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兩段時期堪稱伯仲之間,一段是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而另一段則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下誕生眾多大師的民國時期。

而在民國這個百花齊放的環境下,偏有一位特立獨行的大師,他是這個民族的傲骨,用毛主席的話說,「他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就是魯迅。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魯迅出生在浙江紹興,家境原本還算富庶,在當地也算是大戶人家,放到現在就是富二代了。說不定那時候的魯迅,也許會成為一個不學無術的闊少爺,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帶著幾個人去街上調戲良家婦女呢。但假設終究只是假設,人生總是充滿變數。

在他十三歲那年,祖父因事入獄,父親重病難治,使得家境中落,那這也讓年幼的魯迅感到世態炎涼。

隨著父親因病離世,魯迅的態度也跟很多相同際遇的孩子一樣,勵志學醫去拯救其他病人,這也是魯迅起初走上醫學道路的原因。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然而,世事難料。

來到日本苦學醫術的魯迅,偏偏看了一場電影,而這次電影偏偏又改變了他的態度,而這一次改變,甚至改變了中國命運。

關於這次變化,迅哥在《吶喊》裡面曾這樣解釋,「因為從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從此世界少了個醫生,多了桿筆槍。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不過,筆尖的力量終究只是停在紙面。在那個戰火紛飛,時局混亂的年代中,魯迅毫無疑問的給一代人帶去了動力,他是五四運動的精神導師,他是新文化的先驅者。

但他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從來沒有也從來不會直接的喚醒過誰,他只是站在那裡。如果你有改變的因子,而你又恰巧的碰到他,那他的文字便是一把寒光畢露的手術刀一聲醍醐灌頂的晨鐘一朵逆寒而開的冬梅。

他只給你提供一個契機。而在獲得這個契機之後,如何去學習,他也給你指了條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在魯迅的這個時代,是一個文化傳承與融合的時代,承受著舊封建殘餘文化的固執以及西方新興文化的衝擊。而在幾百年前的明末清初,則是另一個文化傳承與融合的時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引發滿人文化和漢人文化的摩擦,游牧文化和正統文化的撞擊。

而文化最直觀的體現便是生活,而生活最突出的體現便是傢具,於是傢具經歷了這場從明式到清式的精華與糟粕的變遷。

明式傢具可以說是傢具的巔峰時期。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和積累:最好的海南黃花梨材料,最精密的榫卯,最精湛的工藝,最先進的人體力學,所有的結合在一起,創造了這個不可超越的神話。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而朝代的更替,則給了滿族人學習中原文化提供了一個契機,雖然幾百年前未曾聽過魯迅的這句名言,但他們卻以自己的方式做著同樣的事,他們大肆攫取中原文化的精華,也大肆拋棄著他們認為的糟粕。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滿族本是北方少數民族,文化沉澱上,遠比不上明朝。因此在入主中原之後,更看重尊嚴的體現,而這一點在傢具上尤為明顯。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明朝被尊為上品的黃花梨,在清朝的時候,逐漸被紫檀取代。紫檀的色澤讓人感覺到莊嚴大氣,又很適合雕刻,上面能輕易雕刻出樣式繁複的龍鳳以及各種遮天蓋地的花紋,非常符合帝王心態和統治者急需建立的等級感。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不過,至於黃花梨換紫檀的原因,還有另一個說法。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從南京起步,南方屬火,且朱姓也屬火,於是便偏愛黃花梨這種紅黃色的木材。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到了清朝,滿族本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生性愛水,加之由北而來,北方為水屬黑。於是,紫檀這種色黑木材的上位就是理所當然的啦。而這種態度一直蔓延下來,一直到了民國還有將黃花梨刷黑冒充紫檀的傢具存在。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除了在材質上的更替,紋飾上也是天壤之別。明式傢具簡潔收斂,很少有雕工,更多講究木材的天然質感,這正與黃花梨的紋路色澤相得益彰。可換了紫檀之後,不雕刻點東西,總覺得缺點什麼。於是,清朝以後,傢具更注重雕工上的裝飾。

而除了雕工極其繁縟之外,清式傢具還開始穿金戴銀,象牙、翡翠、螺鈿、寶石、景泰藍等各類極其名貴的飾品都裝飾上去。所以,傢具中滿雕的裝飾手法,或許就是特指滿族的雕飾手法吧。

而滿族人所認為的明式傢具糟粕還不止這些,那些簡潔輕快,線條單一的造型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渾厚、凝重、寬大的傢具。於是四齣頭和官帽椅在清代已經少見,而樣式莊重、體態碩大的太師椅則成為清代傢具的代表。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處在時代變遷中的滿族人,面對中原文化的繼承和改變,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回答。他們沒有墨守成規的遵循明朝舊制,跟隨潮流全盤接收已達到巔峰的明式傢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去改變世界的決心。

他們沒有除舊布新的全盤否定,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態度放棄所有的傳統舊制,他們依然保留了精密的榫卯和精湛的工藝,他們集中天下名匠,將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匯聚在清宮造辦處,按照自己的態度去創造自己的時代。

而這跟現在的社會卻極其相似,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創業者們紛紛隱退,給下一代留下或多或少的財富,然而面對這樣的財富,各種二代們應該如何選擇呢?是坐吃山空不思進取盡享榮華富貴呢,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只求無為而治呢,亦或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的畢其功於一役呢。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上一代人有著上一代人固有的時代特徵,但時代一直在進步,他們的經驗看法或許會有不合時宜之處,但不能以偏概全的全盤否定,需要擁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能力。就像幾百年前的滿族人,放棄材質和樣式,但吸取了手藝和技巧,才能在明式傢具的巔峰之下,再創造一個屬於自己清式傢具不可超越的傳奇。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們正在和這個時代一起進步,不是要去走別人的路,而是要在避免別人的糟粕下,吸取別人的精華,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走出一個自己的時代。

微信搜索關註:明清傢具研習社

魯迅和清式傢具的那麼一點點關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傢具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古典傢具的這些出處和典故你都知道嗎?
明清古典傢具斷代要點(珍藏版)

TAG:明清傢具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