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感恩節的火雞,美洲的孔雀?

感恩節的火雞,美洲的孔雀?

火雞,是北美人民最喜聞樂見的鳥類。在即將到來的感恩節中,大量的火雞將成為團圓的象徵,被分而食之。也許你吃過火雞,也許你看過圖片中的火雞,但你或許並不了解這種鳥類。

從某些方面說,這些大鳥很像亞洲的孔雀。從分類學上說,它們同屬於雉科,關係並不遠。這兩種鳥類甚至都會開屏,都擁有碩大的身軀,食性也頗為類似。其實,數量不少的藍孔雀在中國也被廣泛養殖,羽毛和肉都有其用處。這兩種鳥類的肉質其實也有點像,肉多但較為粗糙。

火雞,其實有兩種。最常見的,是北美的普通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這些大鳥就是歐洲殖民者來到北美時遇到的大鳥。另外一種,是產於中美洲的眼斑吐綬雞(Meleagris ocellata)。它們的尾羽雖然沒有孔雀的長,但樣子遠比普通火雞好看,上有孔雀般大號的像眼睛一般的花紋。眼斑吐綬雞身上的羽毛也更為好看,有雄雞一般的藍綠色金屬光澤,頭頂上還會出現羽毛冠,在繁殖期顏色會變得異常鮮艷,頗為妖嬈。

感恩節的火雞,美洲的孔雀?

作為兩種大個的鳥,火雞和孔雀都會給人一種臃腫感。很多人不知道它們都能飛,一旦看到這些大鳥張開翅膀,撲哧撲哧的飛上樹,會感到異常驚喜。此外,這兩種鳥類的雄性都會儘可能的多和雌性交配。但火雞的求偶儀式,更為獨特。

在火雞的世界裡,雄性想要配偶,必須要長得好看。雌性如何確定雄性好看?公火雞們在繁殖季節會聚集在一起,一同展示自己的羽毛和歌喉。不過,它們是以群體為單位來展示的,群體間常常有血緣關係,所謂人多勢眾,強悍的群體,能夠吸引到的雌性也越多。

不過,在一個雄性群內部,是有地位高下之分的。帶頭大哥自然能夠把到更多的妹子。如何分等級?打架。雄火雞腳上方的跗跖骨上,有一根釘子一樣的骨刺,叫做「距(spur)」。這根骨刺是它們的匕首,打架時它們會飛起一腳,用距傷害對手。

感恩節的火雞,美洲的孔雀?

許多動物,都從食物進入了文化。火雞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國,每當感恩節總統都會赦免一對火雞,讓它好好活下去。但目前任上的奧巴馬是個倒霉鬼。他赦免的火雞基本上都很快死亡了,只有一隻活到了第二年的感恩節。因此,有人稱奧巴馬「烏鴉手」,甚至有動物保護組織想發起運動,反對奧巴馬繼續赦免火雞。在正常情況下,一隻火雞可以活3、4年。奧巴馬赦免的那些火雞,可能都是一歲多就死了,看起來是死於壯年。不知道它們的死亡,是不是受了這幾年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導致飼養員出工不出力。白宮倒是可以組織個調查團,好好查一查這件事。

感恩節的火雞,美洲的孔雀?

在英語當中,火雞被成為「turkey」,和土耳其是一個單詞。英國人為什麼會這麼惡毒,如此起名字?時間久遠,真正的答案可能已經消逝在風中。不過,有幾個看起來比較靠譜的猜測。有種說法將之歸結於一系列的誤會:一開始,殖民者第一次見到火雞時,把它們當成是一種珍珠雞。珍珠雞原產於非洲,是由土耳其人介紹進歐洲的,因此歐洲人用土耳其的名字稱呼珍珠雞。那麼,美洲的珍珠雞,也叫turkey吧。還有種說法,將這個名字歸結於火雞與土耳其士兵制服顏色的相似之處,當時的土耳其士兵頭戴紅帽子,身穿黑衣服,的確和火雞一個配色。

至於感恩節吃火雞的由來,則要從1620年英國一批清教徒遭到迫害乘坐「五月花 」來到美洲說起。他們於11月到達美國東海岸,當時那裡還是一片荒涼地,時值寒冬,缺衣少食,很多人沒有挺過去。幸而當地的印第安人幫助了他們。清教徒們為了答謝,設立感恩節,在當天將捕獲的火雞作為佳肴款待印第安人。之後感恩節吃火雞的習俗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現如今美國人吃的火雞,已經不是野生火雞了。家火雞由普通火雞墨西哥亞種馴化而來,完成這一創舉的是阿茲特克人。美洲的原住民馴化的動物非常少。個大肉多的火雞對於他們來說是少有的優質肉源。

相對來說,火雞肉是一種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不過,對於已經不存在營養不足問題的現代城市居民,吹捧火雞的營養價值沒有什麼意義。其實,美國人自己烹飪火雞的方式並不怎麼樣,至少他們的手段入不了中國人的眼,或者不適合中國人的喜好。火雞能吃、好吃,要解釋怎麼吃這個問題,倒不如讓中國的廚子給出方案。

美國人非常愛火雞,每年感恩節一共會有2.8億隻火雞。但你可能不相信,最喜歡吃火雞的是以色列人,他們人均一年能吃掉11.8千克火雞,美國人只有7.7千克。不過,若是中國人愛上了火雞,這年人均11.8千克真的算不上什麼。

感恩節就要到了,你要試試火雞么?

(作者:百度知道網友正義的貝殼

作者寫於2013-11-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別再用唾液治療外傷了,這樣做容易感染!
如何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