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道上的義大利④︱蓬蒂達的政治隱喻與歷史記憶

古道上的義大利④︱蓬蒂達的政治隱喻與歷史記憶

原標題:古道上的義大利④︱蓬蒂達的政治隱喻與歷史記憶


1848年8月3日,在貝爾加莫的一次演講中,加里波第聲稱:貝爾加莫將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蓬蒂達(Pontida),上帝會把我們帶到萊尼亞諾(Legnano)!


當下的義大利政壇中,倫巴第地區的政黨北方聯盟(Lega Nord)對蓬蒂達也情有獨鍾,只不過在他們這裡,蓬蒂達不再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符號,而成為了倫巴第的地區性象徵。倫巴第地區政府還專門設立「倫巴第節」紀念萊尼亞諾戰役,近十餘年來,每年都在5月29日紀念倫巴第同盟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勝利,這一紀念凸顯了倫巴第地區在義大利的特殊性,也與倫巴第一直要求的獨立密切相關。


這是個發生於12世紀的歷史事件,呈現出闡釋的多樣性,同一個歷史事件被做出不同的闡釋,被不同的政治力量利用,甚至用於完全相反的目的。從這個符號中我們可以看出歷史事件意義詮釋的複雜性。


2011年北方聯盟在蓬蒂達的集會



北方聯盟(Lega Nord)的標誌



蓬蒂達是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的一個小城,位於米蘭和貝爾加莫之間。1167年4月7日,義大利北部許多城市的代表齊聚這裡的一座修道院,宣誓並建立了倫巴第同盟。後來,就是這個倫巴第同盟在萊尼亞諾之戰中大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


在11、12世紀,義大利中北部出現了許多城市。這些城市大都位於河流、道路等交通要道處,由工商業者聚集而逐漸形成,當然,也與領主的推動密不可分。


義大利北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以帕維亞和米蘭為中心的區域叫做倫巴第,在中世紀早期是倫巴第王國的核心區域,到8世紀中後期被來自北方的加洛林帝國兼并,查理曼兼任倫巴第國王,並於公元800年成為羅馬帝國皇帝。從此,義大利北部便開始受到北方君主的重視,倫巴第的鐵王冠是北方君主角逐帝國寶座的重要基礎。到10世紀,德意志興起的奧托王朝更是強調對義大利北部的佔有,他擔任義大利王國國王,並將此作為晉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前提條件,德意志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的結合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基礎。此後的德意志王朝——法蘭克尼亞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都迫切關注義大利北部,尤其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君主,屢屢越過阿爾卑斯山征服義大利。



義大利北部,在中世紀是自治城市蓬勃發展的地區


在12世紀以前,德意志君主在義大利北部設有托斯卡納藩侯、維羅納藩侯,作為封臣和代理人,還能保證一定程度的順從。但從12世紀起,義大利北部的城市越來越多,越來越富,且越來越要求自治權力,擺脫主教等封建諸侯的控制,由自己選擇的行政官員進行管理。當時出現了較為成熟的自治機構,由其他城市的司法官作為督政官(podestà)來本城負責仲裁,保證城內各個家族勢力之間的平衡,以及貴族和平民之間爭端的公正解決。這些城市對德意志君主控制義大利王國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它們希望自己不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和剝削。這讓覬覦這些城市財富的皇帝非常惱火,軍事打擊是其慣用的手段。皇帝腓特烈一世之所以得到「巴巴羅薩」這個綽號,就是他屢次入侵的義大利的人們根據其相貌特徵給了他一個義大利語名字,意為紅鬍子。

1158年,在義大利北部龍卡利亞召開的帝國會議上,腓特烈一世召集了帝國的教俗貴族和倫巴第地區的十幾座城市的代表,宣布將帝國的封建權力置於城市的自治要求之上,由帝國派駐官員,對城市實行直接管理。這種軍管式的法令立即引起米蘭的反抗,市民們將德國官員趕了出去。但這引發了腓特烈一世對這座城市長達數年的圍困,直到米蘭低頭服輸,出身高貴家族的城市代表匍匐在皇帝腳下。皇帝命人將這座城市夷為平地。龍卡利亞的決議得到了遵從。


皇帝在義大利耀武揚威,終究有一個人不高興,這就是教皇。通過敘任權之爭,教皇獲得了與皇帝一樣的任命權,但緊接著就又投入到與皇帝的新一輪鬥爭中去了。1155年,教皇阿德里安四世為腓特烈一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雙方並不融洽,皇帝蔑視教皇的權威。新當選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1159-1181年在位)即位伊始,腓特烈一世就針鋒相對地連續扶立了幾任對立教皇,得到歐洲許多國家君主的認可,亞歷山大三世教皇只有葡萄牙、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國等少數支持者。但亞歷山大三世是一個強勢的統治者,他在位時期懲罰謀殺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迫使這位統治著英吉利海峽兩岸的金雀花帝國的統治者不得不俯首認罪。因此,可以看得出,這位教皇是有實力同皇帝一決高下的。他堅決支持義大利北部的城市同皇帝鬥爭,甚至還在那裡修建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亞歷山德里亞。



中世紀手稿中描繪的教皇為抵抗帝國入侵而建造的新城亞歷山德里亞(Alessandria)


有了教皇的支持,這些城市決定組成一個聯盟。1167年,許多城市的代表齊聚蓬蒂達,包括米蘭、布雷西亞、貝爾加莫、克雷莫納、曼圖瓦、皮亞琴察、博洛尼亞、熱那亞、摩德納、帕爾瑪、費拉拉、洛迪等,還有維羅納及其附近的威尼斯、帕多瓦、維琴察等,也都加入這個陣營,勢力範圍遍布整個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以南、波河流域、艾米莉亞大道,大部分自治城市都被動員起來了,甚至還有一些封建領主也加入進來,一起面對共同的目標,即反對皇帝在義大利的統治。


皇帝也想通過離間這些城市的方式,例如通過拉攏親帝國派的城市,但是沒有進展。義大利北部的城市的抗爭熱情已經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了,同仇敵愾,為了義大利北部這片共同的土地,為了共同的利益而鬥爭。而現實的利益就是,擺脫帝國的枷鎖,可以減少財政負擔,皇帝對這些城市的搜刮實在是太苛刻了。



1174年,腓特烈一世決定再次南征義大利。這樣的南征已經很多次了。因為義大利此起彼伏的城市自治運動始終是帝國的心頭之患,更糟糕的是教皇在城市背後的支持。這次,腓特烈一世率領了近萬名騎士南下。


當時,他的表兄弟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並沒有跟隨他一道南下。


腓特烈一世對攻克下來的義大利城市毫不手軟,要麼是劫掠,要麼是一把火燒掉。蘇薩、阿斯蒂等被攻佔下來以後都被嚴厲地懲罰了。這樣嚇倒了一些領主,放棄了倫巴第同盟。這也正是腓特烈一世的意圖,殺雞儆猴。

但是,在圍攻教皇建造的城市亞歷山德里亞時,花費了很多的時間都沒能攻克下來。在皇帝的圍城戰的猛攻下,這座城市頂住了壓力,最終在援軍的幫助下解圍。皇帝軍隊被迫撤退。這是倫巴第同盟贏得的第一場勝利。


腓特烈一世一方面與倫巴第城市和談,一方面尋求他的表弟獅子亨利的幫助。但是獅子亨利並沒有同意給予援助,因為亨利盤算著腓特烈的一世會讓他自己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讓腓特烈一世非常生氣,也非常絕望。他決定孤注一擲,同倫巴第同盟死戰到底。幸好,還有德意志其他一些諸侯給他送來了數千名騎士。


1176年5月29日,雙方最終的決戰到來了。


米蘭為首的倫巴第同盟嚴陣以待。在此之前,他們盡最大可能地招募了士兵,但騎士的數量遠遠少於帝國軍隊,大部分都是步兵。儘管如此,義大利城市的抵抗意願非常強烈,它們甚至組建了步兵構成的敢死隊。


正當皇帝帶領他的騎士們前往帕維亞與主力軍隊會和時,倫巴第同盟的軍隊被安排駐守在一些關鍵的地方。當倫巴第的巡邏騎兵與皇帝的小股軍隊碰面時,戰鬥打響了。倫巴第的騎兵很快被打敗,然而,留下來的步兵英勇地守住陣地,浴血奮戰。來自其他城市的騎兵很快也加入到戰鬥中,同敢死隊的步兵一道與帝國軍隊作戰,特別是從背後襲擊帝國軍隊。這一偷襲非常關鍵,腓特烈一世的陣型被衝擊垮掉,他本人甚至也落馬,護衛和旗官都被殺。恐慌中的士兵們以為皇帝戰死,所以紛紛潰逃,又被倫巴第同盟的騎兵們追趕砍殺。一時間,哀鴻遍野,血染大地。這場戰爭中,帝國軍隊戰死和被俘的多不勝數,萊尼亞諾的戰場幾乎被血染紅。


萊尼亞諾之戰,皇帝身亡被拋屍戰場的消息很快被帶到了帕維亞,王后悲痛欲絕。沒想到的是,三天之後,腓特烈一世卻出現在城門外。


戰敗的腓特烈一世與教皇簽署了和約,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多年之後,在與倫巴第同盟的和約中,皇帝放棄了對義大利城市的司法權,義大利城市同意依然忠於神聖羅馬帝國,但是保留了很大程度的自治,可以自行選舉執政官,而且有自己的司法權以及對城市周邊地域的控制。


1190年,一直鬱郁不得志的腓特烈一世領導十字軍前往東方,在半路過河時,一頭倒到河裡,淹死了。也有種說法,他是在河裡游泳時心臟病複發死掉的。總之,「巴巴羅薩」大帝就這樣簡單地結束了生命。



這時期的義大利城市跟今天所看到的還不一樣,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市政廳等建築和以廣場為中心的布局都是13世紀形成的。13世紀行會力量達到鼎盛,工商業者對政權的控制使他們大力改造城市,打造出城市的公共空間。但13世紀以前的義大利城市基本上還是以教堂作為城市的核心,而且,這時期的城市規模都還不大,多分布在交通要道附近。

由於對商業樞紐的爭奪和對周圍領地的控制,曾經同仇敵愾的城市們開始內訌紛起。米蘭和它附近的克雷莫納成為主要的一對敵人,二者又拉攏了各自的支持者。米蘭的盟友是布雷西亞、皮亞琴察、博洛尼亞、熱那亞、阿斯蒂、亞歷山德里亞;克雷莫納的盟友有帕維亞、帕爾瑪、貝爾加莫、雷焦等。它們不僅相互鬥爭,還外引奧援,米蘭自然找的是教皇,而克雷莫納投靠了皇帝。教皇一派被稱作「圭爾夫派」,皇帝一派被稱作「基伯林派」。


義大利的城市必須在基伯林派和圭爾夫派中選擇一派站隊。義大利幾乎每個城市中都有圭爾夫派和基伯林派之間的鬥爭。屬於基伯林派的還有比薩、摩德納、阿雷佐、阿西西、弗利、曼圖瓦、帕維亞、烏爾比諾、斯波萊托;屬於圭爾夫派的則有安科納、布雷西亞、克雷莫納、米蘭、佩魯賈。此外還有一些搖擺不定的騎牆派,如貝爾加莫、阿斯蒂、費拉拉、古比奧、盧卡、帕多瓦、皮亞琴察。


一般而言,選擇圭爾夫派的是工商業者佔主導的城市,選擇基伯林派的是老的封建領主佔主導的城市,兩派城市之間爭鬥不已。在熱那亞城裡,菲耶斯基(Fieschi)、格里馬爾迪(Grimaldi)家族站在圭爾夫派陣營,而多利亞、斯皮諾拉等家族則屬於基伯林派,兩個家族集團不停地內鬥。13世紀時,圭爾夫派的佛羅倫薩南邊不遠處的錫耶納屬於基伯林派,兩個城市之間歷經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即使是城市內部,也受到這種對立的影響,甚至每個街區都有不同的政治傾向。如佛羅倫薩就出現了基伯林派家族和圭爾夫派家族的鬥爭,後者戰勝了前者,而圭爾夫派又分裂為白黨和黑黨,分別反對和支持教皇。這時期是義大利城市內部鬥爭非常激烈的時期,這與教皇和皇帝的鬥爭是分不開的。甚至有不少人認為由皇帝統一義大利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例如出身白黨的但丁,在厭倦了佛羅倫薩城市的頻繁內鬥之後,寄希望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希望歸順帝國能夠帶來和平,他甚至給當時成為皇帝的盧森堡家族寫信告知有利於進攻佛羅倫薩的地點,正因如此,但丁被佛羅倫薩流放,最終死在拉文納,至死都未再回到過故鄉。


城市之間的內鬥削弱了整體的力量。而且,無論選擇基伯林派還是圭爾夫派,更多的考慮是各個城市、家族的利益。


到腓特烈一世的孫子腓特烈二世在位時,由於皇帝對義大利政策收緊,威脅到義大利北部城市的利益,於是一個新的倫巴第同盟(1226年)形成了。但由於內部出現了米蘭和克雷莫納之間的矛盾,因而同盟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而是朝著更加獨立自治的方向發展,形成了義大利北部眾多城市各自為政的局面。倫巴第同盟內部出現的深深裂痕使其無法一致對外。皇帝利用基伯林派的城市,同圭爾夫派城市鬥爭,洛迪、韋爾切利、基耶里、薩伏那都站在了皇帝的一邊,只有米蘭、布雷西亞、博洛尼亞、皮亞琴察等還堅持著。1239年,皇帝擊敗了倫巴第同盟,對這些自治城市實行長達十幾年的直接控制,直到其1250年皇帝去世才結束。這個時期培養了一大批效忠於皇帝的城市,加劇了義大利北部城市的獨立性。



12-13世紀的這段自治城市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一直留在義大利人的記憶當中,不時地被拿出來使用。


在1846年譜寫的一直沿用至今的義大利國歌《馬梅利之歌》中,有一段歌詞是這樣寫的:「從阿爾卑斯山到西西里,處處都是萊尼亞諾。」(Dall』Alpe a Sicilia, ovunque è Legnano)這體現出萊尼亞諾作為民族國家聖地的地位。在19世紀,關於萊尼亞諾之戰的歷史記憶重又被激活,成為當時反抗奧地利和推動義大利統一的重要歷史資源。


1862年,加里波第受邀來到萊尼亞諾,他在演講中提到這座英雄的城市缺乏一座雕塑,用於紀念歷史上反抗外來入侵的重要事件。加里波第所指的這個事件就是1176年5月29日的萊尼亞諾之戰。1876年,值萊尼亞諾之戰700年紀念之時,萊尼亞諾市政委員會邀請雕塑家波齊(Egidio Pozzi)雕塑了一尊中世紀騎士的雕像,立在萊尼亞諾的市政廣場上。到1900年又有一尊新的雕像被製作出來,替換了老的雕像。


這個騎士據說是12世紀的一個名為朱薩諾的阿爾伯多(Alberto da Giussano)的圭爾夫派騎士,正是他領導敢死隊同腓特烈一世浴血奮戰。也有的認為這是領導倫巴第聯盟與帝國作戰的蘭德里亞尼家族的圭多(Guido Landriani)。總之,這就是義大利自治城市同神聖羅馬帝國鬥爭的一個典型,為義大利的獨立戰爭提供精神動力。


1876年樹立的第一尊關於萊尼亞諾之戰的雕像



1900年樹立起來的第二尊雕像



給予北方聯盟靈感和歷史合法性的紀念雕塑


然而,也正是這尊雕像,也被義大利當下活躍在最前線的北方聯盟黨派用作自己的徽章。這個成立於1189年的政黨一直謀求倫巴第大區的自治甚至獨立。中世紀的記憶資源成為其工具。


當下,正值義大利右翼民粹政黨獲得勝利的時刻,它們反對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尤其是五星運動黨和北方聯盟兩個黨派,在民眾當中越來越受歡迎。諷刺的是,北方聯盟最近將政黨名稱改成了「聯盟」(Lega),去掉了「北方」(Nord),不再像以前那樣一直強調倫巴第地區的特殊性和義大利北部自治,這是否是其向全國性執政黨發展和過渡所採取的修辭策略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貨幣里的中國史》:從古錢幣里看朝代興替的奧秘
C羅火不過三年?他又「打臉」郝海東了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