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秋,朝鮮先動手,美國敢不敢「接招」?
在朝鮮和韓國相繼迎來建國70周年紀念日後,兩國領導人於9月19日簽署了《9月平壤共同宣言》。韓國青瓦台與民溝通首席秘書尹永燦表示,韓朝發表這一宣言「事實上宣布了戰爭狀態結束」。雙方會談成果據稱也有望促進朝美無核化談判提速。
不過作為朝核問題根源的朝美矛盾能否由此重新走上談判正軌,尚待美方進一步做出積極回應。
▲
9月19日,在朝鮮平壤,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右)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簽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後合影。
此次《9月平壤共同宣言》一經拋出,朝方的無核化最新承諾就引來各方高度關注,其中不僅擺出一項新的廢棄導彈發動機試驗場和發射架計劃,還提及了寧邊核設施這一朝鮮主要核研究中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朝鮮半島研究室學者劉天聰在接受
參考消息網
採訪時表示,朝鮮這一系列新表態具有一定誠意,充分表達了其希望與美國恢復對話、進一步談判的意願,其中有兩個「首次」值得肯定:
一是朝鮮宣布「將在有關國家專家見證下首先永久廢棄東倉里導彈發動機試驗場和發射台」,雖然該試驗場廢棄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但朝鮮此次加入「在有關國家專家見證下」,事實上首次引入了「核查」措施,這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二是朝鮮還宣布「若美國根據6·12朝美聯合聲明精神採取相應措施,朝方有意採取類似永久拆除寧邊核設施的額外措施」,首次將寧邊核設施放在談判桌上。
▲
圖為《朝鮮中央電視台》2016年2月7日報道在位於東倉里的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光明星4號的場景。( 韓聯社)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浩榮也對
參考消息網
多年以來,朝核問題久拖不決的根源始終離不開朝美間矛盾,一年來雙方關係也曾經歷大起大落,聯動半島局勢、周邊安全乃至地緣力量格局出現變化起伏。但由今年的「板門店之春」來到「平壤之秋」,以朝韓關係回暖為起始,半島持久和平的曙光在各方努力之下的確顯現出放大之勢。
來之不易的局面甚至令文在寅感嘆「如同夢境」。
劉天聰指出,年初以來韓國在朝美間發揮了重要的斡旋與協調作用。不過另一方面,韓國發展對朝關係也確實受到美朝僵局「天花板」的限制。
▲資料圖片:2018年6月12日,
特朗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會面。
他說:「若朝美關係不能進一步緩和、無核化進程難以前進,那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對朝制裁施壓體系將繼續維持,這將使朝韓大規模經濟合作、半島構建和平機製成為空談,從根本上阻礙朝韓關係向實質、縱深發展。」
高浩榮則指出,朝韓、朝美、韓美之間的關係相互聯動,朝韓關係良好會對朝美關係形成推動力,但實際上,決定朝韓關係能不能具體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還在於朝美關係。
「朝美關係是半島各種矛盾中一個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不解決,半島問題就很難解決,反之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高浩榮表示,美國是否接受金正恩這次行動,要看美國怎麼看朝鮮的無核化意志。他認為朝鮮無核化意志比較堅定,韓國也還需要在其間多做努力。劉天聰認為,
朝鮮此次顯現出了比較明確的以「先動」促美「接招」意向。
總之,朝美之間關鍵分歧若始終難以彌合,當前的緩和局面仍會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如今朝鮮對美國拋出了「球」,接下來就要看美國的了。


※這部美國禁片,讓美國政府看到都膽寒!
※三大官媒接連發文批駁,這個扭曲民族未來的「娘炮」群體,休矣!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