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鄧超為戲暴瘦40斤: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文:朵夫
文章經淘漉音樂授權轉載(ID:taolumusic)
最近,孫儷發了條微博,說「鄧超為了角色,體重下來了,可是脾氣暴漲」。
對「娘娘」都敢有脾氣了,鄧超的膽子可真不小,讓網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孫儷微博截圖
原來,鄧超為了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影》中一人分飾兩角,先是3個月增重了20斤,接著又是兩個月狂瘦40斤。
為了減這40斤,鄧超幾乎每天都只能餓著,也難怪脾氣會上漲。
不過,看到鄧超這個已經39歲的男人,為了演戲,兩個月瘦了40斤,也不得不欽佩他的拚命。
△《影》劇照
看慣了鄧超在綜藝節目里的搞笑表現,和他微博上活躍似「高仿號」的二貨形象,我們很容易被他的外表欺騙。
以為他就是靠這樣嘻嘻哈哈、沒心沒肺的搞怪方式,在演藝圈混跡這麼多年。
但是如果你認真看,會發現,這個「中年演員」,之所以能在小鮮肉當道的演藝圈擁有一席之地,可不只是靠搞笑,更重要的是他這股和自己過不去的拚命勁。
01
為戲瘦身40斤
實際上,《影》這部電影,是去年5月份開始拍攝的。
當時孫儷就發了一條微博,請網友勸勸鄧超不要減肥了,因為拚命瘦身的鄧超,身體虛弱到走路都需要人扶著了。
△孫儷微博截圖
最近,《影》片方也放出了鄧超為戲塑形的小片,讓網友看到鄧超為了這部戲所經歷的魔鬼訓練:
因為要在電影中飾演兩個角色,一個是身材挺拔的「境州」,另一個是骨瘦如柴的「子虞」,鄧超需要在演「境州」之前3個月內,先增重20斤,演完「境州」之後,再在兩個月內減肥40斤,開始演「子虞」。
為了增重增肌,3個月內,鄧超不僅需要增加飲食,還必須每天堅持健身,接受「魔鬼式」的訓練:
△《影》鄧超的塑形記錄小片
看這健身的強度,一般人堅持一周可能都受不了,但是這樣的訓練,鄧超堅持了3個月,終於在進組時,成功增重20斤,上半身肌肉線條分明,腹肌、胸肌、人魚線的完美結合,力量感十足。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39歲的男人的身材。這肌肉線條,即使是動作片明星,怕也很難更完美了吧。
「境州」的戲殺青之後,鄧超又開始了兩個月瘦40斤的瘋狂減肥計劃。
減過肥的人都知道,要減下10斤是多麼艱難,要在兩個月之內,減重40斤,這對誰來說,都是一個重大挑戰。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營養師給鄧超每天搭配的食物是這樣的▼
開始時,連續15天,鄧超每天不能攝入超過800大卡的食物。
800大卡是什麼概念?相當於3.2個饅頭,或者2/3杯奶茶,或者1.8包薯片……注意,不是「和」,是「或」。
最狠的時候,鄧超一天只吃了2個雞蛋,對一個1米83的大個來說,一天只吃2個雞蛋,是什麼樣的體驗,想想就讓人脾氣暴漲。
在這樣「非人」的條件下,他成功在兩個月內減掉了40斤。
從兩個月前肌肉線條明顯的壯漢,到兩個月後瘦骨嶙峋、弱不禁風的男人,
為了一個角色,和自己的身體較勁,這足以讓人看出對待演戲這件事,鄧超是如何較真。
兩個月內的極速減重,也讓鄧超的身體開始不堪負荷。
減肥30天後,他的免疫系統下降,容易疲憊、頭暈,消化系統也失調,而且經常感冒,身體機能失調,即使三伏天也得穿著長袖衣褲。
還有幾次,鄧超實在餓得不行,曾在片場因低血糖眩暈6次。
說到演員敬業的例子時,我們常常會提到被稱為「氣球人」的克里斯蒂安·貝爾,他就像氣球一樣,為了飾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胖瘦自如」。
▲
克里斯蒂安·貝爾
還有印度的阿米爾·汗,在拍攝《摔跤吧!爸爸》時,也在5個月內減肥54斤,讓人驚嘆。
▲阿米爾·汗
中國的例子也有,張家輝在拍攝《激戰》時,為了劇情需要,40多歲了,還每天健身六七個小時,9個月練成了肌肉型男。
其實,導演張藝謀也曾提議說可以用特效化妝,用CG,再穿寬鬆的衣服來遮蓋,這也是很多明星都採用的辦法,完全不用鄧超親自上陣去增重再減肥。
但是人的體重和體型,是會影響人的狀態和性格的。
一個人身材健碩的時候,自然就挺拔、自信一些,而骨瘦如柴的人,自然就顯得佝僂。這都是特效達不到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進入戲中角色的狀態,鄧超還是逼自己的身體去適應這樣超強度的變化。
用他自己的話說:
「境州在前面等我,當那些肌肉填充到自己身體里的時候,表演就已經開始了。」
02
常常「用力過猛」的體驗派演員
在評價鄧超的演技時,很多觀眾會說他的缺點是常常「用力過猛」。
在一些喜劇角色塑造上,鄧超的搞怪確實有時讓人覺得過了。
但是在一些電影里,鄧超的「用力過猛」也體現在他對人物角色的鑽研,努力讓自己完全沉浸到角色的世界裡。
用一個名詞來解釋,鄧超是典型的
體驗派演員
。
「體驗派」是俄羅斯著名戲劇和表演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
演員應該在舞台上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進入人物,表現出人物的情感。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真聽、真看、真感覺」。
鄧超說,自己是個願意為角色「搏命」的人,每當遇到一些特殊的題材,他的體驗式表演就讓他進入了「不瘋魔不成活」的狀態。
在演《烈日灼心》時,因為過於投入角色,鄧超在片場多次崩潰,失聲痛哭,有時還產生幻覺。因為過度壓抑,他甚至兩次差點在現場暈厥過去。
第一次是伊谷春
(段奕宏 飾)
去審訊室,看被抓歸案的辛小豐(鄧超 飾)
。
鄧超回憶:
「那時我突然支配不了自己的表情,噁心、渾身冒汗。但我又很歡迎,這是有點變態的一種享受。」
第二次,辛小豐被「安樂死」的那場戲,為了體驗痛苦的感覺,他讓工作人員真的給他注射了葡萄糖。
而且為了加重痛苦,特意交代要推快一點,好感受冰冷的液體推進靜脈後隨著血液在身體流動的感覺。
第一次拍完,他還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覺得不夠痛苦,主動要求導演再來一次。
拍完這段戲,鄧超幾乎暈厥過去,把導演嚇壞了,衝上去抱著他一邊搖一邊哭,以為鄧超「過去了」。
△鄧超《烈日灼心》「安樂死」片段,演技炸裂,堪稱經典
在拍攝這個角色時,鄧超完全讓自己「變成」辛小豐在生活。
去地攤上買「他」會穿的那種內褲,而且故意穿到很舊;朋友叫他出去吃飯,他也不去。
「因為辛小豐吃不起那樣的飯,他是一個逃亡的人。演這個角色時,我會盡量讓自己在他的狀態里。」
「這是我從業以來最長時間沒有走出的一個人物,他確實讓我有點兒神經質了,不但會在片場失態,演完之後我心理上也陷入一種幽閉恐懼。」
在憑藉這部電影里的出色表演獲得第31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之後,在領獎台上,鄧超說:
「劇組殺青前離開廈門,上車之後,(我)剩下一層皮了,坐在座椅上,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小豐去哪了。」
一個演員,為了一部戲,讓自己變成角色在生活、在思考、在感受。
鄧超的演技不是靠天賦,不是靠技巧,只是想方設法地鑽入角色的身體里,讓自己變成那個人。
在演戲這件事上,鄧超常常這樣「用力過猛」,從來都不對自己手軟。
2009年,鄧超主演《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時,在片中塑造了「白化神探」的人物形象,每次開拍前,他都必須花兩到三小時化妝。
為了角色需要,他的頭髮漂染了十多次,受到很大損傷,每天都會大把地掉頭髮,但是他認為很值得。
拍攝《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時,同樣是因為角色需要減肥,鄧超在開拍前15天瘦了10斤。
片中吃小面的鏡頭,基本上每一個鏡頭都需要連吃好幾碗,鄧超也從不抱怨,一遍遍地拍。
在拍攝《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時,為了體驗「方木」這個角色,他在開拍前就到刑警隊體驗真實的警察生活,和警員們一起出警經歷危險,學習專業刑偵知識。
鄧超說,拍完戲,他也學會了很多破案手段、偵查手段。
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揣摩角色的心理,把自己帶入到方木這樣一個經歷過很多人性陰暗面的人物心裡,他自己的內心也經歷了非常多的痛苦。
「片中有一段戲是方木失眠,拍這部分戲的時候我真的失眠了。」
03
演藝圈的「勞模超」
沒有人的成功會是偶然,在外人看來,天賦或許很重要,但是只有那些真的和自己「死磕」的人才會明白,所有的成績都是拚命爭取來的。
一直以來,鄧超都被稱為演藝圈的「勞模」,還有一個外號叫「勞模超」。
如果把他每天的行程表打出來,估計很多人都會嚇一跳。
同時,他也在不斷跨界,不斷在新的領域挑戰自己。
如今39歲的鄧超,除了當演員,拍戲、跑宣傳、代言、做綜藝、主持,還是一個導演、投資人。
很多人對鄧超有深刻印象,就是從他參加《跑男》開始的。
擔任隊長的他,是節目的搞笑擔當,但可能也被很多人忽視的是,他在節目里有多拚命。
別以為在節目中逗比搞笑很容易,《跑男》6季,鄧超從未缺席,這檔需要超強體力的綜藝,對一個接近40歲的男藝人來說,不是那麼容易的。
在一期節目中,為了隊里的榮譽,他拼盡全力奔跑,最後失去平衡狠狠摔在地上,導致手臂受傷,只能靠冰敷緩解傷痛。他打著繃帶上節目的形象,也讓網友心疼。
▼
大家都知道鄧超唱歌好聽。
於是他在《我是歌手》《跨界歌王》等多個節目中都有跨界。
▼
他還曾給上海世博會唱過主題曲,給《跑男》、給金雞獎唱過主題曲。
總之,如果要說演員中唱歌好的,鄧超很可能是數一數二。
別看在綜藝節目中,鄧超總是很「二」,在商業上,他其實也是個很努力的人。
2013年,鄧超多了一個新身份——董事長。
他與人合資創立了傳媒公司橙子映像,出任董事長。去年票房大賣的《戰狼2》就是由他公司出品。
2014年,他自己投資、導演、主演了電影《分手大師》,取得6.6億的票房。還有由他主演的《乘風破浪》《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都是他自己公司出品的。
總是不停地奔忙於不同的領域,39歲的鄧超,讓人絲毫看不到變老的跡象。
有人說,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醉心於自己熱愛的事,不知老之將至。
鄧超說:
「你想到有一個職業,能讓你覺得,這輩子就它了,那個感覺太幸福了,那種幸福感會支撐你做一切事情。」
04
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很多人漸漸都學會了認命:
我這一生也就這樣了;
我的能力達到這個水平已經很好了;
這麼努力幹嗎,差不多就行了……
但是有的人,從來都不信這一套,他們對自己從來都不懈怠,有了一個目標,就拼了命地去做。
有一句很俗套的話,叫自律的人最自由。
太多有天賦的人,因為惰性,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漸漸泯然眾人。
而有的人,從不嬌慣自己,總是「勉強」自己去做到最好。
勉強著勉強著,他果然做到了別人所不能做到的。
鄧超就是後一種人。
年輕時,我們的起點差不了太多,但是年紀越大,大家的差別越來越大,人生到了下半場,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誰在控制你的大腦?
※沒拴繩的狗被毒殺:以暴制暴,能倒逼出文明嗎?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