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耗盡國力做的事情, 時隔1600年, 明朝為何還要做?

秦朝耗盡國力做的事情, 時隔1600年, 明朝為何還要做?

原標題:秦朝耗盡國力做的事情, 時隔1600年, 明朝為何還要做?


在秦始皇時代,他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的長城,是為了抵禦外敵的侵犯,一勞永逸的解決被騷擾。可是時隔1600年,明朝皇帝又耗費巨資去砌圍牆防禦外敵侵擾,這又是為什麼呢?按照明朝當時的經濟實力,也許會被人認為,那是因為明朝有錢,把城牆加固下也好,進一步防禦外敵的侵擾。其實不然,這要放在當時明朝的處境來分析。


大家知道,明朝是推翻元朝而建立的,而元朝的建立者不是漢族,成吉思汗及其後裔是蒙古族,蒙古的鐵騎向西甚至到達歐洲的多瑙河畔,南宋最終被蒙古彪悍的鐵騎滅掉。元朝的建立,靠的就是能征善戰的騎兵,騎兵在古代英勇善戰,最擅長在平原和丘陵地帶作戰,最怕的是城牆和水,如果說乘舟尚能過河,那麼城牆必須依靠人的攻佔,長城的作用發揮就明顯了。明朝建立後,加築長城等城牆其實主要是吸取歷史教訓,防範蒙古族捲土重來。



另外,修建長城還能防範那些蒙古強盜,畢竟大軍易查,小股強盜就難清剿了,今天來搶你一次,明天來搶你一次,煩不煩?不如修建長城一勞永逸了,再加上當時明朝經濟的確很不錯,只需要把秦朝長城修補一番就可以了。有人說,為什麼從秦朝到明朝,中間那麼多的朝代,怎麼沒見他們大修過呢?


其實歷代都不曾大規模修長城,原因無非是不需要和修不起兩個。秦漢長城繼承自戰國長城,經過大規模整治,至東漢都基本完好,這是不需要。三國兩晉南北朝中原大亂,各國都無力修建長城。盛唐對突厥大規模用兵,徵發各族騎兵,對草原形成了極大的威懾,不需要長城。宋朝時,草原勢力直達中原,無法修建長城。元朝和清朝都是草原勢力入主中原,自然也不會去修長城。只有明朝,中原統一,又需要應付草原壓力才大規模整治長城。明朝從洪武至萬曆年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在累計200年時間內築起了一條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達7300多公里的長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人煙火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中最能忍的六個人

TAG:愚人煙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