡——一直到合同期滿以前,他們都不得不與這支礙事的銅箍,一起度過每一個深不可測的日夜。




在隨後的漫漫征途上,疲憊的華工,還不得不在抵達法國時、和投入工作前,先後兩次,由法國方面的手印專家驗明正身,這才算真正地走完了抵達目的地以前的全部流程。




一百年過去了——一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搜尋歷史,認真地就將那些歷史上的相似和巧合相互比對時,一個令人無比氣憤的結果,便浮現在我們的眼前。在更早的時候,西方殖民者也曾大踏步來到非洲,對那裡原本快樂的人們犯下過滔天的罪行。他們將對方野蠻的殺戮、無情的奴役、像物品那樣肆意販賣,而對那一顆顆鮮活生命的哀嚎,從來都不理不問。因為在他們眼中,這些來自非洲的靈魂,從來就沒有什麼人格。




他們給每一個非洲奴隸的手腕上,套上一個銅箍。銅箍上的那串數字,就是這群可憐的人們,唯一的身份。




而這一切,與華工在「待發所」中遭受的羞辱,又是何其相似!


 


始於

1916

7

月的索姆河會戰,只在短短的幾個月間,便造成了英國遠征軍驚人的傷亡。面對巨大的損失,傲慢的他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弱小的中國。




本質上看,他們有求於中國,他們需要中國。




他們本該低下那不可一世的頭顱,用溫和的態度、謙卑的姿態,請求這個古老的國度,伸出援手。




然而,他們始終都不曾這樣去做。




他們始終,都以一副「高貴」的姿態,鄙視著那些淳樸的人民、羞辱著那個善良的民族。




(未完待續)


 


作者李禹東簡介:



      


李禹東,85後暢銷書作家,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與政治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發展導報》研究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狂若處子》《帶刺的莎士比亞夢》;長篇小說《夜案》《罨》《人間犬吠》《失焦》《筆落三千年》(即將出版)。曾榮獲第六屆「威龍杯」中國世紀大採風金獎;第八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級一等獎;第四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長篇小說佳作獎。《人間犬吠》《失焦》分別入選2013、2016年國務院華僑捐贈書籍。歌詞作品《人生的第一章》榮獲第四屆「感動中國」全國新創詞曲競賽三等獎。



福利分享




關於

行李回國和寄存

問題,圈圈的好友

英國由你,

已經和

「海龍物流」

達成合作:「海龍物流」在「英國由你」社區開通下單通道,且用戶可通過「英國由你」的獨家團購碼,享受超低團購價!

原來滿5箱才能享有的團購價,憑團購碼下單,即可享受

!每箱最高將為您節省15鎊的費用!




想要享受團購價

請在

英國由你

後台回復

【團購碼】,

獲取

團購碼

下單鏈接。



掃碼進入

英國由你



下單流程:



在求學路上


圈圈一路相陪





【出國帶什麼】




智能警報器 

 出行腳踏板  床上用品


壓縮袋

  

轉換插頭

  

連帽U形枕


摺疊熱水壺

  

烘乾衣架

  

充電熱水袋


無線充電寶




【攻略類】




交學費

  

簽證1

  

簽證2

  

簽證3

  

行李準備

  


飛行指南

  

飛行安全

  

初到英國


日常穿著

  

省錢攻略

 

 必備app

  


租房網站

  

租房用詞

   

租房攻略


GP

  

銀行卡

  

常用藥品

   

中英尺碼


點菜必備1

  

 

點菜必備2


論文

  

廉價航空

  

旅遊簽證

 

 探親簽證


免稅車

  

懷孕

  

BRP補辦




【往期精彩】




  英簽大改觀

   

換匯被拉黑

  

借錢被拉黑

 


哈里梅根大婚

  


希斯羅  巴黎世家  敘利亞  


別去英國

  

英國丟東西

  

英國習慣

   


夏令時

  

征糖稅

 表情包  冬令時 



腐國奇葩習慣

  英國留學生分類 


  隱私換便利 


奇葩迷信

  

Uber代叫

 

 零食清單




(註:圖片來自網路,若侵刪)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若有違反 必將追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圈內事 的精彩文章:

這個夏天,比氣溫更高的是外國人學中文的熱情
這個英國高富帥瘋了,賣房賣車拿出1000萬,傾家蕩產也要留在中國···

TAG:英國圈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