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終篇)三度拜相展抱負

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終篇)三度拜相展抱負

原標題: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終篇)三度拜相展抱負


三度拜相展抱負


就在天兵軍大使的任上,張說幹了一件令人挑指稱讚的大事,也避免一場刀兵之亂。

天兵軍是張嘉貞提議建立的,用途是防範突厥新歸附的部落,其中并州(現在的山西太原)的重點防區。這位張嘉貞是首任天兵軍大使,也就是總司令,因為工作出色,開元八年入閣拜相,源乾曜為其副手,成為玄宗朝第三代宰相,第一代是姚崇和盧懷慎,第二代是宋璟和蘇頲。張說接替張嘉貞成為第二任天兵軍大使,也是在這個位置上第三度拜相,由此可見這個軍職的重要性。


元八年(公元720年),張說擔任天兵軍大使的時候,駐軍太原,友鄰駐紮在寧夏的朔方軍大使王晙懷疑轄區內已經投降的突厥阿布思部落謀反,把他們部落的一千多人給誘殺了。結果引起了天兵軍管轄內同羅、拔曳固等部落的疑懼,擔心是唐軍各個剿滅的計劃,有了騷亂的前兆。張說命副手李庭留守,自己率領20名親隨,到各個部落進行安撫,同吃一鍋飯,同睡一頂帳。張說對於李庭勸自己不要以身犯險的勸諫慷慨陳詞:「吾肉非黃羊,必不畏吃;血非野馬,必不畏刺。士見危致命,是吾效死之秋也。」由於張說的這種推心置腹,各個部落受到感動,也對唐軍充分信任,一場可能發生的騷動就被張說以一己之力平息在萌芽狀態。


不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一員名為康待賓的突厥降將反叛,攻陷蘭池六州,聲勢挺大。唐玄宗命王晙率兵討伐,張說率軍輔助。張說率一萬軍隊和王晙並肩作戰大破康待賓,王晙生擒康待賓之後,張說負責乘勝追擊。當叛軍潰散之後,很多被俘獲,此時的天兵軍副使名叫史獻,他認為這些胡人反覆無常,建議把他們全部誅殺。張說沒有採納,認為這樣有違天道,就招撫各個部落,把他們安頓下來。


張說的文采已經是天下知名,又有這兩次邊功,引起了李隆基的再度重視,就在當年七月份,張說榮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再度拜相,成為當時大唐的第三順位宰相。

插敘一下這位王晙,也是一位牛人,在宋朝評定歷代七十二名將之時,他和李靖、李績、郭子儀等人並列,成為唐朝入選的名將。並且在兩年後的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接替了張說的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入相臣行列。拋開他的軍功不談,他有兩件事被後人津津樂道:一件事是盡朋友之義保護劉幽求。在李隆基登基後和太平公主爭鬥進入白熱化的先天元年,劉幽求因為反對太平公主而被流放封州(現在的廣東封川),這邊劉幽求剛剛上路,那邊太平公主的心腹崔湜就派人通知廣州都督周利貞,一定要讓劉幽求死在廣州。但是這個計劃被當時擔任桂州都督的王晙知道了,劉幽求前往廣州路過桂州的時候,王晙把他扣下了,無論是周利貞發公文索要,還是當時的宰相崔湜施壓,王晙就是不放人,即便是劉幽求不願連累他請求放自己去廣州,王晙同樣不答應,並且說:「你的罪過並沒有大到朋友跟您絕交的程度,我保護你是為國家做事,即便獲罪也沒有什麼遺憾。」另外一件事就有些神奇了,被稱為「止雪迴風」的靈異事件。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十月,王晙率軍平息突厥的叛亂,連夜抄小路進軍,卻遭遇大雪,並且是強勁的逆風。王晙就向神靈禱告,大意是說如果我出兵討伐賊寇是錯的,那就只懲罰一個人,不要連累眾將士;如果體諒我是忠心為國,就請上天停止下雪,調轉風向,助我討賊成功。結果不久之後,風停雪止,王晙遂率軍急馳,擊敗叛軍。


不過王晙在這次平叛中,卻有點倒霉。怎麼倒霉呢?因為在平定突厥降將康待賓叛亂的時候,朝廷不僅派張說協同,還派了其他幾路軍隊,其中有一位隴右節度使郭知運一同平叛。王晙認為朔方軍單獨便能平叛(也有考證認為他和郭知運不合),因此奏請讓郭知運返回隴右,奏疏還沒到朝廷,郭知運就先到了。郭知運也是一員名將,新舊唐書有列傳的人,他一直駐守在新疆、甘肅一帶,既打吐蕃,又打突厥,幾乎沒有敗績。自己有這樣的實力,對於王晙的態度自然不滿,在王晙平叛的過程中,就不服調度,單獨出擊攻打突厥。王晙生擒康待賓,進爵清源縣公後,大局基本平定,反叛的突厥部落也都歸附了。這大概是六七月間的事,但是到了九月,,郭知運繼續縱兵攻打已經被王晙招降的叛軍。投降的叛軍以為被王晙出賣,紛紛逃走,再次反叛,李隆基認為胡人未能徹底平定,歸根結底是王晙不稱職,將他貶為梓州(現在的四川三台)刺史。


就這樣,張說回朝擔任宰相後,第一件大事竟然又是外放,不過這次是以宰相之尊,去接替倒霉的王晙,擔任朔方軍節度大使,起到了「救火隊員」的作用。張說自然不會放過作詩的機會啊,於是來了一首《巡邊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


沙場磧路何為爾,重氣輕生知許國。

人生在世能幾時,壯年征戰發如絲。


會待安邊報明主,作頌封山也未遲。


這個題目就有點講究,「巡邊」的意思是視察,也就是說我來朔方,是出差不是長待的,事情搞定後就回去了。


頭兩句是說,去年我在并州平定叛亂,今年我又來到朔方平定叛亂,交代了自己長期奮戰在邊關前線的歷程。只是這種「西河西」、「北河北」的用法,在1000多年後的今天,又有了「南山南」的浪漫文藝用法,張說可是要收版稅的哦。


接下來的四句就是充滿正能量的情懷錶達了:沙場道路艱難又有什麼呢?重氣節輕生死的我已經決心以身許國;人生在世,光陰苦短,要趁著大好年華為國征戰。

當然,在這首詩的最後,還是要讚頌皇帝,但是這次有新意,提出了大膽的設想:等到我安定了邊關,就該給皇帝寫封禪泰山的文章了!看,張說的思慮可是夠遠的。


開元十年(公元722)四月,張說離開長安,來到朔方,一直忙活到十月才徹底平定,張說得以返回長安。張說開元初年罷相外放,直至開元十年再次回歸,近十年的歷練,當初的謙謙君子,也學會了變通,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他依然不是姚崇的對手,但是其他同僚確實跟不上他的腳步了。他首先動用計謀,擠掉了當時的張嘉貞升任中書令,從「第三宰相」躍升「第一宰相」,少了掣肘的張說,開始了對盛世大唐的打造。


一是改革軍制減員增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裁減邊軍,張說久歷邊關,了解實際情況,當時的邊境長期保有兵員大約60萬,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事小,在當時的農業社會,佔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影響經濟發展事大。張說經過測算,以自己全家性命擔保,闡明即便裁撤邊軍20萬也不會影響戰鬥力,取得李隆基支持後,裁撤邊軍20萬,補充了大量的青壯勞動力。一方面建立了「募兵制」,中央禁軍不再採用「農時為民戰時為軍」的府兵制,而是招募青壯年擔任職業軍人,負責守衛都城,極大改變了當時軍中「邊鎮強中朝廷弱」的現狀。


二是加強相權提高行政效率。唐朝從隋朝承襲了「三省制度」,即中書省負責制定決策,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一開始相權的重心在尚書省,真正履行政府職能的「禮戶禮兵刑工」六部都在尚書省,由於李世民擔任過尚書令,李世民之後,就不再設置尚書令,以左右僕射為尊。但是從李治時代開始,在和當時託孤大臣、第一宰相,尚書左僕射長孫無忌爭權的過程中,提高了中書、門下的地位,相權的中心出現了轉移。中書令和門下侍中搭班子做宰相,但是所有的政令要通過尚書省的六部去執行,效率較低的弊端也顯現出來了。張說進行了改革,設置了一個「中書門下」的機構,機構下面設置直屬機構,和六部進行無縫對接,這樣就提高了行政效率。

軍事和行政都得到提升之後,張說又建議成立麗正書院,並擔任負責人。跟以往那種侍駕的詞臣機構不同,麗正書院除了負責修撰國史、整理圖書、研究禮儀等文化功能之外,還為皇帝和宰相進行決策調研,是後世「政策研究室」、「智庫」的前身。


張說的這些施政方略,即是對姚崇、宋璟時期的繼承,也有發展,更是得到了李隆基的大力支持,一時之間,唐朝的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提高,政局穩定,邊疆安寧,文化興盛,「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彰顯盛唐氣象的詩歌也開始被創作出來,開元盛世崢嶸初露。


張說又敏感的捕捉住時機,建議李隆基舉行封禪大典。李隆基想要向天地昭告自己的帝王功業,張說想要把自己的臣子功績彪炳史書,雙方心有靈犀,在張說率領百官連續上表,現實勸說李隆基即便不為了炫耀功績,也應該用封禪這種方式獲得老天的福佑,然後再賜福給臣民(陛下縱不欲以成功告天,豈不以天休報德?)。後來更為直接,認為前朝所有封禪君主取得的功業,都無法和李隆基媲美(臣聞自古受命,而封禪者,七十二君,安有殊風絕業,以方今也?)。在經過幾個回合的推讓之後,李隆基欣然批准封禪,這才有了「泰山」之詞的來歷,而張說,作為整個封禪活動的總策劃、總指揮,也達到了人生的頂峰。


月滿則虧,在組織封禪完畢不足半年的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月,張說被崔隱甫、宇文融和御史中丞李林甫聯合彈劾而被罷相。這幾個人起的是治張說於死地的心,彈劾的罪名之一是招募術士占星,也就是要看看自己的氣運,是不是能當皇帝。李隆基感念張說當初太子伴讀之情、輔佐政變之略、靖邊平叛之功、封禪天地之勞,最終赦免張說,僅罷免其中書令之職,退出權力中心,仍保留其他職銜。其實張說的罷相,真正的推手就是李隆基,因為從封禪之後,張說的功績和履歷太輝煌了,宰相又當了4年之久(這是李隆基早年政治清明時,宰相的任職上限,姚崇、宋璟無不如是)。


罷相後的張說,榮寵一直不衰,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張說患病,李隆基親自為他書寫藥方,每天都派人前去看望。十二月,張說以64歲高齡病逝,李隆基在光順門為他舉哀,親自撰寫神道碑文,並罷元旦朝會,追贈太師,賜謚文貞,這是一個評價非常高的謚號。


說了張說這麼多優點,其實他也有一個被人詬病的缺點,就是喜歡錢財珠寶,所以才逃不過貪污受賄的罪名,在可信度比較高的《明皇雜錄》中記載了「姚崇算張說」的回目,算是對張說的善意調侃吧。


這段傳奇大致是說,由於在開元初年姚崇把張說排擠出了朝堂,姚崇在開元九年重病將死,而張說又回朝拜相,姚崇為了能在道義上拘束住張說,使他不能報復自己的族人,於是做了安排。在姚崇死後,張說出於禮節前來弔唁,發現了姚崇靈前陳列了很多珍寶器皿,他的眼睛一下就拔不出來了,正在暗暗羨艷的時候,姚崇的兒子表示願意把這些都敬奉給他,並且仰慕他燕許大手筆的文采,想請他為姚崇寫神道碑。張說看著寶貝滿懷欣喜,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並且很快就寫好了對姚崇評價很高的碑文。把文稿送去沒多久,張說就後悔了,以需要修改的借口派人去要,結果被告知已經送呈皇帝預覽批准,碑文都刻好了。張說一下子醒悟過來,感慨說,死去的姚崇還能算計活著的張說,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張說三度拜相,尤其是在李隆基時代絕無僅有的兩度拜相;以燕許大手筆馳譽當時的文壇;又主持當時文人集萃的麗正書院,算得上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張說也善於發現人才,我們熟悉的天文學家僧一行,就是張說推薦重用的。後世輔佐了「再造唐朝」的傳奇宰相李泌(歷經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在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年方七歲的時候,入宮見玄宗,李隆基讓陪同下棋的張說考考李泌,張說讓李泌解釋一下對「方圓動靜」的理解,並且以棋局為例,作詩闡述:


《詠方圓動靜示李泌》


方如棋局,圓如棋子。


動如棋生,靜如棋死。


當然,李泌的答覆也毫不遜色,甚至青出於藍:


方若行義,圓若用智。


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張說是什麼態度呢?他向李隆基道喜,祝賀朝廷得到一位天才兒童。


即便「姚崇算張說」這個記載是真的,姚崇也是多慮了,貪財歸貪財,從張說對新人的提攜來看,張說還是有胸懷的,至少不會因當初的政見之爭迫害姚崇的後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細讀唐詩品唐史 的精彩文章:

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5)輾轉浮沉蓄勢發
3.2顧慚嗣寶曆,恭承天下平——奠定赫赫盛世的李隆基曾有這樣自謙的詩句(1)

TAG:細讀唐詩品唐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