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仁宗給英國公張輔一項恩典,揭示了當時一種尷尬的制度

明仁宗給英國公張輔一項恩典,揭示了當時一種尷尬的制度

明成祖朱棣的手下有一員著名的大將,名叫張玉,是朱棣的重要助手,可惜死在東昌之戰中。

張玉的大兒子名叫張輔,接替父職,屢立戰功,永樂三年被進封為新城侯,後來四次帶兵征服安南國的叛亂,完全控制了那裡,並設立了交阯布政司,張輔因功被封為英國公。

明仁宗給英國公張輔一項恩典,揭示了當時一種尷尬的制度

朱棣死後,皇太子朱高熾繼位,就是明仁宗,他為父皇服孝二十七天,再上朝的時候,仍然是素冠麻衣。而文武群臣當中,只有英國公張輔和大學士楊士奇穿戴了素服素冠,其他大臣都換上了正常的朝服。這讓明仁宗一陣感慨,誇獎張輔身為武將,卻比文臣還懂道理。

也因此,明仁宗一直很器重張輔,讓他執掌中軍都督府事,又進他為太師,可以領取兩份俸祿。其中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太師這一份俸米,可以就近從北京的官倉領取。

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但在明初,這算得上一種非常特殊的照顧,其中涉及到當時的稅收和朝廷百官們的俸祿問題。

明仁宗給英國公張輔一項恩典,揭示了當時一種尷尬的制度

明朝洪武年間,百姓交納的稅糧,以米、麥等糧食為主,稱之為「本色」。另外,根據各地的物產的不同,也准許交納本地的物產,按照一定的折扣,充抵糧食,稱為「折色」。

不同的時期,折色的演算法是不一樣的,比如洪武三十年的規定是:一兩黃金折米二十石,一兩銀子折米四石,二貫五百文錢折米一石,一匹絹折米一石二斗,一匹棉布折米一石,一匹苧布折米七斗,一斤棉花折米二斗。

百姓交納的這些稅糧和錢物,主要用於供養皇家、勛貴、軍隊和各級官員。

到了永樂初年,朱棣把北平改名為北京,稱為「行在」。從名字上看,當時的都城還是南京,北京只是臨時的都城。直到永樂十九年才算正式遷都,以北京為京城,原來的京師稱為南京。

明仁宗給英國公張輔一項恩典,揭示了當時一種尷尬的制度

皇城和許多的政府機構遷到了北京,但是,官員和勛貴們的俸祿還和從前一樣,從南京的庫房當中支取。於是出現一種很麻煩的情況:許多人在北京做官,也在北京安家,卻要到南京去支取俸米。

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南北漕運的運力不行,只夠勉強支撐皇家和軍隊的需要,官員們只能自己想辦法。

問題是,北京到南京之間路途遙遠,運送糧食費時費力,花費也不少,大家最後拿到手裡的錢糧很少,這大概也是當時許多官員比較貧窮的原因。

到了明宣宗時代,這種狀況仍然沒有改變。當時有一位恭順侯名叫吳克忠,提出自己家裡人口眾多,從南京的官倉搬運回來祿米,路途太遠,所以請求明宣宗開恩,准許他就近從北京的官倉支取一部分祿米。

明仁宗給英國公張輔一項恩典,揭示了當時一種尷尬的制度

明宣宗挺給他面子,特別批示北京的行在戶部,允許吳克忠每年從北京官倉領取二百石米。但明宣宗特彆強調「不為常例」,就是告訴別人,這一次是特事特辦,讓他們別再開口請求。

於左 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