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襲來,這場「百萬級」的較量中,中國被逼上了戰場!
來源:戎評(rongping898)
自1969年人類步入「網路信息時代」以來,互聯網這一承載虛擬信息的新興載體,隨著生產科技的發展正發生著從單純信息載體向與物質生產力纏結的深刻轉變!
數控、AI、物聯網,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終觸發點雖然仍在艱難的摸索探尋中,但是以互聯網為承載趨勢,以物質與網路深度糾纏的基本格局,卻是不容否認和質疑的。
得網路者得天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最終來臨的黎明前,一場極暗時刻的屠戮與反擊,正在波瀾不驚下暗流涌動!
9月13日,在《科技日報》的披露下,一則「消息」引起了熱議:
中國山東、廣東兩省政府機構,開始小批量採購美國微軟公司開發的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10,作為政府辦公軟體。
這一則短短的消息意味著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為保證資訊的真實性,特意進行了查詢,不查不知道,原來
不僅山東、廣東兩省政府機構存在採用美國Win10操作系統的行為,中科院自然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技術開發中心等國家科研機構,同樣存在採購Win10系統的行為。
眾所周知,自2013年美國旨在對全世界各主權國家進行信息監聽竊取的「稜鏡計劃」曝光後,為了保障國內政府網路信息的安全,我國便進一步的加強了對國內網路安全的審查力度,其具體表現就是
硬性要求就是政府的電腦操作系統,必須是可控且消除安全隱患的!
因此,政府辦公電腦操作系統選擇中,國產紅旗操作系統
(Linux)
被強制推廣,而美國Win8操作系統,至今仍舊被明確禁用!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美國的微軟公司就是如此執迷於中國的政府採購訂單,於是在2016年由微軟與中電科技成立的合資公司「神州網信」正式成立。
在雙方的「共同研製」下,一款號稱是專為政府辦公打造的「win10政府版操作系統」,赫然問世!
神州網信和微軟信誓旦旦的保證:
此政府版在「雙簽名機制下」,能夠實現敏感數據不出境。
而對於兩公司的保證,國家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則反駁:
不能用「測試」替代網路安全審查。兩者完全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兩省及部分國家科研機構採購的操作系統,即是此款號稱專為中國政府辦公所打造的Win10操作系統!
對於此款操作系統到底是個什麼「成色」,由於非專業領域戎評不便評價,但是在查閱資料後至少兩點是可以肯定的:
1、架構在中央政府明令禁止的Win8基礎上的Win10操作系統,其包含此所謂政府版本在內的一切版本,都未得到中央政府任何形式的認可。
2、號稱成功改造出安全政府版Win10操作軟體的神州網信,成立兩年至今的知識產權數量依舊為「0」。
換一句話講:當前對微軟操作系統任何形式的政府機構採購行為,原則上是不被中央允許的,而神州網信所謂改造的「技術主導」到底是誰,值得商榷。
美國微軟公司,為何執著於進軍中國政府採購?
不惜血本的動力所在,真的只是為了生意?
因軟體而起,最終難道只會限於軟體?
在回答這些問題前,一場自互聯網誕生以來便如跗骨之蛆般而存在於世的「陰暗鬥爭」,值得我們了解。
時代締造的網路戰場
1969年,處於對蘇冷戰時期的美軍,為了保持軍隊指揮信息的協調及交流,在國防研究計劃署的推動下,建立起了聯結4台計算機的信息交流渠道,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互聯網—阿帕網
(ARPAnet)
很快,這種計算機信息彼此交流的方式受到了美國各職能部門及各大商業運營體的歡迎。
到70年代鼎盛時期,美國的阿帕網大小集群一度多達上百個,而因為技術所限,每個阿帕網之間彼此都是相互隔離的封閉的!
1977年上市的蘋果2,加速了個人電腦時代到來
轉折發生在1982年,這一年,阿帕網接受了著名的網際互聯協議
(IP)
和傳輸控制協議(TCP)。
自此,一個建立在開放性和規範性上的互聯網系統—網際網路
(Internet)
走上了飛速發展!據2017年美國工業協會調查結果顯示:
截止到當年12月,世界各領域的計算機總數,保守估計大致在18.7億台左右。
雖然具體的數額是難以統計,但是就中國而言,計算機所帶來的改變卻是顯著的:
汽車行業的流水裝配線,正被AI智能手臂所取代;
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數控車床市場盈利,比傳統車床要高出51%;
天氣預報、衛星發射、天網系統、工程數據計算、網路購物、觀影社交
....
隨著與生產的深度結合,
計算機已經徹底融入了我們衣食住行,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甚至能夠影響國家和社會的正常運行!
顯然,站在生產創造的角度,計算機是時代賜予的「財富工具」,但是換到國家競爭角度來看,計算機及其組成的從輿論到生產的龐大網路,就是「別有用心」國家的一塊絕佳戰場!
美國正在監控你我!
2013年,在美國前中情局
(CIA)
技術分析員愛德華.斯諾登的資料泄密下,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先後披露了一項自2007年小布希時代,便開始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
和聯邦調查局(FBI)
具體執行的代號為「US-98XN」的絕密監聽計劃。在得名「稜鏡」的「US-98XN」計劃中,美國政府依靠微軟、雅虎、谷歌、蘋果、推特、臉書、以及美國電信巨頭威瑞森在內的各
美國網路通訊公司,對全球消費其服務的國家和個人,進行一切信息的監聽和關鍵資料的竊取!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斯諾登提供的2007年版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小布希授意NSA監視的
16個「優先監聽區域」中,中國被列入了重點監聽侵入國家。
美國監聽竊取中國的信息有什麼作用?
在之前有關第五縱隊的文章
(
4點歸納,美國締造全球最大諜報網,足履深淵,這群人正把咱們朝火坑裡推!
)
中,戎評對於歐美以網路為途徑對中國及世界各目標國網路,進行輿論擾亂和侵入操縱的政治意義,曾進行過詳細解讀,在此就不再贅言。總之沿著網路這條線,美國已經數次用事實證明了
以網路輿論為媒介,在蓄意誇大、刻意扭曲事實後搞垮、搞臭某特定目標國是完全可行且低成本的。
而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對「目標國」網路的諳熟與控制!
雖不願承認,但事實如此:
對於中國網路輿論的突發事件反應速度,美國政府可謂神速。
2017年4月,瀘縣太伏中學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美國之音(VOA)便言之鑿鑿的採訪了一名號稱親歷案件的華裔留學者!
在該受訪者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後,一系列所謂的「涉案內部視頻」,被接連發出!
不可否認,相較於中國按法定程序的情節不明調查待定而言,這些充斥著陰謀及刺激性消息的故事及視頻,所引起的輿論爆炸是空前的!
在境外謠傳視頻的流入下,各種煽動性討論組被建立;
在所謂「正義」呼籲下,一切與偏激意見相左的理性聲音都被抹殺;
在故事加工、拼接視頻助推下,社會輿論開始朝著未知方向滑去...
但是後來我們都看到了,在確鑿的證據面前,這場建立在謠言上的事件根本經不起任何推敲,而如今再回首,誰又是造謠第一人?
毫無疑問:
美國之音!
如今我們可以明確肯定,關於瀘縣太伏中學事件的第一個所謂的內幕揭秘者,就是這家美國政府下轄的廣播機構!
而他們之所以能在如此快的時間裡作出反應,看來並非偶然。
事實上,據斯諾登披露的解密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從2013年開始,不僅大規模入侵中國三大網路運營商用戶數據,甚至曾在一天之內,5度潛入承載了中國內地六大主幹網路之一的清華大學,進行網路數據截取!
試問,在持續性的對中國網路數據進行關注分析的情況下,中國最新的網路動向及輿論熱點、他們又怎會不知?
而在美國大使館公開的「收買」下,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中國近年來一次次的惡性且過程蹊蹺的社會輿論事件,少不了一些國內奸賊的推波助瀾!
被「請」進門的
盜賊
!
當然,這種國外勢力對我國信息數據的「盜竊分析」,所波及的範圍並不僅僅只限於煽風點火的「網路輿論戰領域」,在國家經濟層面上同樣影響深遠。
在今年7月4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一個名字時隔8年後被再次被提起——胡士泰。
胡士泰何許人也?生於中國、長於中國、北大畢業卻入了澳大利亞國籍!
本來,倘若此人就此打住咱們也不好多說,但是就是這個「了解中國」的澳洲人,卻
在2003年—2007年的中澳鐵礦石談判中,讓中國至少損失了7000億!
他是怎麼做到的?
竊取中國鋼企的關鍵生產數據。
原料庫存的周轉天數、進口礦的平均成本、噸鋼單位毛利、生鐵的單位消耗....
各項堪稱絕密的產業數據,在一桌飯、一桿煙、一杯酒中被他輕易竊取,而在源源不斷的將數據送到了澳大利亞力拓總公司的案頭後,
中國的談判底牌被澳方看的一清二楚!
雖然,與美國的網路數據竊取不同,「胡士泰"獲取絕密數據的方式還只是限於傳統的套人情、談交易,但是透過胡士泰案件的惡性後果我們不難感受,一個「鋼鐵」數據就能讓中國損失7000億,那麼
倘若被盜取的是國家戰略層次的數據信息,是關乎國運未來的驚天秘密,那麼我們準備用多少個7000億來填?
即使到了這,仍舊有很多人會覺得是小題大做,不就是一個輿論操控嘛、不就是幾個數據、不就是一個簡單的軟體操作系統....
確實,對於咱們普通百姓而言,國外勢力竊取了什麼信息,頂多也就是個結果未知的煽風點火,但是倘若一些涉及職業專用關鍵詞,大概率存在涉軍、涉密從業者的個人消息被定向篩選出後,被反向摸清個人信息的人,難道都扛得住來自暗處的威逼利誘?
當然,相較於這種立足於信息截取的數據分析和篩查,
更危險的還是我們很多本該「重重設防」的關鍵機構,愚蠢的、不作為的、極不負責任的開門揖盜!
雖然,戎評相信國家絕密信息,在完全的「物理隔離條例」下是安全的,但是諸如兩地方政府,甚至中科院機構,放著中央指定的紅旗操作系統不去使用,竟然主動加裝構架於美國微軟操作系統上的所謂改良「政府安全版」的操作系統,到底意欲何為?
迎合基層公務員使用習慣的借口,反正戎評是不信,至於什麼軟體選擇過少,紅旗雖玩遊戲估計夠嗆,但辦公足矣!
剩下的還有什麼?還有一個
不惜血本
的微軟在拚命推廣!真的很難想像一個「支持遠程操作」的電腦系統,倘若全程參與到兩省的日常辦公和中科院兩大機構的科研中,會產生什麼後果....
以「科技部」下屬的
中國農業技術開發中心
為例:他承擔著扶貧政策制定、農業科技攻關、自然資源共享數據、農業科研成果市場轉化、農業領域國家合作與交流....
毫不誇張的講,戎評列舉的這幾項但凡有一項數據外流,中國不僅農業科技發展現狀會被「窺探者」摸得一清二楚,在國際農業科技交換和談判中,咱們必將重蹈7000億鐵礦石覆轍!
最終倒霉的是誰?中國農業,柱國之本!
網路戰就是戰爭!
2009年,隨著隸屬於美國戰略司令部的「網路司令部」正式成立,一支潛伏於暗線的美國「網路軍團」,正式浮出水面!
到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宣布:
美軍網路司令部將戰略升級為美軍第10個作戰司令部,地位與中央司令部持平
....是什麼讓這支「網路軍團」備受歷代美國總統青睞?答案就兩個字:成績!
2010年,美軍「網路司令部」下轄的網路軍團,在精密的代碼編寫後,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具備攻擊工業控制系統的破壞性病毒:超級工廠病毒(Stuxnet)!
通過感染病毒的U盤、網路連接渠道、印表機、一切形式的移動設備互聯,病毒會潛入目標控制系統,通過不斷修改代碼使機器違規運轉,最終導致機械自毀。
毫不誇張的講,
「超級工廠病毒」的誕生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
他終結了網路戰只是信息竊取和軟體攻擊的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向著「物質破壞」的戰爭效果邁進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信息化生產程度的不斷提高,他的破壞力只會有增無減!2010年,俄羅斯一石油鑽井遭到「超級工廠病毒」攻擊,5個月難以恢復生產;
2012年,瑞星安全數據顯示:中國遭到「超級工廠病毒」攻擊的個人用戶及生產工廠數量達到500萬個;
2013年,伊朗鈾濃縮工廠離心機遭到「超級工廠病毒」入侵被迫自毀,伊朗核試驗進程嚴重受挫;
不可否認,2013年是一個轉折點。
伊朗核設施被攻擊、稜鏡門曝光、美國網路戰能力在讓世界各國倍感驚詫之下,一道又一道「物理隔絕」的安全防護牆被築起!
但是有用嗎?
只知道美國後期又開始了一項代號為「跨越鴻溝」的新計劃,其大致原理就是
通過對無線電頻率植入病毒代碼,強制與任何接觸到的電磁頻率進行嫁接,最終成功達到隔空侵入目標系統,進行物理毀傷。
當然,我們且不論美國這項計划到底能否成功,單單就從其不遺餘力對網路戰這一新戰爭形勢的投資,我們難道還不能警醒?
擾亂人心、情報竊取、生產破壞、物質毀傷、傳統戰爭能做到的一切,網路戰已經全部能夠做到,而
最可笑的還是在這樣一場已經發生的「戰爭」面前,我們竟然還在討論某些軟體安不安全!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非要人頭落地才肯醒悟?
雖然,反擊之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但是至少在反擊實力形成之前的「安全意識」上,我們難道真的已經儘力?
隨便遇上個社會輿論事件,結果未明前朋友圈一堆所謂披露真相的「嫁接視頻」、「故事編撰」,被轉的不亦樂乎!
至於某些地方機構更是罔顧中央明令,在各種借口下我行我素!
最後,針對此刻仍在糾結於「該不該」的讀者,有一言奉上:
在「網路」這方戰場上,且不論中美之間如何你來我往,
「本陣牢固」到任何時候都是最終決勝的真理!
這不僅是中國"紅客"的使命,更是一場
你我都不可推卸的「人民戰爭」。


※這隻120萬的「雞」,昭示中國當代「商鞅變法」已刻不容緩
※南海危急!日軍罕見公開挑釁,美國圖窮匕見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