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秋分至,木葉落,雁南歸

秋分至,木葉落,雁南歸

—回復『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楓思秋月  (鋼琴與蕭)

 夜色鋼琴曲

趙海洋 

00:00/04:25

今日秋分,晝夜等長,寒暑均半。

在《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漫天落葉的浪漫,幾分收穫的喜悅,坦蕩豁達,酣暢淋漓,都在這秋分時節的秋天裡。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漢·曹操《觀滄海》

秋天是有獨特味道的,她的美不像春天那麼嬌柔,沒有夏天那麼熱烈,而是季節輪換中沉澱出的一份獨特韻味,令人回味無求。

秋天還是個豐收的季節,只是所有的喜悅放到古代那個特定的環境中似乎都要以悲傷結尾。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唐·李紳《憫農》

時至今日,我們永遠都無法體會「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悲涼。

也許正是在那個環境下吧!多麼壯闊的景象都被詩人們以憂傷的格調錶現出來: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杜甫《登高》

命似浮萍,寄身天地間卻無個著落,極目遠望,凈是鳥歸巢,百物凋,怎能不傷心?

過了秋分,天氣一日涼過一日,天涼,請添衣: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唐·李白《子夜秋歌》

千家萬戶皆做秋衣,可惜那良人不知何時歸,做好秋衣又能寄予誰?

戰火中,有情人不得團聚,家中有思婦,邊境也有的是「思夫」: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秋風起,雁南歸,雁歸人難歸。

若可以,誰不想早早歸鄉與家人團聚,穿上家人新作的秋衣?可惜,時局不許。

秋天似乎總是輕而易舉的就勾起思鄉之情,不僅征夫思鄉,遊子也思鄉: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宋·范仲淹《蘇幕遮》

奔波在外,走了太多太多的路,卻未曾踏上返鄉路;做過太多太多的夢,每個夢都與家鄉有關,只是美夢至今未成真。

離了家鄉,獨身一人時,不敢月夜登高望。若說起遊子思鄉,怎能不提這首: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詩句很短,思念很長,思念長長,卻難回家鄉。

中國文人多悲秋,但詩詞君覺得秋天本無錯,只是大家賦予它太多悲情。葉落鳥回只是自然規律,何不坦然的接受?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劉禹錫《秋詞》

秋天,一字一句皆是意,一步一搖都是景。秋,就是這麼一個令人心醉的季節。

秋分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月光灑下大地,這時,點亮一盞燈,打開一本書,極美。

靜下心來,享受秋天帶來的一切美好,與大自然四季的輪迴:春風,夏雨,秋葉,冬雪。

時光微涼,秋分過後,天冷請添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天地 的精彩文章:

詩詞丨清風明月,是最浪漫的事
1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出自什麼家庭?

TAG:詩詞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