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怎樣克服密集恐懼症?

怎樣克服密集恐懼症?

維基百科對「密集恐懼症」的解釋是:是恐懼症的一種,它的普遍性很高,主要癥狀是對密集排列的相對小的事物很敏感,如:池塘里的青蛙卵,蜂巢,密密麻麻的小點等。

對密集排列的相對小物體很敏感,感覺頭暈,噁心,頭皮發麻,程度因人而異。輕度的可以通過慢慢從輕到重的熟悉嘗試面對法克制,重度的就要看醫生了,會造成人心理不適,精神緊張,重要的是看見周圍類似的物體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密集密集物體可以大致分為如下三類:

一、凹陷密集型

蓮蓬乳、空手指都屬於這一類,網上流傳著的很多其他合成圖也都屬於這一類,也許由於這一類能帶給人程度最大的密集型恐懼。其條件是立體,在一個面上有很多洞洞般的存在,洞里可能有東西(如蓮蓬乳),見到這類場景都會有一種摳洞的慾望。

二、平面密集型

這一類密集型帶給人的恐懼較小,有時甚至無法產生恐懼感,只有少部分人會恐懼。例如一張紙上畫滿了螞蟻,或者是在一張紙上重複著一種圖案。

三、突出密集型

比如在一棵樹的樹榦上,爬滿了同一種類的某種昆蟲(瓢蟲、甲蟲、蜘蛛什麼的),它們可能還會互相層疊著,非常擁擠。又比如密密麻麻的昆蟲卵,在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全本》第76-77頁有這麼一個句子:躍入眼帘的景象是一隻蝴蝶正在產卵,不僅如此,產下來的卵還密密麻麻排列成整潔的幾何形。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具有這討厭的密集恐懼症呢?以為密集恐懼症患者科爾和他的研究小組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向我們揭露了密集恐懼症的可能來源。

科爾小組的研究者認為,密集圖片引起不適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圖片中某些共同視覺特徵的刺激。因此,為了尋找這種視覺特徵,他們從一個收集有很多密集圖片的網站上篩選了76張會引起密集恐懼感的圖片,作為對照,還從網路上搜索得到了76張並不引起密集恐懼感的孔洞圖片。結果發現,異常的、在中等範圍空間頻率具有高對比度的視覺特徵,是引起密集恐懼的關鍵因素。

接下來,研究小組著手追尋密集恐懼症的緣由。在實驗中一位被試者的報告引起了研究小組成員的興趣。這位被試者描述到,當看到一些有毒動物,例如藍環章魚時,也會產生類似的不適感。於是,研究小組成員搜索得到了一些十分危險的有毒動物圖片。這些動物包括藍環章魚、巴西遊走蛛、內陸太攀蛇、眼鏡王蛇以及石頭魚等。同時,實驗人員還挑選了一些形態相近但並不危險的章魚、蜘蛛和蛇類等圖片作為對照。將這些動物的圖片進行了和之前實驗一樣的處理後,研究人員驚奇的發現,和無毒的動物圖片相比,有毒的動物圖片同樣在中等範圍的空間頻率上具有更高的對比度。

由此,科爾和他的小組認為,密集恐懼症實際上是對有毒動物發現-趨避效應的表現。而這一效應,也許在人類起源之前就產生了。對於有毒動物這種視覺特徵的不適感,有利於我們的祖先及時發現和逃避有毒動物的侵害,並通過遺傳固定在我們人類的大腦深處。

人們對一些有毒生物所具有的視覺特徵的反應,能夠有效的起到引起發現-趨避作用。可以說我們的祖先得以倖存,多虧了這種對有毒生物所表現視覺特徵的反應。而密集恐懼,只是這種反應的一點點副產物而已。

密集物恐懼症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導致的,克服它很簡單,就是解析密集物圖片的合成圖層,解離合成密集物的幾個真實要素,將它們一一獨立化,再運用更強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它們的無害性。一般情況下其實不需要治療,因為這是人類的普遍反應,而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不太可能會經常接觸到類似「蓮蓬乳」之類的東西,所以請不要恐慌,順其自然即可。如果實在反應過敏影響太大最好還是找專業人士諮詢,這是一種心理反應,幾乎無法用藥物達到克服效果。

而將患者驟然暴露於恐懼事物前,使其心理受到極大刺激,如果成功,會使患者建立起對恐懼印象的新認識,明白恐懼並無必要。多看,看到沒感覺為止,學法醫的就是靠多接觸屍體消除對屍體恐懼的,這叫「脫敏」。此方法十分有效但是建議慎用,對於過於敏感的人群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暴露療法」還得與放鬆練習搭配使用,方可逐步舒緩恐懼感。

森田療法的基本治療原則就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從事物運行的客觀法則,它能最終打破神經質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順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這一態度的指導下正視消極體驗,接受各種癥狀出現,把心思放在應該去做的事情上。這樣,病人心裡的動機衝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減輕了。

(答案整理自易百科)


作者寫於2013-10-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增大咖啡攝入量會降低糖尿病發病率?
大熊貓是如何依靠竹子填飽肚子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