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瓦崗寨李密之死:曾經威震天下,擁兵30萬,卻死於無名小將之手

瓦崗寨李密之死:曾經威震天下,擁兵30萬,卻死於無名小將之手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殘暴無道,朝政崩壞,民不聊生,義軍四起,成了燎原之勢,愈演愈烈,烽火燃遍九州。

蒲山郡公李寬之子李密,才智過人,志向遠大。李密曾經騎牛外出,將《漢書》掛在牛角上,一邊讀書,一邊趕路。在路上,李密遇見了隋朝權臣楊素,一起交談。楊素回去後告訴兒子楊玄感,說李密才智不凡,不是等閑之人,於是楊玄感傾心與李密結交。

瓦崗寨李密之死:曾經威震天下,擁兵30萬,卻死於無名小將之手

楊玄感心懷異志,起兵反隋,請李密為軍師。但楊玄感有時不採納李密的計策,最終敗亡。李密投奔了瓦崗寨首領翟讓,當了軍師。瓦崗軍在李密的謀划下,勢力不斷壯大,而且李密紀律嚴明,好施恩惠,能得人心。王伯當、徐茂公說服了翟讓,推舉李密為首領。李密建立政權,自立為魏公。

李密早有佔領西京長安的心愿,但瓦崗寨的將士大多是山東人,擔心眾人不肯追隨,於是只好退而求其次,攻打東都洛陽。唐國公李淵起兵太原,趁群雄混戰之際取得了京城長安。李密自詡是天下反隋諸侯盟主,寫信召見李淵。李淵為了讓李密替他抵擋隋軍,態度很謙恭,奉他為老大。李密很得意,不再對李淵很戒備,於是專心滅隋。

李密兵力強盛,有30萬大軍,威震天下,但也成了眾矢之的。瓦崗軍獨自同時與隋軍,王世充,宇文化及多方相鬥,兵力消耗很大。最終李密被王世充擊敗,損兵折將,十分羞愧,想自刎謝罪,幸虧部下阻攔。這時,李密想到了李淵,於是率領2萬將士歸順了李唐。

瓦崗寨李密之死:曾經威震天下,擁兵30萬,卻死於無名小將之手

李密自認為與李淵同姓,他遏制隋軍歸路,客觀上為李淵守護了長安,而且當初李淵對他態度又很好,這次他又帶來這麼多身經百戰的將士歸順,所以李密覺得李淵會重重地封賞他,至少會給三公的職位。結果李淵只是任命李密為無足輕重的光祿卿,封了徒有虛名的邢國公,李密很失望。李淵為了安撫李密,將表妹獨孤氏嫁李密,但後來又對李密疏遠了,李密心裡更加怨恨不平。

當時,李密歸順李淵後,徐茂公還在為李密守城,並繼承了瓦崗寨的產業,仍舊有相當大的實力。李密的其他部將投靠了王世充,竇建德等諸侯。李淵讓李密招攬以前的部下,經營洛陽。但突然想到,那些人再次聚集到李密麾下,恐怕李密還能東山再起,於是將李密召回。

李密恐懼,以為李淵要謀害自己,而且他心中不滿李淵已久,於是索性反叛,打算先去襄城投奔舊部張善相。

宋州虞城人(今河南虞城)盛彥師,本是隋朝的一個縣長,歸順了李淵,跟隨唐軍一起平定京城有功,奉命和史萬寶一起鎮守宜陽。史萬寶得知李密的動向,擔心打不過李密,而盛彥師卻主動請纓,要了幾千士兵來到熊耳山,在路邊設下埋伏。

瓦崗寨李密之死:曾經威震天下,擁兵30萬,卻死於無名小將之手

有人疑惑地問盛彥師:「聽說李密要去洛州,將軍您為何在這裡設下埋伏?」盛彥師說:「那是李密調虎離山之計,其實他是想去襄城投奔張善相,這裡是必經之路,我先一步來此,李密必死無疑。」

李密果然來到熊耳山,渡河渡到一半時,唐軍箭如雨下,李密部隊首位不能相救,他被盛彥師這個無名小將斬殺了。而盛彥師由此名聲大震。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列傳第九·李密》《舊唐書·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

檐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檐雨階苔 的精彩文章:

小縣令夢見牛頭流血,竟是富貴之兆,最後成了諸葛亮的接班人
西晉軍閥張方:挾持皇帝,用活人當軍糧,罪孽深重

TAG:檐雨階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