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玄奘踏上絲綢之路,西行5萬里,歷時17年,目的不僅是取經

大唐玄奘踏上絲綢之路,西行5萬里,歷時17年,目的不僅是取經

大多數人了解唐僧,都是通過一部神魔小說《西遊記》。那是一個迂腐懦弱的文學形象,真實的歷史人物,比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還要霸氣,大唐玄奘踏上絲綢之路,西行5萬里,歷時17年,不僅僅為了取經!

那麼大唐玄奘到底想做什麼?各位看官,我這就引領大家了解一下真實的大唐玄奘,揭開歷史的迷霧,欣賞一下古人的驚天壯舉!體會一下文化旅行者的孤獨和寂寞。

玄奘生於亂世!俗家姓陳,名禕。河南偃師人。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受過良好的教育。隋大業八年,玄奘才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青睞,在東都洛陽凈土寺出家。古代人當和尚不容易,度牒需要國家發放,當時的度牒可是明碼標價,當錢用的!很多官宦子弟都有出家的經歷,這是一個可以建設人脈的過程,道士和和尚利用特殊的身份,參政議政已經是普遍現象。可是,唐僧一入佛門便沒有回頭,後來唐皇帝多次讓他還俗,都沒有成功。

因為,大唐玄奘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身逢亂世,百姓苦不堪言,就將心靈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信仰里,求得寧靜的安慰。玄奘遊歷天下!發現了一個問題,佛法真的無邊!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對佛法理解不同,註疏也不同,在重要的理論問題上分歧極大,讓信佛者無所適從,當然這是正常的!

其實 在印度,佛教信仰更亂!這也是佛教在印度消失的根本原因,一部經書多種解讀,信徒無所適從,為了誰是正統之爭,血流成河!普通人很難理解有信仰的人為了一句話的分歧,可以做出不可預知的事情,在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紛紛宣布自己才是正統,引發的爭端不斷,就是國王來了都擺不平。當時的很多人,有一個執念,搶我的財產,可以忍耐,但是觸碰我的信仰,我會跟你玩命。玄奘覺得很可笑,但又沒有足夠的材料佐證這種無知。

玄奘決定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要典《瑜伽師地論》!這裡要提一句,這本書詳細說明了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是印度古老文化的精華沉澱,乾貨!只有核心弟子才能研習。

玄奘要統一分歧!這可是驚天宏願!印度人自己都亂七八糟的,一個唐朝的和尚居然要做這件事!我們看一看歷史對玄奘的評價: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但!這並不是玄奘心中的夢想!他的心很大!如果是為了虛名,也不會有西遊的壯舉。

貞觀元年玄奘決定西遊!因為太過危險,唐太宗沒有批准,玄奘成了偷渡客,史書記載「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開始了一場驚世孤旅,後來這段經歷,彙編成了《大唐西域記》!詳細記載了玄奘的西遊經歷,涵蓋了大約110國的地理環境、風俗人情、歷史及現狀、土特產品以及傳說故事。

玄奘去印度,不是空手去的,玄奘將《道德經》翻譯成梵文。這就是他帶給印度的禮物,不要以為你是大唐人,印度人就會給你好臉色。沒有真材實料是混不下去的,當時的佛教信仰可不像現在,門檻低,磕個頭,捐點錢,就可以說自己是修佛人,當時的印度修行文化達到了極致,下面的記載就很能說明問題。

貞觀五年,玄奘到了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歷時5年,玄奘完成了《道德經》和佛教典籍的認證。因為才華橫溢,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底氣足足的玄奘開始遊歷整個印度,研磨佛教經典。經歷了赤裸裸的現實,讓他發現了一個事實,佛教流派太亂!沒有統一的範本,這也正是佛教文化的魅力所在,只要你說的有道理,你就是對的!

真正讓玄奘名揚印度的大事件終於來了!

印度最後一個完成大一統的帝王,戒日王朝的建立者,接見了唐僧,這個人不僅僅是政治家,更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玄奘用智慧得到了他的認可。戒日王立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一個外來的和尚引發了整個印度的關注!來了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

大家不要以為論主好當,當時玄奘講論,所有人都可以提出問題,只要有一個問題難住了玄奘,他就會被處死!玄奘把《道德經》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他已經是一個文化的集大成者。用一張嘴擺平了在場的六千人!名震印度,並被大乘佛教派系尊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派系尊為「解脫天」。

玄奘已經完成了自己的願望,準備回大唐了!在印度,他已經沒有對手,多留無益!

可是就在告別戒日王的那天:

戒日王說:「奘師!弟子自平定五印以來,常思慮福德資糧得不到增長。是故弟子在缽羅耶伽國兩河間設立大會場,每五年舉辦一次為期七十五天無遮大會,期間廣宣佛法,布施財物給僧人、婆羅門及貧困孤獨者,至今已舉辦了五屆,現在剛好是第六屆之期,奘師何不多留一段日子呢?」

玄奘法師隨喜答道:「大王的所為,實在是菩薩的善舉啊!導人向善,福慧雙修,大王尚且不吝嗇財寶,玄奘又豈會趕一時之快呢,願與王同往。」

無遮大會歷時75天,玄奘會後歸國。

玄奘委婉拒絕了印度諸王的饋贈。只是接受了戒日王送的一頭大青象以作馱經之用,接受了鳩摩羅王一件曷刺釐帔,用作途中防雨之具。

玄奘用才學和品德征服了印度,這次歸國可謂榮歸故里!戒日王提供了金錢三千、銀錢一萬作為回歸的費用,北印度毗蘭達國國王烏地多派軍隊負責護送玄奘離開了印度。戒日王派遣四名傳令達官先行,通知玄奘沿路所經諸國,玄奘就是這樣被禮送回了大唐。

這種榮耀是無以復加的!玄奘靠智慧和勇氣征服了所有人的心!古今中外,只有玄奘一人享受得起!

貞觀十九年,玄奘回到闊別17年的長安,他已經46歲,因為宣揚了大唐的榮耀和智慧,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尊重。史書記載:為了迎接玄奘的回歸「道俗奔迎,傾都罷市」。

玄奘西遊,帶迴文化典籍,共526筴、657部 ,為中土信佛者提供了佛教原典文獻。貞觀二十年(646年)玄奘組織翻經譯場,歷時19年,先後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大師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玄奘西遊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華陽洞天主人整理和編撰了一部《西遊記》,成為古典文學的巔峰範本。儘管是神魔小說,有點戲說唐僧的意思,可是有些橋段是真實的!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一難是經書落水與曬經,真正的玄奘也經歷過,這讓玄奘非常感慨,「天地本不全,經文殘缺也應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為也!」

大唐玄奘踏上絲綢之路,西行5萬里,歷時17年,目的並不是取經,他只是為了印證心中的理想,整理對比不同民族的文化傳承,讓自己成為文化的集大成者!取來的佛經,從梵文翻譯成中土文字,承載更多的是他對世界和自然的理解!給後人留下屬於自己的智慧!

佛教由於本身的缺陷在印度消亡了,因為東亞各國學者的智慧,依然是世界頂級宗教!

大唐玄奘的心中唯一的信仰,也許就在5萬里西行的路上,危機四伏的辯經大會上,19年嘔心瀝血的譯經中,強大而堅定!

中秋節將至,這裡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送給大家,也是送給大唐玄奘和那些為了民族榮耀,歷經艱辛跋涉的文化旅行者。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海真空 的精彩文章:

孟子說養浩然之氣,曾國藩另闢蹊徑,凡事非氣不舉,不剛不濟
人人都看到的機遇絕非機遇,曾國藩的成功,在於看重天下所看輕的

TAG:碧海真空 |