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鬼子穿的這種分趾鞋,有啥特殊作用?

日本鬼子穿的這種分趾鞋,有啥特殊作用?

原標題:日本鬼子穿的這種分趾鞋,有啥特殊作用?



(日軍穿過的分趾靴)

去年我寫過一篇爆文:抗戰時期,在中國的美國大兵抓到日俘後如何分辨到底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美軍發放的宣傳冊中告訴自己的士兵,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命其脫掉鞋襪,看看大足趾與其他4趾的間距,間距寬者是日人。


看來世界人都知道日人常年穿木屐的習慣。


(美軍宣傳冊,畫出中日士兵的不同)


穿木屐,或許日本氣候和多水的環境有關,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地穿,於是有了分趾襪,他們稱作地下足袋。相傳分趾襪和木屐都是從中國漢唐傳過去的。



(配圖)


穿慣了木屐,大腳趾和其他四趾間會越來越寬,於是在20世紀皮鞋發明時,日本一輪胎公司就模仿分趾襪發明了分趾膠鞋,取代分趾襪直接可以穿上在地上行走,輕便而舒服。至今日本人仍喜歡穿這種分趾靴。

然而,這並不是分趾靴被戰爭中的鬼子穿著上戰場的理由。



(鬼子著分趾靴)


日軍標準裝備的鞋子是昭和軍靴,鞋底帶二三十個鐵釘的動物皮靴,穿上它行軍能很好地保護腳腕,束腿、耐磨、有力,適合戰場衝殺。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日軍靴子。


然而在另一些日軍拍的行軍圖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也有穿分趾膠鞋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戰史專家分析,這些分趾膠鞋有3個昭和軍靴沒有的好處:



(日本軍靴)


1.抓地力好。

由於是較軟的橡膠底,所以穿上後比帶鐵釘的硬底更具有貼地抓地力,尤其是在山麓戰場時,穿橡膠底鞋的效果,你懂得。


2.無聲


上戰場有時適合鐵蹄踏出聲威,如出征時;有的戰場不適合出聲,如夜間偷襲,這時就需要穿上橡膠底的分趾靴。


3.靈活


這對穿慣木屐的日人來說更適合他們的生理習慣。據說分開腳趾後攀爬更靈活有力,這點在攀爬跳躍時更方面。



(當今的日本分趾靴)


不過,說實在,我在初次看到日軍這分趾膠時,怎麼看怎麼覺得怪異,尤其是戰場照片上的黑乎乎的分趾靴,有種物種變異的驚悚感。


日軍分趾靴在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中得到了運用。


1938年9月底10月初,第11軍總司令指揮106師團孤軍深入江西九江山谷,繞我軍後奇襲德安城守軍,結果被我軍發現,調集大批人馬在各山頭伏擊,萬人師團幾乎全軍覆沒,打出了抗戰以來最大勝利的一次戰役。



(日軍著分趾靴)


這106師團為奇襲成功,輕裝上陣,扔掉重炮戰車等重武器,用馬馱裝備,為方便爬山,師團長松浦淳一郎令全軍著分趾靴。


據參加圍殲106的中國老兵戰後回憶,「我在1年後所見的情景是,萬家嶺周圍約10平方公里的地上,布滿了日軍和我軍的墓地……日軍許多屍骨上穿著大足趾與其他四趾分開的膠鞋……」


===================


文獻參考:李德福《侵華惡魔岡村寧次》(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日本退伍老兵的戰後生活,為何淪落街頭乞討?
日本鬼子回國前請中國人吃飯,酒菜弄成這,被砸場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