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產動畫只有成人向才算高級嗎?這種想法肯定是錯的

國產動畫只有成人向才算高級嗎?這種想法肯定是錯的

文 | 唐令

早些年,動畫在不少人的認知中都是「小孩向」的,這種觀念現在早就改變了,動畫可以有很多種取向,像是少年熱血漫、古風、成人向、合家歡,在華語動畫的序列里,成人向的也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先例。

但可能因為現在的動畫有些太過強調吸引成人的深刻,反而有點矯枉過正,適合家長和小孩一起看的動畫,似乎變少了。比方說這幾年,作為中國文化標籤的西遊一直在被不斷影視化,但大多數的改編都是偏成人向的,幾乎沒有合家歡傾向的再創作。

不過,最近倒是有一部西遊改編的動畫電影《大鬧西遊》,難得地呈現出了合家歡的樣貌。

《大鬧西遊》雖然在片名上有著「西遊」兩個字,故事卻是在現代都市中起步的,而那個「鬧」字,也意味著這其實是一個對西遊故事的解構。

影片的主角,是一隻叫做孫伍元的藍色塑料玩具猴子,他一直覺得自己是美猴王,但是又並沒有金箍棒,為此被玩具世界眾人嘲笑的他,打定主意要找到真的金箍棒,便進入了《西遊記》的世界。

孫伍元

在那裡,他居然遇到了真的美猴王,但卻是在三打白骨精之後,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剛好處在人生的最低谷、還是個大胖子的美猴王。

於是,孫伍元為了借到金箍棒,孫悟空要悟出為師之道才能回去找唐僧,兩猴一拍即合,孫悟空收了孫伍元當徒弟,開始教他功夫。

孫悟空

由此,影片的故事要講的,並不是唐僧師徒四人向西的「遊歷」,而是塑料玩具小猴子孫伍元同時在玩具世界和在西遊世界中的「遊歷」。

這也就是說,《大鬧西遊》雖然借用了《西遊記》中的某些元素,但其實更多還是立足在現實世界和普通人身上的故事,孫伍元代表的就是每一個平凡卻心懷夢想的人。

於是,從孫伍元拜師學藝開始,他與孫悟空構建起來的師徒關係,就讓《大鬧西遊》打破了西遊作品的常規模式。

常規的西遊改編作品,是建立在師徒四人闖關打怪的模式之上的,翻越了一座山還有另外一座山,是以外力的矛盾來構建起夥伴的冒險旅程,觀眾們想要看到的,是光怪陸離的妖魅世界。

但是《大鬧西遊》則把視角更聚焦在師徒情上,不論是孫伍元,還是孫悟空,都沒有踏上現實上中的公路之旅,而是就在花果山、水簾洞,經歷了一場心理上的冒險。

孫悟空要慢慢去接受孫伍元,真的相信他的能力,教他真功夫;孫伍元也要拋掉不切實際的想法,踏踏實實地學習練功。

《大鬧西遊》對《西遊記》的改造和解構還不止這一點, 這裡面的孫悟空跟我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是個比豬八戒還胖,長著大肚腩的孫悟空。

這樣的形象設計,也讓人不由得會去聯想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因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而自暴自棄嗎?這樣的一個形象改造,立馬就讓孫悟空這個已經在大眾的認知里定型化的人物,有了不一樣的豐滿度。

雖然說孫悟空和孫伍元在片中是師徒,但就像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說的那樣,這對師徒,其實也是象徵性的父子。

這也是《大鬧西遊》之所以能被稱為合家歡動畫的關鍵,每個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經歷的人,都能在裡面看到自己。

孫悟空所代表的,其實就是現在的我們、中年人中的大多數:社會裡中流砥柱的那一批,但也承受著最高的期望,不被最親近的人理解,逐漸背負上了和壓力一樣大的肚腩,不就像永遠被寄予厚望的齊天大聖也有被夥伴暫時拋下的時候,因為懷疑自己而逐漸發胖嗎?

因為社會的現實而讓兒時的單純逐漸遠去的我們,總是疑慮重重,很難相信他人,這樣的我們,在看《大鬧西遊》的時候,既會和發胖的孫悟空一起共享著那種對自己的懷疑,也會在師徒情的逐漸增進里,從孫悟空對孫伍元的逐漸信任里,看到相信夥伴和相信下一代的信念。

而孫伍元,毫無疑問就代表著孩子,他的童真、他的心懷夢想,都是純粹的孩子們的寫照,小孩子們也就能從他對金箍棒的找尋之旅中,看到對夢想的追尋與堅持。

孫伍元可能在心底,隱約知道自己並不是美猴王,所以他才會那麼努力地去尋找金箍棒,與其說他是要證明自己是美猴王,不如說他更是想證明自己不是一隻沒用的猴子,這是一場追尋自我的旅途,最終孫伍元要尋找的已經不再是金箍棒了,而是尋找「自己」。

這也讓《大鬧西遊》,擁有了「自我確立」和「自我找尋」的主題。

孩子是成年人的延續,所以孫伍元也代表著曾經的我們。所有人都會有一腔熱血的時候,但現實是,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所以不管是小孩子還是成人,都能在這場找尋之旅里,看到「相信自己」的內核。

金箍棒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神兵,就像許多武俠小說里最終傳達的那樣,主人公要真正成為武林高手,靠的並不是神兵,而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的至高境界,是對武功這件事本身的領悟。

《大鬧西遊》也是如此,我們最終也會和孫悟空、孫伍元一起明白,要證明自己不能靠外物,最終能靠的只有自己。

像這樣在不同的觀看層次和角度里都能傳達出不同的意義的影片,才是合家歡動畫該有的樣子,國產動畫的進步,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作品。

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已經成為新生一代生活必需品的現在,如今的小孩子們,生活中或許也缺少了些什麼。

比如新一代在還沒有開始上學的時候,就會在iPad上玩遊戲,那還有多少人會被連環畫、小人書,又或者滾鐵環、彈彈珠這樣的野趣吸引呢?

在這樣的現狀之下,《大鬧西遊》中對於「夥伴」「相信」等主題的強調,就顯得尤為有意義了,它填補了這個現代化社會難以帶給我們的精神力量,也用充滿力量的童心洗滌了消費社會的浮華。

孫伍元的信念和對夢想的執著,在成人看來,是一種不忘初心,在小孩子們看來,也是一種藏在冒險故事背後的教育。

看過了那麼多成人向的動畫,我們和孩子們,也都該需要《大鬧西遊》這樣的力量與童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影向標:突然一部日本電影,躍居年度第三高分
影向標:《小偷家族》創影向標歷史最高紀錄!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