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田英章評啟功與歐陽中石書法,你怎麼看?

田英章評啟功與歐陽中石書法,你怎麼看?

淺議啟功與歐陽中石書法

文 | 田英章

本文只是為了藝術,因此權且簡單地談一下自己的拙見,僅供諸位參考。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於天津,書法研究生,國家人事部幹部。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法家。著有《田英章系列書法字帖》《田英章作品精選》《田英章最新書法專業教程》《田英章書法專業教學錄像帶、VCD光碟》等150餘部書法教材。

田英章書法

啟功和歐陽中石先生他們首先說應是學者,其次才是藝術家,他們的學識遠遠大於他們的技能。

啟功書法

我對啟功先生的專業了解的不多,但書法應只算作他的業餘愛好而已,至少他的畫比他的書法要搞出一籌。他的字以小行書見長,看的出他是先學柳,後學趙。啟先生的書法實際是柳底趙面、行中帶楷。其特點:瘦硬挺拔、骨秀神清,字字有法、筆筆有由,在當代中國應稱得上是一流的水平。但為什麼有些人總認為啟先生的字並不理想呢?我認為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1、啟先生的名氣甚大,威望過高,特別是擔任中國書協主席之後,許多人學摹啟先生的字,但學他的人無論從功力上到學識上都和啟先生差之千里,本想推崇,實際效果不佳,甚至有的人寫出來得「啟體」簡直就是醜化。就這些人而言,這和天津地區學華世奎是一個道理,說是在學習,實是在糟踐。

2、啟先生在全國各地寫的牌匾甚多,有些牌匾確實不好看,這也是有些朋友說三道四的原因。其實牌匾字「難看」的責任不在啟功先生,也不在牌匾的製作者,它是「現實」造成的。書法中有「大字不是小字的放大,小字不是大字的縮小」之說。啟先生善於寫小字,無論你做多大的牌匾,他都是給你寫很小的字。如將一個只有核桃大的字放大到兩米肯定「變形」。在結構、筆畫、神情上都要在事前做出安排和考慮,起碼要筆畫加粗、結構更緊一些;因字數不多,還須字字端正、重心不倒;並要事先問好牌匾是橫還是豎,因橫豎的不同,章法、行氣的要求也不同。原稿的字如只有核桃大小,要懸起來達到兩米的時候必然是筆畫細弱,結構鬆散,神采全無,面目全非了。然而,以上所說的事先安排、寫前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工匠的成分,啟先生年事已高,不可能再有這些作為,他的身體和精力都不可能顧及這些。有人求寫牌匾,他只是一揮而就,提筆立成,不刻意雕琢,不加任何修飾,聽其自然,信其自然,這正是大方之家之所為。好在求寫牌匾的單位也只是求個名人效應,至於看著好看不好看,這也要看觀者的水平了。

啟功題匾

我對啟先生了解的不多,但看到他的文章、書法以及傳聞,我都很佩服,也很尊敬,他應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真正的學者、真正的藝術家。

歐陽中石先生應稱得上是當代一位奇才,不可多得的奇才。首先說他和啟功先生一樣也是一位治學嚴謹、學識淵博的學者,是大學問家。據我所知他的專業是邏輯學,至於在邏輯學方面他的建樹、水平我沒了解,知道的不多。但他的業餘愛好——京劇和書法絕非了得,絕不是一般的水平,是專業中的專業。

歐陽中石題字

在他各種專長中,書法中的技法實際上是他眾多學問中下工夫最少的藝術領域。書法知識理論,高於他的技法,而京劇藝術無論是學識還是表演又高於他的書法。我們說歐陽先生書法技法略遜於其它,也只是和歐陽先生他自己相比而言,如把他的字拿到當今社會上來比較,也是當代中國一流的水平,也是一位大手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他的行草書,高古醇厚、精彩動人,勁險刻厲、妙於取勢。伯遠帖的風骨、吳玉如的瀟洒,歐陽先生把握的惟妙惟肖,純熟自然。

歐陽中石書法

他轉益多師、藝綜南北,使他的書法藝術和京劇藝術都達到了後人無法超越的地步。但歐陽先生性格耿直,天生倔強,見到不平事總要「設法」表達出自己的不滿。這就形成他思維敏捷、言語「苛刻」,柔中帶剛,精練幽默的人品和作風。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這也正是他招人喜愛、受人尊敬之處,也正是一位大方之家無拘無束、獨來獨往、不迎合世俗、不阿諛奉承的可貴的品行。

歐陽中石書法

我於以上二位先生絕無個人恩怨,只是有朋友追問,又不好推辭,憑著一個藝術追求者的良心才談出以上自己的觀點, 僅供大家交流和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眾說「越千年」王永新書法精品展系列之六
文徵明行書《秋聲賦》你見過沒?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